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1 日,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通过“客户管理、业务管理、风险管理与客户权益保护、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七章共五十七条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做出了详细规定。
《征求意见稿》一出,网友吐槽声接踵而来。其中“支付机构采用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的规定,让不少“剁手族”很无奈。对此,央行负责人解释称,5000元的网购限额是误解,因为是针对账户余额支付设的限制,超出了可以用银行卡。
虽然“5000元限额”的规定被解释通了,但不少网友认为,其余规定也非常“不接地气”。根据《征求意见稿》第十七条规定,用户通过网络支付账户转账,只能给自己同名的银行卡转账。“我在外地上班,每个月会用支付宝给爸妈的银行卡里打钱,既方便也不需要手续费,但是新规一旦落实,以后就要专门去银行转账,还要扣手续费,虽然每次扣得不多,但从免费到收费,让人挺不爽的。”网友“母牛穿裤衩”认为,这个规定的落实会给自己生活造成了不便。
网友称新规将影响支付体验 央行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经常网购的市民应该都知道快捷支付,如果购买商品的价格不是太高,付款时只需要输入6位支付密码就能搞定,“剁手党”们对此也是喜闻乐见。然而《征求意见稿》中提到,“除单笔金额不足200元的小额支付业务,以及公共事业费、税费缴纳等收款人固定并且定期发生的支付业务外,支付机构不得代替银行进行客户身份及交易验证。”这也就意味着,假如单笔支付金额超过200元,需要通过网页版U盾或是手机网银才能支付成功。
“如果说5000元网购限额给常卖高价物品的人造成了不便,那这条规定就影响到了大部分人。比如我周末跟朋友出去吃顿饭吃了200多块钱,结账时想用支付宝付款就行不通了,非要找台电脑,或者经过多个银行页面跳转后再支付,一点也不方便。”网友“黄CiCi靓”吐槽称,本来已经可以不带钱包出门吃喝玩乐,《征求意见稿》一出,直接“打回原形”了。
对此,网友“向宇Toyu”吐槽称,虽然央行说是要保护大家的资金安全,但我总觉得像在打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支付宝余额只有一毛钱,一年后这一毛钱还在,如果银行卡里放99元,一年过后可能就没有了。
记者了解到,央行对此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您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在8月28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或信函方式反馈给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联系方式见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