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别样夫妻 一方讲台就是家

见习记者 刘婧 他们相识于学校,在青春校园里,坚守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写春秋,寒来暑往育桃李; 他们相恋于校园,在学校泮湖边,许下一生诺言,执手共进人生路,相扶相依到永远。 他们是老师,在大冶一中这片乐土,因所带的班级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被评为

见习记者  刘婧

 他们相识于学校,在青春校园里,坚守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写春秋,寒来暑往育桃李;
他们相恋于校园,在学校泮湖边,许下一生诺言,执手共进人生路,相扶相依到永远。
他们是老师,在大冶一中这片乐土,因所带的班级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被评为优秀老师、优秀班主任;
他们是夫妻,在家庭生活这方舞台,他们学习分享彼此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一起度过事业低潮期,被称为学校中的“人气老师”。

泮湖边记录浪漫青春

 今年36岁的郭庆军,是大冶一中的化学老师,连续6、7年来都是该校的优秀班主任。
他的妻子周刊,是罗田人,今年34岁的她,是大冶一中的语文老师,并连续2年都是优秀教师。
郭庆军和妻子所带的班级成绩都非常好。去年,郭庆军所带的三(1)班全班同学都考上一本院校,这在整个湖北省都是极其少见的,为大冶一中创造了辉煌。
郭庆军说,他一直想回到自己的母校当一名教师。2002年,从天津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大冶一中,拿起教鞭,教书育人。
“我是学师范的,除了教书我不知道我还会什么,我从一中走出来,能回到一中当老师是我一直的梦想。”郭庆军回忆道。
因为工作原因,直到2007年,郭庆军还是只身一人,眼见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已结婚生子,他才开始留心自己的婚姻大事。
“我觉得学文科的人,生活质量比理科人高很多,幸福感也会强很多。”郭庆军说,一直以来都对读文科毕业的周刊有好感,并开始追求她。
“不久后,两颗跳跃的心走到了一起,恋爱不到一年,就水到渠成地结婚了。”说起当初相恋的情形,郭庆军和周刊脸上洋溢着幸福。
周刊说,她记忆中较浪漫的事是每天下课后,郭庆军骑着脚踏车载着她到学校的泮湖谈谈心看看风景。“我想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当时的我们,因为这是我们的青春。”

功勋章里有她的一半

   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郭庆军认为教书就只是教书,只要把书教好了就是一个好老师,但事与愿违,他的事业遇到过低潮期。
当他看到别的同事在工作上都干劲满满时,他开始反思自己。其中,对他触动较大的是自己的妻子。
在学校,周刊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外到家长内到领导、学生没有人不对她竖大拇指,每到下课时,就会被学生一窝蜂地冲上来,你一言我一语争取多跟她说两句话。
于是,郭庆军开始暗自观察妻子的教学工作,很快,他发现了其中的诀窍:妻子情商很高,在工作中以柔制刚。
“她对学生极其关爱,从学生心理下手,常找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想法,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郭庆军说,在校园里,到处可见她和学生交谈的身影。
一方面,周刊对丈夫的迷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主动找丈夫沟通。经过一番长谈,郭庆军开始注意教学管理,借力打力,以柔制刚。
从那以后郭庆军和学生成为了好朋友,同学们亲切的称呼郭老师为“郭子”,一起学习一起玩耍。
此外,郭老师的班级总是与众不同,教室里摆放花草,更换有创意图案的窗帘和墙贴。教室里不放垃圾桶,学生的垃圾自己装袋处理,把教室营造成如同书房一样干净整洁的学习场所。

三尺讲台就是家

  郭庆军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到晚上十二点休息,除中午和晚上回家吃饭的各一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学校。
自担任实验班班主任之后,每天晚上11点以后,他不间断地到到宿舍查房,直到确认学生全部入睡才回家。
为此,常常忘记家里6岁的女儿在等着他回家。“我可能不是一位称职的爸爸,但我一定努力做到是一位称职的教师。”郭老师淡然地说。
除了对工作负责,在妻子的“熏陶”下,郭庆军对学生也是关爱有加,曾经有一名学生学习基础一般,在班上成绩总是倒数几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郭庆军便利用每个晚自习之后的时间,义务为这名学生辅导。很快,这名学生的成绩地赶上来了,而且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对学校充满了感激。
进入湖北师范学院深造后,这个学生仍记得郭庆军当初的教诲。“我读师范专业,完全是受到郭老师的感化,觉得当一名优秀的老师太有意义了!”
为了带好高三,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仅仅在家埋头苦干是不够的,必须到外面学习别人好的经验。
武汉地区的分析会和备考会一般是不允许外人参加的,郭庆军先后三次一个人早晨5点起床,坐6点多的火车,赶在8点半之前到达武汉,然后偷偷地去参加。
“可你知道吗?郭老师在家连帮女儿换衣服的时间都没有。”同是老师,周刊太明白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了,往往都是自己挤些时间带孩子。
周刊说,学校非常关心教师夫妻生活,有时会开“绿灯”,如果遇到监考、加班等情况,而家里又有事时,学校会适量安排夫妻中的一人照顾家庭。
“一中培养了我,我的家庭我的事业我的人生都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郭庆军红着脸激动地说道。
在大冶一中,像郭庆军这样的教师夫妻档不在少数,他们默默耕耘,坚守教育一线,用关爱书写学生的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37164/
1
上一篇黄石到武汉动车不再停靠武昌
下一篇 探索“封闭+开放”教学新模式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