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贺婧宜
健康既是生活必需品,也是另一种奢侈品,还可以是“科技品”或者“创新品”。手机、手环、手表、眼镜这些寻常事物的前面加上“智能”前缀,就不可避免与拥有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深度连接,或早或晚。
与此同时,包括惠州在内的大多数城市主要医院中,门诊大厅人满为患,窗口前大摆长龙阵,医护人员连轴转,压力山大。不仅让原本就配置欠优的医疗资源难以负荷,也降低了市民的幸福感。
在这两者之间,是传统诊疗方式与移动互联时代的就诊需求之间日益拉大的鸿沟。移动医疗离惠州还有多远?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并非三言两语可以回答。
好在,惠州的公立医院和个体诊所均已有所行动。
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通讯员 张国锋 刘勇 张娜妹 郑海燕 刘菁 李惠婷
医院服务号 进度快慢不一
截至今年3月,市内多家医院都在微信平台上开通了服务号,并提供基本相似的服务内容:预约挂号、缴费、查看检查结果等,但出于自身定位和判断的不同,服务的层次深浅不一,开发进度也快慢有别。
2015年春节过后,在微信上搜索“惠州市人民医院”会出来两个结果,二者都是该院官方出品,只是作用不同。其中一个是运行已久的公众号,每天群发医疗资讯,可以进入该院官网,了解医师情况和诊疗特色。另外一个,则是刚向市民开放试用的服务号。在该服务号上,不仅可以看到从医院、科室到具体医生的更详尽信息,更重要的是可以享受几项基本的就医服务。
“在服务号上预约挂号之后,就不用特意跑到医院排队挂号,不论医院还是就诊市民都可以对时间有更精确的把控,避免市民排长队还挂不上号的难题。”该院信息部主任陈志辉介绍说,预约之后,在约定的时间到医院候诊,只需要在服务号上点击“候诊队列”,该条信息就可以进入院方后台信息平台,医生也会同时收到就诊市民已到现场的信息,系统将自动分配队列顺序,市民依序前往就诊即可。
此外,在该院服务号上,就诊缴费和取报告单的功能也已实现。陈志辉对此并不满足:目前正在开发将检验单直接上传服务号,争取半年内上线。今后,市民去该院检查身体,除了检查时需本人在医院,从预约挂号到检查结果的查阅基本都可通过服务号实现。
相比之下,市妇幼保健院的微信服务号功能更为强大。预约、拿取报告单之外,取药时在手机上支付后,药房的系统会自动打印配药单,并由配药师配药,窗口外的显示屏也会同步显示相关信息。该院信息科负责人黄东辉说,该服务号还是医患互动的平台,客服中心每天都会处理、回复不少市民询问。此外,会上线更多应用,争取今年内实现患者住院清单的查询和押金的交付。
与这两所医院相比,市中心医院和市朝天门医院无疑暂时处于落后位置。前者的公众号目前主要提供医疗资讯服务,该院社工部副主任张娜妹表示,微信服务号正在开发中,计划今年内陆续开通。市朝天门医院则尚未开通服务号,其内部工作人员透露,由于牵涉各部门协作,尚未有这一方面工作规划。
各大医院的服务号虽然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宣传,但成效并不显著。以市妇幼保健院为例,其门诊大厅竖立着一排宣传海报,在每个诊室医生的台面上都贴有医院服务号的二维码,但据黄东辉表示,每天使用服务号的市民约为20人左右,而每天前往该院就诊的市民有八九百名,比例约为3%。
黄东辉坦言,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医院接诊量尚未达到满负荷,即使不通过服务号预约,到医院直接挂号也并不需要很长时间,使用该服务的紧迫性不强。目前服务号的关注人数约为4500多人,每天增长数十人,开通服务号与其说是缓解诊疗压力,不如说是给市民就诊提供另一项选择。
就服务号提供的便民措施来说,目前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首先,目前上线的服务大多针对门诊,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是在门诊,医院的诊疗压力表现较为明显,二是相对于住院部来说,门诊涉及费用往往少而简单,一次性支付,不涉及大额手术和住院护理费用。陈志辉坦言,必须有足够的安全措施相配套,才会逐步实现住院费用的网上缴纳,市人民医院还计划针对不同人群,通过手机APP开通支付宝等更多支付渠道。
不过,随着诊疗压力增加,更为便捷的服务号理应被更多人更频繁的使用,住院服务的拓展只要解决技术层面的安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与这些相比,医保数据没有上线对接各医院服务号,市民无法在移动端通过医保支付相关费用,才是服务号为代表的移动医疗服务遇到的较大难题。黄东辉迫切希望通过卫生管理部门与市人社局进行沟通,“目前推广的是院内一卡通的使用,要推广移动端的医保费用支付就需要数据接入,这是很多医院面临的问题。”
对此,市卫计局体改科信息办工作人员回复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保部门同意卫生部门采集相关的基础数据并提供相应的接口,根据新社保系统进行医院内部业务系统接口的改造,该局正准备与社保部门围绕如何让惠州社保居民使用网上社保支付功能进行商讨。
除了各医院的微信服务号之外,全市层面也有独立的网上预约挂号便民服务平台。目前,4家市直属医院共开放可预约科室158个,可预约医生435名,提供两周内分时段号源近6000个。平台开通以来,已成功为1015名患者提供预约服务,其中手机预约人数319人。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预约挂号便民服务平台手机APP应用。
市妇幼明年将启用移动查房
移动医疗,微信服务号的开通只是万里长征步。当中大型公立医院纷纷走上开通服务号的道路时,个体诊所为代表的基层医疗则在探索另外一种途径。
今年年初,惠州市区的个体诊所与某大型医疗咨询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可爱医生”等移动端医疗服务平台。对此,陈志辉认为,其只能提供咨询类服务,还不能算作移动医疗,“法律的放开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移动端的医疗服务风险大,医师也良莠不齐,挂号了也不一定得到专业诊疗,效果并不好。”
对于大多数医生和患者来说,传统的当面诊疗方式,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可爱医生”提供了图片上传功能,但在医院当面诊疗+专项检查仍难以完全避免误诊、漏针的情况下,“看图猜病”更是难言可靠。
除了患者与医生的更直接联系之外,医院与医院之间通过移动数据加强联系。在远程诊疗方面,市人民医院正在尝试和多家省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的机制。
#p#分页标题#e#在黄东辉看来,移动医疗还有远待开发的蓝海。比如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等等。目前医生拿着一大叠病历或者单凭记忆去查房,如果能拿着平板去查房,每个病床病人的详细信息都可以即时在平板电脑上反馈出来,包括患者的体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等,黄东辉表示,这在技术上已经很成熟,目前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该项服务需要全院无线网络的搭建,该院规划明年投入使用;移动护理,病人佩戴感应式腕带,护士只需要拿着移动终端“扫一扫”腕带上的二维码,数据直接输入医院的数据中心,护士的工作情况也可以即时上传。那么,如果这个实现了,是否可以将病人的反馈也通过移动端上传呢?黄东辉笑称,这是更高的要求,需要每个床位上都有移动终端,广州也只有个别医院的部分病区初步实现,准备条件具备后,移动查房和移动护理有望在市妇幼保健院的部分病区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