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孩子脾阳虚
孩子脾阳虚症状:
(1)下眼袋大,但是不发红,颜色是淡的。
(2)嘴唇不是鲜红的,颜色是正常或者发白。
(3)舌头淡白,舌苔上往往布满齿痕(牙印)。
(4)怕冷,白天一动就出汗,气喘,四肢无力,少气懒言,精神状态萎靡。
(5)大便溏泻,不成形。
(6)吃完饭就肚子胀,同时身体很容易浮肿。
(7)常常有鼻炎、打喷嚏等情况,非常容易受寒感冒。
什么是脾阳虚?脾阳虚的孩子往往是抗生素用得太多了,或者是中药里苦寒的药吃多了,再一个原因就是受了寒,阳气不足,比如经常吃冷饮、吹空调等,导致孩子的脾胃受伤了。这种孩子阳气不足,就会有“冷”的症状,因为他往往是正气不足。
判断孩子是否脾阳虚,我一般看舌头,如果舌头的颜色是淡白,不是红的,尤其不是鲜红的,颜色比较浅,尤其是舌边上,舌质部分比较白的话,就要怀疑孩子是脾阳不足。
另外,调理脾阳虚孩子的食疗方可参照我的上一本书《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p108里的内容。具体食疗方如下:
配方:太子参、白术、炒白扁豆、芡实各3克,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
做法:1.把这些材料按照比例多买几份,研磨为细粉,搅匀后加入大米粉、糯米粉适量,蒸糕即可。
2.如果觉得太复杂,将原配料加水,煮开锅,再小火煮40分钟以上,然后稍微放入一点白糖。一天两次,每次一小杯。这个分量适合六岁以上的孩子,按这个比例,吃一周即可。
叮嘱:具体服用的时候,可以找附近的中医帮忙参考一下。因为这道方子只是一个补脾的思路,而中医补脾的方法还有很多,当地的中医可以据此加减分量,开出较适合您孩子的方子来。
脾阴虚和脾阳虚的区别
说到脾阴虚和脾阳虚,很多家长可能还是不能完全理解,这里,我再讲一下它们的区别。
其实,脾阴虚和脾阳虚正好是一个坐标上的两个极端,脾阴虚是阴虚有热,脾阳虚是阳虚怕冷。阴虚的孩子一感冒就容易发热,阳虚的孩子怕冷,容易受寒,然后打喷嚏、流清鼻涕。这两种情况下的孩子调整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给脾阳虚孩子的特效穴位按摩法
脾阳虚的孩子要按摩阳经的穴位,比如说大椎穴、风池穴等,提升阳气。
按摩手法就是用手摩擦,用手掌迅速在相关穴位上,沿着经络来回按摩,有的家长说用干毛巾擦就很有效。
其实大椎穴不管怎么按都会提升阳气,因为它在阳经上。时间上,一般几分钟就行了。要注意不是每天都做,而是孩子受寒以后才做,平时不要没事也去激发孩子的阳气。
而脾阴虚的孩子平时补脾胃就可以,还要做一做摩腹,对脾胃很有帮助。
给脾阳虚孩子的中成药
除了我前面推荐的方子,调理孩子脾阳不足的中成药是补中益气丸,一般吃3到5天就行了。具体的用量,可以按照说明书或者请附近的中医来帮助调整。或者五岁以下的孩子,吃四分之一的量,五岁到十岁的,吃三分之一的量,十岁以上的,可以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