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杨郁卉 走在路上不小心就会踩到的“地雷”,电梯里凑到自己跟前嗅气味却无人牵引的小狗,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几乎都遇到过,虽然心有不满,但常常也无可奈何。饲养宠物是个人爱好,本无可非议,但是如果影响到城市环境以及他人正常生活的话,就要另当别论了。近日,北京市相关部门正在考虑通过电子监控等平台,对养宠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待条件成熟,“宠物扰邻”行为还将被纳入公共征信系统。
人常说,孩子出了问题都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同样道理,宠物的“不懂事”则要从主人身上去找根源。宠物在外是不是招人讨厌,可以说是这家主人在养宠行为上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小区里街道上,有的宠物狗时刻由主人牵着,便溺后立即清理干净,遇到有孕妇或者孩子的时候也会主动牵走避让。而有的宠物狗却可以“自由活动”,时而还会凑到孩子跟前转圈嬉戏,随处拉尿,狗主人只是远远地看着,等宠物狗自己“解决”完了,再一嗓子喊过来带回家,全然不顾留在户外的排泄物。都是养宠物,两种行为却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可以说,主人行为的文明与否决定了宠物“扰邻”与否。
在治理“宠物扰邻”问题上,部分城市如北京、大连等地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条例,对宠物的防疫办证、出户须由成人牵引、宠物户外排泄粪便及时清理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规范,并列出了具体的罚则。但是由于在监督执法上存在很大难度,因此这些条例对宠物主人的实际规约性和震慑性并不强——即便被处罚,不过是几十块钱较多上百元的罚款而已——所以,目前在大部分城市解决“扰邻”问题依然靠的是倡议、劝阻等柔性方式呼吁饲养者的自律。
这次,北京考虑将“宠物扰邻”与公共征信系统挂钩,很多网友都表示“举双手赞同”,因为对那些“屡教不改”的不文明饲养者,仅靠“德治”是无法起到作用的。只有和他们的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才能让他们在心里有所忌惮。一旦因“宠物扰邻”而被人投诉,经调查核实后纳入“信用黑名单”,宠物主人今后在贷款、就业、晋升等各个方面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从而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接受“信用惩罚”。而有了征信系统这个“紧箍咒”,就可以有效遏制很多“宠物扰邻”的不文明行为。
当然,纳入征信体系并非解决种种不文明行为的“速效药”和“万灵药”,面对为数众多的宠物饲养者来说,如何解决不文明行为的监督举报以及调查核实上的困难仍是一个现实问题,此次北京提出通过电子监控等平台来进行监督的方法给了大家更多的信心,它将为信用信息的真实有效性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其更具公信力和震慑力。通过多种监督机制以及对养宠行为的规范举措,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文明养宠也能成为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