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民俗文化是亘古不变的精神坐标

民俗文化是亘古不变的精神坐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端午节作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却有一些被淡化的迹象。有人说,现在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对年轻人缺少吸引力,“吃一个粽子,放一天假就过去了”。其他承载的文化内涵渐渐被遗忘了……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洋节已经兴旺起来。

  端午节是精神文化坐标。为民众所熟知的端午节应季食品粽子,以及彰显体育精神和文化符号的龙舟竞赛,固然是端午节作为精神文化符号的不可或缺的外在物质形式,这些习俗,在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它本应该存在的载体。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遗忘,一些商家经常用一些不法手段去获取利益较大化,这些不良的商业手段,只会让这些传统节日完全丧失意义,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传统节日本身所代表的中华精神和价值内核不应丢失,比如团圆、向上和爱国。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形成,龙舟与粽子也是我们表达对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之爱国操守的朴素情感寄托。屈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几乎成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化身。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感、对祖国深深眷恋的情怀,通过他不朽的诗篇,永远流传了下来,并将永远传承下去。因此,我们纪念端午节,除了传承里面的优秀中华传统价值观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现代社会在民俗文化领域中较引人注意的莫过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对待传统节日,把现代文明因子与传统节日文化内核进行无缝对接、有机融合,不仅关乎传统节日的继承,更关乎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我们对端午节文化记忆的一种外在物质呈现,但重新发掘这个节日所蕴含的爱国精神和民本思想,审视其所发生的特定社会文化环境,重新考量其所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核,放置在当今社会发展、公共治理和现代文明的时代序列中,让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722398/
1
上一篇天津交警正逐一严查接送孩子车辆!
下一篇 京津强降雨为啥集体爽约 天津今降雨结束骤升7℃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