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6年,初步建成新区金融大厦,引进银行机构或银行培训机构不少于20家;到2018年,初步建成新区金融街,引进股权投资企业20家、股权投资管理企业20家,设立新型金融企业(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不少于10家;到2020年,初步建成新区金融中心。”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漳河新区草拟中的《漳河新区金融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今年以来,漳河新区立足金融新常态,紧绷金融发展弦,主动服务实体经济,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稳定,金融工作在能力建设、产业规模、服务质量上有了长足进步。
这份待逐步完善的《漳河新区金融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为新区未来的金融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制度框架日臻完善。未来,新区还将探索建立1个由政府主导的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和1个互联网金融产品投融资平台,打造1个跨区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性保险电话销售中心和客户联络中心。
2015年4月28日,湖北晨昱晖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上市,实现融资2000万元。这是漳河新区家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上市的中小企业,也是新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成功破冰。
在“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思路和“优选一批、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工作步骤引领下,漳河新区进一步健全了企业上市推进机制,先后组织多次上市后备企业培训会,加快后备企业上市进程,大力培植上市资源。目前,新区已有上市后备企业7家,预计将实现融资过亿元。未来,新区还将充分挖掘辖区优势企业资源, 重点筛选2—4家企业,实行政策倾斜、重点培育,力争有更多的企业进入省市后备库。
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挖掘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潜力,新区先后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国华人寿、泰康人寿、农发行等金融保险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资金投放、机构落户、市场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使得新区金融业总体规模跃上更高层级。重大活动促进、特色服务引进、日常服务跟进,实现了漳河新区经济建设与金融服务的互动并进。截至5月底,新区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6.9亿元和2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107%。
针对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突出问题,新区金融办建立了融资需求信息库,加强银企对接。新区还与建行、工行合作, 在新区选定了52家小微企业,推进政银集合贷业务,首批发放贷款1.21亿元。(记者邓琳 通讯员李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