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网上帮办 齐旻 即时播报 网上购买机票,航空官网、代理平台等购票渠道让消费者应接不暇,但是在购买机票的过程中,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隐性消费”,这些消费提示在订票的一瞬间产生,因其隐藏较深,从而让消费者产生了“未知”的费用。
市民吐槽:才知道自己被隐性消费了这么久
日前,市民张小姐在订票时突然发现,原本1190元的票价,较后在付款时却多出了100块,其中有50块的机场建设费,其余50元则包括一个航意险和一个特价机票取消险。张小姐仔细阅读页面才发现,原来在订票的过程中,系统自动默认了一些保险业务,除非消费者可以点击“取消”,否则这些消费就会隐性存在。
记者调查:订机票 大部分都含“隐性消费”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在航空公司官网有这样的“隐性消费”,在许多机票代理平台,这种情况更是司空见惯。比如“去哪儿网”,记者登录去哪儿网,随意选择了一段从天津到西安的航线,进入到订票阶段时,记者发现在原来的机票价格和机场建设费的消费基础上,还多出了50元的保险费。仔细一看,原来在订票详情里,有一行非常小的字体已经自动默认添加了30元的“航意险”和20元的“航延险”,除非刻意点进“乘机人”信息里重新编辑,否则这50元的保险就被默认到了机票价格里。

记者采访“去哪儿网”客服得知,这些保险费用不是强制消费者选择的,如果消费者不想选择,可以进入编辑页面取消即可。 律师:建议商家在页面有明确提示 这些“航意险”、“航延险”、“特价机票取消险”等消费项目,在未被消费者知情的情况下被“隐性”消费算是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吗?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天津分所)刘彬律师了解到,这些购票平台的“默认保险”消费项目,虽然标注的并不明显,但是毕竟有所标注,所以并不算违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是根据《保险法》,还是建议商家要在页面对这些消费项目要有明显的提示和标注。同时,刘律师建议消费者在订购机票时,要算好票价,如果有多出的费用一定要仔细查看页面,取消掉不需要的消费项目,避免在所谓“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隐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