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浓浓书香漫吴都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荆楚行鄂州采访组记者 殷贤彬 马珺 李红艳 易木生 三国时期,孙权在当时的吴王城登基称帝,故而吴王城就叫吴都。随着历史的发展,古吴都演变成现在的鄂州。 2013年以来,鄂州市积极开展书香吴都文化鄂州全民阅读活动,大力加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荆楚行”鄂州采访组记者 殷贤彬 马珺 李红艳 易木生

  三国时期,孙权在当时的吴王城登基称帝,故而吴王城就叫吴都。随着历史的发展,古吴都演变成现在的鄂州。
  2013年以来,鄂州市积极开展“书香吴都·文化鄂州”全民阅读活动,大力加强新文化阵地建设,将全民阅读的种子遍撒城乡,浓浓的书香在吴都大地上处处漫溢,精神食粮滋润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田。
  
  阅读,成为时尚
  
  今年一月份,一台全新的电子借阅机在鄂州图书馆投入使用,崭新的触摸式电子借阅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居民刘畅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扫描电子借阅机屏幕上的二维码,安装好指定的客户端后,选择图书进行扫描,不到一分钟,她就把自己想看的一册电子图书成功地“装”进了手机。
  书卷飘香,飘进了单位。今年二月,市委书记李兵发出号召:春节期间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读书活动!一场“书香伴佳节”的读书热潮迅速在全市掀起。
  而在不少单位,“职工书屋”也成为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驿站”。市质监局的职工对此深有体会。开放式书柜、杂志报纸,十二大门类的书籍应有尽有,点燃了大家的读书热情。该书屋已被全国总工会列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单位。
  走进企业,员工们认真读书的场景不时映入眼帘。在程潮铁矿的职工活动中心,琳琅满目的图书被分成几大类,不少员工下班后在这里尽享读书之乐。
  读书让华容镇廖铭村农民李菊香和以前大不一样。“我在村农家书屋里看书学技术、掌握了养猪技能,虽然猪的价格不稳定,但通过猪粪建沼气池,实行猪—沼—菜—果生态种植模式,一年也可盈利1万多元。”李菊香如是说。
  一群群市民捧起了书本,一个个角落浸染着墨香,放眼鄂州市城乡,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角落落都是阅读之处、学习之所。
  
  阅读,成就梦想
  
  鄂州市住建委干部周承水,去年七月出版了百万字的长篇巨著——《长征演义》。为了写作《长征演义》,宣传长征精神,他从三十年前就开始广泛收集研究长征史料,先后购买了120多种长征书籍,而他手抄的史料卡片,更是无法用数字来统计。
  因为喜欢读书,他的书越来越多,早在2004年他家就被授予鄂州市藏书之家称号!
  在鄂州市,获此殊荣的远不止周承水一人。
  贮收万卷书的邱风也是藏书之家中的杰出代表。邱风出生于黄冈的一个农家,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是个爱书人,自幼邱风就从父亲的书箱中淘书看。读书是有瘾的,很快父亲的藏书看完了,爱书的他就搜寻着身边每个可能接触到新书的机会。儿时家境贫寒,每年年底家里卖猪时,务农的母亲都会为孩子们置办新装,而邱风就向母亲请求,把自己的新衣服换成图书。“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人品还是读书。”父亲抄送给邱风的这条先贤格言,成为他人生的座右铭。他发起成立了鄂州市读书写作协会,一大批读书写作爱好者聚集在他的周围。他首倡并参与发起的鄂州“谷雨笔会”,已连续开展了18届,如今已是全省文学艺术界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阅读,成为常态
  
  吴都处处漂书香,一点不假。
  为了将“书香吴都”的名片擦得更亮,鄂州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陈新林为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33个市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鄂州市“书香吴都·文化鄂州”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明确职责任务。
  同时,鄂州市还大力开展接地气、聚人气的各类读书活动,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鄂州科学发展论坛、“吴都讲坛”、干部在线学习平台、鄂州文化广场、鄂州文化长廊、廉政讲坛等逐步成为阅读品牌。
  农家书屋为“书香吴都”建设打足了底气,继鄂州率先在全省实现农家书屋工程行政村全覆盖后,坚持每年为全市333家农家书屋订阅11种报刊。前不久,又为每家农家书屋补充了130种图书及音像制品,解决了现有农家书屋“图书更新难”、“覆盖范围有限”、“无法直接入户”等难题。
  一项项制度、一个个阅读品牌、一场场报告,一间间农家书屋,为三国吴王故都增添了亮丽色彩,吴都大地吹起了香气弥漫的“阅读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40723/
1
上一篇孩子的点灯人
下一篇 赢采摘体验券游阳新五夫园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