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楼昊杰 新星
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到:“捷报贵府老爷范讳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儒林外史》
古往今来,等待考试结果都是极为“惊心动魄”的,有一个证明自己的东西叫做:录取通知书。它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哦!古时的录取通知要比现在大张旗鼓多了!
洞房花烛还是金榜题名,你想要哪个?|
《神童诗》道出了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范进考上举人的兴奋程度不亚于中五百万的彩票,不同的是,彩民往往戴上面具,悄悄地领走奖金;而古人则要大张旗鼓,庆祝一番,其仪仗排场,甚至影响到了民间婚俗。
“新郎”一词是“新郎官”的简化——唐朝的进士有做官的资格,可以担任秘书郎等职务,因此新科进士又被称作“新郎官”,而结婚又有“小登科”的美称,因此借用“新郎官”的称呼指新婚男子,后来简化为新郎。
清代,大登科发榜后,金殿高魁的状元要由顺天府尹备置马匹,将他送回寓所,叫“送状元归第”,俗称“状元及第”。
而“小登科”模仿“状元及第”的排场,用伞、扇、旗、牌等执事仪仗招摇过市,新郎穿红袍,戴桂冠,就像中第登科时的装束一般。有诗云:“满天星轿坐娇娥,伞扇旗牌次第过。莫讶状元多若许,本来原是小登科。”
古时,家中有应试学子的人家会安排专人在门口等候报喜的公差。报喜是个好差事,碰到大户人家能得赏红包,也就是“喜钱”,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排上一桌,得些酒喝,因此衙门里的公差都想抢这份美差。古人收到榜帖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较显眼的位置,如同现在颁发的“三好学生”“十佳少年”奖状一般,让来访的客人进门便能看到。
古人手上的录取通知书,比现在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唐太宗极为重视人才,完善了科举考试的一系列流程。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
原意为官府告示的“榜帖”,在科举中,特指录取的报帖。唐代的榜帖,也就是官方的录取通知书,由礼部负责发放,《唐摭言》记载:“竖黏黄纸四张,以毡笔淡墨衮转书曰‘礼部贡院’四字。”
考生们得知中了功名,急切地想通知家人,便会使用民间的“榜帖”——泥金帖子,附在家书中报喜。“泥金”手法是中国传统的高档装涂工艺,可见其重视程度。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写到:“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
“泥金帖子”只是民间附家书中用以报喜,算不上官方的文书,杨万里曾有诗云“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
宋代科举大体循唐制,称榜帖为“金花帖子”。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记载,金花帖子使用撒金粉的顶级用笺“黄花笺”,长五寸,宽二寸半,“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
“金花帖子”对考生来说是金银不换的较高荣誉。除了考取的功名外,上面还记载了考官们的名字、头衔、详细资料——如生于哪年哪月哪日,还有他们的祖父名字、父亲名字等,考官们还要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样一张特别的录取通知书,将伴随考生整个仕途:考生们往往会成为其考官的门生,并在今后的官场上,与这个考官系在一起。
明清科举录取通知书,不论全国的或地方的都叫“报帖”,也称“捷报”,俗称“喜报”。明人王世贞《觚不觚录》写到:“诸生乡荐,与举子中会试者,郡县则必送捷报。”
相比唐宋,明清时的报帖规格、尺寸更大,甚至还出现了印刷捷报的铜版。捷报会被学子升挂、张贴在家中的厅堂。中榜的学子,往往成为当地一时的话题中心,正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