2

国际失踪儿童日,打拐专家聚集宜昌谈“防拐”

骗子常以利诱赢得孩子信任 阅读提示 马路上、车站里,家长只是恍下神,手边的孩子就没了,这事就发生在身边,18个孩子就这样“消失”;而还有一群人,他们是老师,是警察,却还有另一个身份,寻找被拐儿童的公益人群。5月25日是国际失踪儿童日,昨日,公安部

骗子常以利诱赢得孩子信任

  阅读提示

  马路上、车站里,家长只是恍下神,手边的孩子就没了,这事就发生在身边,18个孩子就这样“消失”;而还有一群人,他们是老师,是警察,却还有另一个身份,寻找被拐儿童的公益人群。5月25日是国际失踪儿童日,昨日,公安部全国打拐防拐培训会在宜昌召开。记者多方走访,剖析宜昌拐骗案件现状,请打拐民警支招,教家长们如何防范。

  被拐故事

  被拐15年后回故土乡音已改

  1998年,14岁的苏小(化名)与同学闹别扭离家出走,一个大她几岁的姐姐邀她“去外地玩”。就这样,苏小跟随“姐姐”去了西安。旅社里住了几天,“姐姐”不断告诉大家如何利用女性特点取悦男人赚钱,苏小从二楼翻窗逃跑。此后,她流浪到东北,辗转又到湖南。2003年,因涉及一起治安案件被传唤到派出所。没想到,机缘巧合,竟让家乡的民警捕捉到她的信息,辗转让她与家人团聚。分别15年,当年的“小不点”已出落成一米六五的大姑娘,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在家呆了一段时间的苏小返回湖南打工。这次,她的行囊里,已经载满了亲人的牵挂和温暖……

  打拐群像

  费尽心思共圆“宝贝回家”梦

  46岁的吴刚是民间公益寻人组织“宝贝回家”的志愿者,也是夷陵区公安分局黄花派出所的一名民警。2014年11月,一次偶然机会,在看央视公益寻人节目《等着我》时深受触动,报名成为志愿者。一年来,他发挥双重身份的作用,辗转帮助全国40多个家庭寻亲成功。吴刚印象较深的是今年2月5日,所里接到报警,宜保路黄花水泥厂附近的垃圾屋内住着一位流浪汉,吴刚找来纸、笔试着和他沟通,并发帖寻亲,次日河南志愿者便有了回应,终于促成这名离家28年的男子和家人团聚。由于打拐成效突出吴刚曾两次赴北京录制央视“等着你”节目。

  网友“湖北·雨”也是其中的一员,2009年他加入到这个组织,如今已是网站一名工作人员,7年来累计发放寻亲贴210个,成功帮助50个家庭圆了团圆梦。据统计,在宜昌,“宝贝回家”公益寻人组织已有30多名志愿者,他们中有老师,有民警……他们是普通的上班族,自费帮人寻亲。

  记者调查

  5岁以下孩子较易被拐

  小龙,1990年出生,一岁时在城区某车站走失;萌萌,1997年出生,两岁时在城区某菜场走失;鹏鹏,2008年出生,4岁时在城区某码头走失……记者从“宝贝回家寻子网”提供的一个表格看到,从1976年到2013年,在该网站登记入库的,我市就有18名失踪儿童,拐卖儿童案以上世纪80、90年代居多,失踪孩子从1岁多到16岁不等。

  打拐民警吴刚告诉记者,人贩子一般会选择5岁以下的孩子下手,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防范意识差,自身反抗能力差,而且年龄小的孩子记事少,更容易被“洗白”。 骗子可恨,但他们的招数其实并不复杂,吴刚说,要提高孩子自身防范意识,让孩子知道骗子常用的招数非常有必要。通常有假冒熟人诱惑,给予礼物利诱,帮忙带路,带游乐场、电影院玩等方式来骗取孩子信任拐骗。

  用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的话说,从全国状况看,宜昌的拐骗案件发案少,破案率高。公安机关打拐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震慑人贩子,大家的防范意识增强,全民打拐防拐,警民合作一定能较终实现“天下无拐”。

  专家支招

  教宝宝唱儿歌、背电话

  这些常用防拐技巧

  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说,打拐,更重要的是预防,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强防拐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家长们可以先教家里的宝贝背一首防拐骗儿歌:“小学生,要记牢,不要一人离家校。放学不是亲人接,要向老师去报告。遇到生人来问道,不要靠近有礼貌。生人送礼又请客,坚决拒绝快走掉。”

  第二,家长们可以整理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每天晚上哄孩子睡觉的时候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例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孩子小虽然不是特别明白,但机械记忆力很强,这些对他一辈子都有利。

  第三,在宝宝三岁左右,就可以教他认识东西南北。白天你要教给他看太阳,我们说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是在西边,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就是在东边,中午12点那是正南,孩子要明白这些,就知道方位了。然后再记家里的门牌,这样,他一般都知道家在哪个方位了。

  第四,让孩子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里的电话号码、好邻居的电话号码,也要教会孩子如何拨打家人电话,以及110求助。等遇到紧急情况时,发生危险,就能够尽快通知别人。

  第五,在平时和宝宝玩游戏时,可适当加入被骗求救的模拟演习,让宝宝与家庭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宝宝被骗场景,让宝宝演练如何脱身,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大声呼救,极力挣扎的摆脱危险的场景。

  另外,家长一定要知道,一旦孩子失踪,必须时间报警,公安机关会立即立案侦查,这样是较有效的为找回争取宝贵时间。

借助网络,成打拐新武器

——记者对话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

  人物介绍

  陈士渠,男,1973年生,汉族,山东人,199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诉讼法博士,现任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强烈的政治意识,深厚的法学功底,清晰的工作思路,令陈士渠工作成绩显著,除了这些因素,还有他全身心的投入。不仅解救儿童,陈士渠还在新浪微博(@陈士渠)中传授预防经验。

  昨日,记者在公安部打拐防拐培训会后,采访了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他亲自传授家长和女性朋友“防拐”招数。

  宜昌打拐出色

  记者:为何全国打拐防拐会议在宜召开,宜昌的打拐形势如何?

  陈士渠:这个是机缘巧合,宜昌的“打拐”工作开展的非常出色,宜昌并不是拐卖高发区域,但宜昌下了不少功夫,收到很好的效果,简单来说就是发案少,破案率高。

  记者:公安机关打拐采取什么模式?

#p#分页标题#e#

  陈士渠:目前公安机关采取的是打拐专项行动和反拐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各地公安刑侦力量和民间公益组织紧密配合,同时利用各级媒体宣传打拐防拐,提高老百姓的防拐意识。我们将继续加大“打拐”力度,希望早一日实现“天下无拐”。

  牵紧孩子防拐

  记者:5月25日是国际失踪儿童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您有什么对家长们说的?

  陈士渠:儿童和妇女是拐卖的主要受害群体,孩子相对年龄小,防范能力差,这就需要家长们提高警惕,牵紧你的孩子,同时妇女要加强自我保护,自身提高防范意识,不给人贩子可乘之机。

  “随手拍”呼吁全民防拐

  记者:您是实名微博的大V,拥有660万粉丝的强大号召力,通过网络和高科技“打拐”方面您有什么想强调的?

  陈士渠:之所以开微博,是想借助网络来收集打拐线索,事实也证明这样做的效果不错。我说两点网络上关注度较高的,一是由中国社科院于建嵘教授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虽然不一定都是拐卖,但网友的举报和反映是有意义的。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又能提高全民的防拐打拐意识。

  二是“全国打拐DNA数据库”,这是由公安部建立的,各地公安机关都可查询。各地公安机关采集失踪、被拐儿童父母DNA入库,再将疑似被拐卖的儿童采血入库。这个库能够自动比对,比中之后就能知道孩子的亲生父母是谁。这一招特别适用于儿童被拐多年后面貌变化大无法识别。

  (记者 冯婷 采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8743/
1
上一篇《较后的国门之英雄宜昌》 招募500名群众演员
下一篇 醉汉拦车不成殴打的哥和警察 涉嫌妨害公务被刑拘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