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大后方”

[db:摘要]

刘绍富 大冶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在小学教育岗位上,我工作了26年,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共赢,每当看到家长们焦急忧虑的眼神,听到他们无计可施后的求助,内心便充斥着饱满的热情和深沉的责任感。有些思想,有些话语,仿佛呼之欲出,不吐不快。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是密不可分的,但如今总感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渐行渐远。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学校处于教育的前沿位置,人们总是问学校要质量,要特色,要底蕴,似乎学校能够满足教育的一切需要。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者,既倍受压力又深感无奈,我想对广大家长说:孩子不仅需要知识的累积,更需要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这个“大后方”,更需要家长关注孩子的个性成长!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同的需求,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法则。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理念,他主张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今大班额教学的现状,阻滞了“因材施教”的脚步。为了完成整体教学任务,大部分情况下,老师很难较好地照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当孩子们学习懈怠或状态欠佳的时候,老师们也是无暇一一查找原因,一一帮助解决,“因材施教”通常只是用在问题产生之后的查漏补缺上。
如此一来,孩子们正常的心理需求常常被忽视掉了,如果心理需求与智力培养不能保持同步发展,教育质量将会大打折扣。每当老师们分身乏术之时,就需要家长及时配合、有效援助。
在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放心了,干脆撒手不管;还有部分家长想配合学校、老师教好孩子,无奈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只有很少一部分家长能较好地配合学校实施有效的教育……
记得在一次家长会上,四年级的几位家长踊跃地表达了对孩子的期望:自信、善良、负责、懂礼、诚信、友爱、健康、勤奋、正直、乐观、坚强、慎思、自律、独立、创新……可见,家长们内心是有意关注孩子的心理教育的,只是苦于不得法,而懂得心理教育的家长实在是不多。
从两方面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关注孩子心理需求,首先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懂得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其中家长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家长的身教示范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建立在尊重、平等基层上的交流,才能使家长获得较真实的信息;只有在获得正面引导、正确的示范的环境中,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发展。
二是要加强家校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课堂45分钟内,一个老师面对七八十个学生,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仅有七、八十分之一的关注度,怎么能有效地得到兴趣的培养和信心的建立呢?
如果家长能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施以行之有效的方法,配合学校、老师参与教育,此时孩子的被关注度就会大大增加。家长的参与,既能有效地解决“知识传授”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又能增强家长的教育技能,更是父母和孩子情感交流与培养的有效途径。
目前,各学校建立的班级QQ群、家庭教育微信公众号等,这些平台就是家校联系和家长育人能力培训的有效通道。通过这些渠道,家长们可以及时跟踪、汇报、交流孩子的心理动态,能够学习探讨教育的方式方法;这样的平台,既能加强孩子们的横向联系,又能促进家长、孩子、老师之间的多向合作;这样的协作,就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把孩子当作品,细细雕琢。
注重孩子意志品质和能力培养#p#分页标题#e#
常听有家长抱怨:我的孩子太不自觉,总不能主动地学习;我的孩子做事心血来潮,从来没能持之以恒地做什么事;我的孩子做事犹犹豫豫、优柔寡断,生怕做错或做不好;我的孩子内心想学好,可到了紧要关头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做了错事又懊悔不已;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做,我也懒得让他做……这些,都属于意志品质和能力的范畴。
很多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智商、分数,往往忽略了对他们意志、品质和能力的培养。美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对一批高智商的人从孩提到60岁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只有一小部分人成为了社会的精英。可以说,优秀的意志、品质和超强的实践能力是关乎孩子终身成功的关键因素。
时下,在许多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就是家里的“皇帝”,几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转,生怕孩子吃了亏,受苦受累了。这种“保姆”式的照顾完全剥夺了孩子实践体验的机会,总让他们沉浸在溺爱的氛围中,不能“劳其筋骨”,缺乏磨练,极易形成自私、懒惰、能力低下、心理脆弱的品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才是孩子真正的舞台,学校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作为家长,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溺爱家教所带来的弊端,多多要求和鼓励孩子参与到原本属于他们的生活实践中去,还孩子人性的本真,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因此,从事基础教育的我们,应积极探讨科学有效的家校协作教育方法,引导广大家长,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家庭教育这个“大后方”,通力合作,培养出品格健全、品质优良、能力出众的社会人才,努力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997092/
1
上一篇武汉多家大型超市“闻香而来”
下一篇 我市召开2016年 湖北名牌申报动员会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