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法治是社会的明灯

法治是社会的明灯,明灯,法治,社会

  黄石公

  去年,大王镇发生了重大砷污染事件,又称“11·10”案件。今年12月25日,涉案者受到公审。
  此案的公审,体现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黄石坚持生态立市、依法治市的决心,同时践行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精神。
  此案在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刑罚裁量上基本无案例可循,因而本案的依法审判在全省乃至全国对推动生态安全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案的公审,是一次对正义和人心的救赎,是依法治市的标志性事件,具有多重启示意义。
  提醒企业要依法经营。《环境保护法》已颁布25年,明确规定企业不得违法排放污染物,但企业主总找各种借口拒不执行,根本动因是对环境的蔑视和对周边群众利益的无视,见小利忘大义。违法乱纲的人生歪路注定越走越偏,6家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走向人生悬崖,陡然坠落,对其他试图违法、谋取“黑金”的企业主是一记警钟。
  提醒干部要依法行政。现实中,一些干部为求政绩,不惜挑战法律红线,只要能带来税收,不论企业做什么都容忍。此案就源于当地长期引进污染企业,致使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村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危害。所幸,事件发生以后,党委、政府及时采取有力举措进行处置,公、检、法、司等部门坚持依法取证、依法办案,彰显了法律的正义。以此案为鉴,我市重申“生态立市 产业强市”的战略,并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向污染宣战,维护了法律尊严。此次公审,将极大威慑和倒逼党政干部作决策时绷紧法律这根弦。
  提醒执法机关要依法执政,敢于监督。环保部门官员本应对排污企业严肃查处,此案中有人却反其道行之,执法犯法,在企业入干股,且带头超标排污。有的虽未收受贿赂,但“猫不抓鼠”,对违法排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履行好监管职责,是典型的不作为,是失职、渎职。7名公职人员丢了乌纱接受刑罚,警示执法者:一定要把监督的关口守牢,敢于亮剑,把法律的威风立起来。
  提醒全社会要以法治为社会的明灯,共同的行为指南。生活中,常有人不信法而是信“狠”,胡作非为;有人认为自己在“体制内”,出了问题也会官官相护,安全无虞。此案表明,谁也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不可能“刑不上狠人”、“刑不上干部”,不可能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只要违反法律,都难逃制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8829/
1
上一篇此案审理体现了司法公平 提醒公职人员守住底线
下一篇 市民开始张罗腌鱼腌肉 鱼摊销量翻一番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