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会计人员对记载不准确的(对于账实不符的情况,会计机构)

任何国的史书记载并不是都正确,各国利益为首,必然不会记录敌国真实事件,只有低毁和抹黑,看现代人对不同地域的攻击,便知人性皆如此,所以读书看史,是识别是非和真假态度,不是依照作者所说所写就相信,必须由自

任何国的史书记载并不是都正确,各国利益为首,必然不会记录敌国真实事件,只有低毁和抹黑,看现代人对不同地域的攻击,便知人性皆如此,所以读书看史,是识别是非和真假态度,不是依照作者所说所写就相信,必须由自己去理解和论述原因过程及结果,才能明白事理是非。

岳云鹏出演《满江红》,不是老谋子异想天开、哗众取宠,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出奇制胜;更不是因为岳云鹏又红又火……是因为什么?谁也没有想到吧

首先,《满江红》的导演是张艺谋,他是一个对演技有着严格要求的知名导演,更是对历史对民族英雄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而《满江红》则是一部真正的历史题材电影,而岳云鹏则是一个以幽默著称的演员,两者并不匹配!这又是为什么呢?

珍藏在国家博物馆的《中兴四将图》里有答案,因为图中有岳飞真实的画像。

其实“中兴四将”有好几个版本,这里的是韩世忠、岳飞、张俊、刘光世4人,当然,在后世人眼里张俊、刘光世只怕是没法和岳韩相提并论的,我们且看看这幅画上的岳飞,此画原藏故宫博物院后转国家博物馆,出自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约1131年-1218年)之手。

从左往右数第二位便是“岳鄂王飞”,“鄂王”是宋宁宗给岳飞追封的王爵。从这幅画上看岳飞形象和电视剧里完全不同,至少和黄晓明版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刘松年笔下的岳飞,身材健壮符合其武将身份,面庞如月圆满是画中四将里最明显的,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刘松年并没把岳韩刘张4人画成一个模子,他们长相各不相同,岳飞看起来的确不像很多电视剧里的男演员一样俊朗,但岳飞作为一代英雄本身也不是靠长相吃饭的人。

应该说,岳飞本人还是相当神武的,《宋史·岳飞传》记载他“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有硬功夫的人下盘必然比较稳当,这也可以从刘松年的画里看出来,岳飞不仅神态十分自信,且看起来下盘扎得很稳,身上有种常年练武带兵打仗锻炼出来的力量感。

其实真正的英雄未必要高大伟岸如同山岳,更不是必须拯救世界、以成败论,能在国家民族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用自己的努力去救护同胞、能克服内心恐惧去做一件明知难为但正确的事,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能以自己的强大去保护弱小,都是英雄。

质疑是学术研究的原动力,做学门更当勇于质疑

但听完上海震旦学院老师讲的内容,不仅是误导,关键是错的——

30万是没有数据支持的,就一个人笔记有这个记载以此大概估计的。

听完三分钟,还引述八十年代“3万”总有吧,一句话就是没死多少人。

 

老师讲了很多数据,给人印象是尊重文献,尊重数据得出没有死多少人。但关键文献是公开的,包括日本文献也都是有公开研究,东京审判也有法律认定,只是看日方文献,这个老师讲的不但总体是错的,细节、文献错的离谱。就像根本没有做过学术研究。

 

仅仅从公开资料中,罗列下国际与当地慈善组织及日方日军的记录和数据,就知道30万这个数据恰恰相当可靠的。

 

一,当年包括崇善堂、同善堂、中国红十字会等在南京的慈善机构,共掩埋尸体达18.5万

余具。另外,伪政权及私人掩埋尸体达4万多具。

二,日军毁尸灭迹15万多具。原侵华日军第二碇泊场司令部部员太田寿男少佐

在下关处理尸体的部分供词中载明:“第二司令部共处理尸体约10万具,其中濒死者约2100名。”加上其他日军在南京的部队处理的5万具,共处理15万具。

 

三,老师也引述当时南京的人口。而人口其实是公开的,国际安全区人口20万,南京城总

人口在60万左右。国民党守军则在10万人以上。

四,日本战报。1,原日本陆军下士栗原利一保存了6页纸的速写和笔记,记录了日军在长江边一次杀害13000余名中国军人的事实。

              2,贝德士博士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内容:“大批中国士兵在交出武器投降后,于最初72小时内,即在城外被机枪扫射处决,大多数在扬子江边。国际委员会雇佣工人搬走3万多这些士兵的尸体 ”

3,日本上海派遣军曾于1937年12月18日发表“战果”,“敌人遗弃尸体不下于八、九万具”;12月29日又称,中国守军“遗弃尸体看来也多达八万四千具”。战后本多太郎调查后承认,中国守军近30万。 

4,南京战犯军事法庭对中将谷寿夫判决词中说:“在中华门外花神庙、宝塔桥、石观音、下关等地,被集体枪杀的军民共十九万余人。遭零星屠杀、其尸体由慈善团体掩埋者为十五万余人,受害者总数在三十万人以上。”

 

五,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在南京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为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尸体经慈善机构掩埋有15万余具。”

 

老师讲到身份证,这也是服了。那是什么年代,除南京市民外,当时大量人逃亡到南京城,还有守军普通士兵,这怎么得出人人都有身份证、官方不肯统计,又是因为没有这么多人死。老师学术的逻辑、学术的文献,学术的引征,其实都很不靠谱,反而,这个老师讲,她周游多国,这可能是真的。

 

这个老师讲她去了德国大赞记载史料准确精确等等,其实她应该去趟日本,那里记载有着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其实相当多。这是我的朋友萨苏收藏日本资料时讲述:

“恰恰相反,在日本出版物中,南京纪录比比皆是。我只是没有勇气面对。在我面前还有一本描述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史料,总计373页的书中,有95页全部记载的是在南京日军如何凌辱中国女性。那部分书页,我至今没有勇气打开。

 

原日本海军第十三航空队轰炸机队长奥宫正武在《我所见的南京事件》中,曾经这样描述自己所见的大屠杀场面:

 

在下关刑场附近,从城中开来满载中国人的敞篷卡车络绎不绝,两手被绑在背后的中国人,被一个个拉到江岸边,用刺刀惨杀后,投入扬子江中。江中只见层层叠叠的尸体,以肉眼几乎难看出的速度裹挟着尸体艰难流向下游。但,有些人还没彻底死透,挣扎着向浅湾处逃生,那里已是一片血海,因为那里等待他们的,是早有准备的枪击刺刀。整个过程如同流水线,连大声指挥的人都没有。我向刑场入口的一个下士问道:“这么多中国人,就这样安安静静被带来,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回答是:“城内,对着在废墟上收拾的中国人问:‘有肚子饿的举手’,然后把举手的装上卡车作出带去吃饭的样子,就完成了呗。”“那么,为什么用刺刀行刑呢?”“长官说,为了节省子弹。”

 

这已经是12月27日,距南京陷落过了两个星期。

 

仅仅日军第三十旅团一支,其指挥官佐佐木道一就在手记中记录,‘到12月24日共计处刑一万五千人以上,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5日,处刑数千人。’

 

这样的记载车载斗量。”

 

但从日军史料看来,当时南京的中国人并非人人任其宰割。萨苏也摘录下了中国军人血性的光芒闪耀一刻。 例如,《我所见的南京事件》作者奥宫正武记载,12月23日,有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持刀悄悄潜入日军三十六联队士官宿舍,乘暗夜和警备松懈的机会,连续杀死多名日军。奥宫的纪录中,告诉他这件事的三十六联队士官称日军小队长级士官就被这个中国人杀死10人。

 

虽然,日军为此进行了血腥报复,但我依然为这位在日军兽行中不屈的中国人感到骄傲。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我们的民族依然有血性的光芒闪烁

上古奇书《山海经》中竟然早就记载了“元素周期表”,然而现代元素周期表却是在十九世纪才被定义出的。更让人称奇的是,《山海经》中关于“元素”的记载甚至准确到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7期12系,不得不说,山海经确实够神奇。

《山海经》曾记载:“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这是整部山海经中最关键的一段话,翻译过来大意为:

1、大禹曾说,天下有名的大山有5370座,一共64056里,并且分布在大地各处,这些山中埋藏着各种资源,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山记不过来。天地东西距离28000里,南北距离26000里,有水的地方8000里,有467座山中有铜,3690座山中有铁。

2.这些山是划分国家的标准,也是武器的来源,战争的起因,聪明的人因此会很富足,没能力的人则会贫穷。帝王在泰山祭天、在梁父山祭地,共有七十二家,他们的兴衰成败,都在这大地山川中发生着,国家的物产都从其中获得。

这段记载中,大禹不但说出了当时的大地东西距离、南北距离,还指出了大地上的山川、河流、铜铁等分布,更让人称奇的是他竟然预言“五藏”就是战争的本质,以及个人国家强盛的根本。

通常意思上,“藏”意思为宝藏,一般是指金、银、铜、铁、锡。而《山海经》中大禹所说的“五藏”并非单指这五种矿物,而是代表地球上所有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铀等物质。因为金属和他们的化合物很多,根本不能把他们所有的名称列出来,因此大禹只能用铜和铁来代表地球上的各种矿藏。

而那句“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中的“封”不应该理解为分封诸侯,而应该是封闭;“禅”也不应该理解为禅让,而应该是静坐。“太山”和“梁父”则是各地山脉的代名词,而不是单指某一座特定的山峰。

因此,大禹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说:地球上的矿藏资源非常丰富,它们被埋藏,封闭在各处的山脉和地下。

那么,按照上面的思路,大禹所说的“七十二家”究竟是指什么呢?答案其实是地球上的元素。

学过物理和化学的人都知道“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为7个周期和10个系,但其实还有两个系:“镧系”和“锕系”是被列在主表之外的。

也就是说,大禹所说的“七十二家”:“七”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7个周期,“十二”则是指元素周期表中一共12个系。而任何物的本质都是“元素”组合,因此“七十二家”就代表了地球上的所有元素。

同理,其中的“得失之数,皆在此内”就是指当元素在发生化学作用时,一些元素会把别的元素的原子外层电子“抢”过来,于是便的到了更多的电子,而另一个原子则因此失去了也一些电子。因此“得失”的本意是指化学反应,也就是说,所有的化合物都是由“七十二家”所指代的元素造成的。

推测:黄帝和蚩尤应该都属于外星人,他们被地球上丰富的资源所吸引,他们都到地球采矿,然后运回自己的星球,过程中双方因为争夺资源而发动了一场战争。这便印证了《山海经》中大禹所说的“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之所起也”。

甚至是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战争是直接或间接跟抢夺资源有关的。再比如,现在的人类太空探测计划,其目的是什么呢?答案很明确,除了探测宇宙的奥秘,更重要的是探测别的星球上的矿藏资源。如今的人类会这样做,如果其他星球上有“外星文明”,他们为何就不会这么做呢?

宇宙之大难以想象,而地球只是宇宙中一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灰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外星生物”是存在的。又或许,他们早到过地球,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他们又离开或者消失了。而由于后人的认知极限,“外星人”就被记载成了《山海经》中的“黄帝”、“西王母”等“神人”

而人类至今未发现“外星人”,本质原因也许是人类根本飞不出太阳系极限,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的冰山一角,况且银河系外还有“河外系”,人类飞出不去,不代表“外星人”不能飞进来。。

一部三万字的《山海经》,至今没人能破解其背后的秘密,而之所以如此,或许就是人们太局限于“常理”,也因此难以破译出“山海经真实密码”。

《山海经》堪称我国年代最久远“百科全书”,一共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其体系囊括了丰富的地理、山系、水文、动植物、矿藏、神话、民俗、物种、医学等宝贵资料。

《山海经》中很多记载,如今才慢慢被发现并证实。作为华夏上古三大奇书之一,它不仅仅是神话传说,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它就是“历史”,《山海经》确实很值得去读一读,有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下面链接了解。

"三黄五帝神圣事,欺骗了无数的人."为什么毛主席说二十四史大部分是假的,所谓回忆录大部分是假的?

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阅读和书写历史。一直以来,总有声音说有些观点不符合历史记载或者太离经叛道,违背常识。

其实从四千万字的二十四史中不难发现。首先,这些史料是战胜者写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统治者的中央集权统治。

其次,大部分是讲帝王将相的,脱离百姓。不仅如此,就连老小说里的英雄也大多是文官武将,没有一个农民。毛主席曾经疑惑,为什么没有人表扬种地的农民。

后来毛主席说找到了答案,因为在那个年代,种地的人都不会写书。换句话说,所有写书的人都有或曾经有过小康家庭,这样他们才能受教育,成为读诗读书的知识分子。

《毛泽东文选》第一卷中提到,1927年,青年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国,只有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但地主文化是农民创造的,因为创造地主文化的无非是从农民身上掠夺的血汗。”

在那些史料中,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总是被书本所掩盖,或者被置之不理。连反抗剥削压迫的斗争都被扣上了“造反”、“贼”的帽子。这样的史料不真实,不完整,带有强烈的个人感情和阶级色彩。

即便如此,今天的人要想了解历史,还得认真研究历史。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如果他们因为大部分是假的而不读,那就是玄学。正确的态度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批判它,也就是说要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过去,把颠倒的历史翻个底朝天。

所以,要回复那些把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想当然,当作历史证据的人,只需要用毛主席《论持久战》中的一句话:“一叶障目,看不见泰山,却自以为是。”

学习老师的精神,从万千历史痕迹中辨别真相,获得宝贵经验,是我阅读和书写历史的信条,欢迎读者朋友们指正。

上学期,我在初三两个班做了“每次详细记载作业情况”的试验(详见置顶文章),有朋友问班级成绩是不是变好了?我特地总结了一下。

所谓详细记载作业情况,即每次从作业中选三道题,分别是简单、较难、难题,每次把写正确同学的名字记下,然后第二天上课时念名字表扬。

我带901、902班,期中考试前一个月,我只针对901班做了这项工作,期中考试时,901班的成绩中优秀率、均分、及格率略高于902班。

期中考试后,我在两个班都开展了这项工作,几乎从不落下,期末考试情况是,902班的三率反超901。

我所带的两个班优秀率和均分均高于其他两个班,但及格的同学比其他班少2个。

我平时布置作业都比其他班少,而且我几乎停止了“过关检查”这项工作,另外两个班的老师这个工作抓得很紧,这大概是及格人数多的原因。

不过影响成绩的因素很复杂,因为变量不止一个,但我看到,以作业为抓手,至少能让学生从心理上认真对待这门学科,使学习气氛浓厚许多。

甲骨文就是夏代文字

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的远祖都源于传说,有传说,就有存在的历史。不知什么时候起,一句“只是传说”,就完全谬解了传说的含义。慢慢的,又衍生了史籍有记载才是真史、正史的谬论,其实,正史错误和矛盾的记载比传说更多。

例如:《尚书》大书特书大禹治水,给人的印象是没有人受灾。传说的迁移,又被《史记》载为南巡。《周礼》就有负责安置因“大荒”而成灾民的官。这说明,《山海经》的“大荒”,就是水浸的平原、洼地、山窝。《大荒经》,就是写大水灾。“大荒”表示水灾,说明《山海经》也是周至春秋的作品。《大荒经》是春秋时破译甲骨文的记载后考证的。甲骨文的桑田元素,说明其就是夏文字。只因夏代水灾之后,商民吸取教训,用于记录重要的卜辞,就改用甲骨刻,却被误认为这种文字是商民创造的而已。远古部落早已使用鱼皮和“乌鰂之酱”写字,《逸周书》也有记载。所谓“鲛鼥利剑”就是用于做笔和做针等骨器的鱼骨。六千年前陈桥人就已大量生产。1958年广东省陈桥人考古报告可证实。

潮州金山,覆斧山,《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金山在府治北。形如覆釜,高四十丈,周三里,中有小湖”。形如覆釜,意为形如三山。中有小湖,即是《山海经》四方渊。隋唐有“三山国王”传说,陈元光“万古帝王钦”题壁,韩愈祭拜奈界石,“或言即三山国王”的记载。北宋王汉《金山记》“夏灵赫曦,傍无以芘”,许彦先《舜井断碑》:“舜子井泉谁记古”,钱冶的“井邑浮埃断”石刻,王洗1064年《瀛山图》所画,潮州城最早的古城图所绘的金山,都是三山。以上这些,都吻合《山海经》“不庭山四方渊”、“三天子障山”的记载,也是关于潮州夏商遗迹的记录。相互佐证了潮州城的历史。

潮州的人文,自古便有夷夏一说,唐代《进岭南王馆市舶使院图表》中,岭南“列肆而市,交通夷夏,富庶於人”。就有夷夏一说,《永乐大典》载南宋潮州通判廖德明撰《八贤赞》云:“吾夫子亦以文献不足,不能证夏商之礼,八贤者,典刑也,文献也,风俗之本也。”说明唐人宋人,皆知潮州人是夏商文化的继承者,行夏商之礼。

潮州的夷夏之俗,是指夏商融合的结果。《逸周书》记载的十蛮,就是今天说的闽,就是夷夏。八千年前南岛人已经是汉族的祖先。潮州没有发现本土青铜器,却有本土原始瓷,这是时代的关系,只是考古太早,没有深入研究,并不是穷山恶水,荒无人烟。韩愈未到潮州写的《泷史》,被贬潮者恶意炒作,其实写的是到达沿海臆想的潮州。来潮后即刻委托潮阳县令祭大湖神,对潮州的印象已大为改观,写有《祭大湖神文》。大湖,就是《山海经》的四方渊水流入的“大荒”。《祭鳄鱼文》是因潮州城外村民害怕而入城避难而起,陈尧佐999-1015年在时,上游还有鳄鱼出现过。

白居易(772-846)《得潮州杨相公继之书并诗》:“诗情书意两殷勤,来自天南瘴海滨……凤池隔绝三千里,蜗舍沉冥十五春”。

诗中白居易自谦自己在“蜗舍沉冥”,恭维潮州杨相公居于“凤池”。用“凤池”指代潮州。“凤池”,乃古代帝王沐浴之处。这和《山海经·大荒经》记载的舜帝沐浴过的“从渊”,意义一致,和《山海经·南次三经》记载的“南禺泉穴”,方洽《思古亭记》说的:“潮阳古垒,旧传地居鸭湖”。“韩愈刺潮 ,治在鸭湖”等所指地貌是一脉相承的。贾岛《寄韩潮州愈》,也把潮州海边州形容成“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查历史,贾岛、白居易都没有来过潮州的记载,但都了解潮州的特点。海浪在东,浪西楼当然在西,这正是王冼《江帆山市图》所画的楼亭。

白居易心目中,“凤池”比鸭湖的美誉度要高很多,故选“凤池”恭维人,也很正常。从渊、泉穴、凤池、鸭湖,就在今天广济桥浮桥处。原来这地方,是一个泉眼,凤凰广场的大泉眼,现代技术都封不了,更不用说广济桥在泉眼上立墩,故几百年来立墩都没有成功,临时的浮桥变成永久性的启闭式。从渊、泉穴、凤池、鸭湖的泉水或间歇泉,就是这样延续的。今天凤凰广场的泉眼,自然是原来的地下水系,只是地质变化了。《山海经》把地上河称为“水”,把地下暗河称为“黑水”,小暗泉称为“从渊”,是很有讲究很有科学道理的。

竹竿山、金山、韩山三山相连,称不庭山,金山本身也是三山,潮州城乃“闽西海北三天子嶂山”。潮州的人文,离不开四方渊、三山崇拜和崇韩。三者的延续关系是明显的,是潮州城的文脉。

1077年,广南东路计度许彦先主持重建潮州城,对金山城遗迹有更具体的叙述,他在《题舜井断碑》中云:“一千二百馀年外,万古销磨不可寻。舜子井泉谁记古,随人闾巷祇如今。隶书字杂科虫体,氏爵名存乐石阴。登览时来醒醉眼,也胜他物在园林。”许彦先写的,是对王汉清理金山,倡导崇韩六十年后,潮州已没有人“记古”的感叹。“隶书字杂科虫体”就是宋人对夏代文字的描述。《山海经》作者在潮州考证记载准确无误!

【女子转给骗子196万后说卡里还有钱,又主动转了82万[抠鼻]】52岁的龚女士分两次给骗子转去196万元之后,竟然主动告诉骗子,她的银行卡里还有钱。次日,龚女士又主动给骗子转去82万元。

12月10日,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喻周告诉澎湃新闻,该局今年破获由公安部督办的“4.21”通讯网络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1人,涉案金额超700万元,仅龚女士一人就被骗278万元。

收到伪造“拘捕令”,她给骗子汇钱278万

据喻周介绍,龚女士是在受骗两天后前往派出所报案的。

龚女士称,4月19日接到一通陌生电话,说她在江西省九江市办理的一张电话卡欠费。龚女士否认其在九江开卡后,对方提醒龚女士的个人信息可能遭到泄露,并非常“负责”地表示会将情况反馈给当地警方。

随后,龚女士接到自称是九江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龚女士涉嫌一起案件,要求她将其卡内的存款转到安全账户内,并将一份伪造的“刑事拒捕令冻结管制令”发给龚女士。

嫌疑人伪造的“刑事拒捕令冻结管制令” 本文图均为 涪城警方供图这份“刑事拒捕令冻结管制令”上,准确地记载着龚女士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证件照等个人信息。

对此,龚女士深信不疑,急忙按照“假民警”提供的账号,先后两笔转账196万元,每笔98万元。

喻周说,按照嫌疑人的“剧本”,龚女士转完196万元以后,对其的诈骗就结束了。让嫌疑人没想到的是,龚女士主动告诉“业务员”,自己卡里仍有一部分存款。“对方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这剧本上没写啊。后方一商量,继续让龚女士转钱。” 喻周称。

最终,龚女士总共打给骗子278万元。

喻周介绍,龚女士只有初中文化,被骗的资金是其获得的拆迁款。

3名台湾籍犯罪嫌疑人落网

喻周告诉澎湃新闻,诈骗团伙做成龚女士这笔“大单”后,为逃避公安机关打击,团伙临时解散,人员分散藏匿。

专案组通过技术手段将接入虚拟网络电话落地在埃及开罗,后通过连续作战,逐步锁定该电诈团伙。该团伙以狄某某、陈某某、林某某、季某某等台湾人为首,并组织内地省份的顾某某、陈某等人分工一二三线话务员。

5月10日,专案组派出12个抓捕组,先后在辽宁、广东等地抓捕21名犯罪嫌疑人,其中3名台湾籍犯罪嫌疑人。

民警抓获犯罪嫌疑人截至目前,警方通过审讯、调取案件材料核实该团伙在全国14个省市作案151起,总涉案金额达七百余万元。

另据涪城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局破获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217件,打击处理犯罪嫌疑人51人,打掉犯罪团伙5个,止付冻结涉案资金300余万元。(澎湃新闻)

对宋朝熟悉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府州军监”,这是宋代的二级行政区,一个不严谨的表述,可以大致将其理解为今天的省辖市。但是,其中的“军”可谓复杂。

《宋史》有这样一段记载:“建宁府,上,本建州,建安郡。旧军事,端拱元年,升为建宁军节度;绍兴三十二年,以孝宗旧邸,升府。”如果对宋代行政建制不了解,或者是对“军”不了解的人,很容易将其解读为:“建州先升为建宁军节度,建州的建制消失了,后来建宁军节度又升为建宁府。”实际上,这就大错特错了。

宋代的“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政区划性质,一类是节度州的军额。上面这种解读,显然就是把节度州的军额当成了行政区划的军。

《宋史》那段记载,正确的解读方式为:“建州的官称(虚属性为主)旧为军事州(刺史州),在端拱元年,官称升级为节度州,军额的军号为建宁军节度,建州依然还是建州,不变。直到绍兴三十二年,建州升级为建宁府,这时建州之名才从建制层面消失了。”【至于“上”、“建安郡”、“以孝宗旧邸”等等内容,未来再详细介绍,这些都有说头,比如著名的“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巴陵郡”的性质就与此有关。】

在宋代福建,与建州的建宁军相似的还有福州的威武军、泉州的平海军。所以,终宋一朝,福建境内一共出现了5个军,其中有3个军(建宁军、威武军、平海军)为军额,与行政区划无关,另2个行政区划层面的军就是著名的邵武军和兴化军。(图为1111年北宋政和元年福建路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把两种不同类型的军搞混是非常常见的事,比如《福建通史》《中国历代县制考》等作品均有类似纰漏,给读者或者二创人员以误会或迷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52668/
1
上一篇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面试(揭秘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面试的成功窍门:开启你的职场新篇章!)
下一篇 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