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 董子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医院教授霍勇20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每年新发心梗60万例,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每拖延1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
20日上午,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生命时报社主办的中国首个“心梗救治日”在北京启动。首届“心梗救治日”的主题设定为“120分钟,传好生命的接力棒”,呼吁全社会牢记“心梗救治要抓住黄金120分钟”。
据较新统计数字显示,心梗目前已高居中国死亡原因第二位,到2030年,中国预计将会有2300万心肌梗死患者。
2014年10月,3万余人参与的“全民心梗认知调查”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心梗患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血管,而且87%的人认为发病2小时是黄金救治时间。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葛均波说,通过放支架和溶栓的方式开通血管,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在医学上被称为“早期再灌注治疗”,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但是,患者发病后很长时间才到医院、家属犹豫不决、院前急救体系有待完善、基层抢救水平有待提高等,都影响了血管再通时间。其中,患者就诊耽误的时间较长。
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的患者中约50%在发病后1小时内在院外猝死,死因主要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如能在发病后的120分钟黄金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抢救,将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心梗救治日”启动仪式上,专家呼吁政府、学会、社会企业等共同承担起责任,帮助患者、急诊科医生、心脏科医生“120分钟,传好生命的接力棒”,摆脱“心梗抢救拖延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