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 魏彧 米哲 昨天上午,天津市创新创业与人才工作会议在天津礼堂召开。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出席并讲话。他强调,推进创新创业,加快引才聚才,已成为天津发展的当务之急、长远之需,没有退路可走,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横下一条心,坚决干到底,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和人才建设,把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激发出来,让每一个头脑都转动起来、每一个创新细胞都活跃起来,汇聚转化成发展的巨大动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市委副书记王东峰出席。
会上,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和市教委负责同志介绍了本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建设众创空间推进创新创业、实施“人才绿卡制度”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工作等情况;九安医疗电子、捷盛东辉保鲜科技、天明科技三家企业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黄兴国在讲话中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和人才建设,是党中央的重大部署,也是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到,新常态需要新动力。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较根本、较关键的力量。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要深刻认识到,天津发展靠创新。天津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五大战略机遇叠加,创新创业大有可为。向更高水平发展,自古华山一条路,只能在创新上做文章,向创新要发展、要效益、要潜力、要动力。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关键靠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抓住人才就是牵住了“牛鼻子”。建设人才高地,必须转变观念,理顺体制,优化环境,强化服务,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黄兴国强调,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较具活力、较具潜力、较具成长性的群体,在推动创新创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恒、始终不渝狠抓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努力实现更大突破。一是进一步提高质量,推动“小巨人”企业做优做强。紧紧依靠人才,建立完善企业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加强战略合作,通过并购重组,面向全球组织资源要素。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引入新型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不断提升企业发展实力。调动团队积极性,通过股权激励等方式,激发员工创新创业活力。开发更多“杀手锏”产品,形成核心技术和优势项目。二是进一步扩大增量,实现铺天盖地发展态势。一手抓培育,鼓励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和高校师生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机制创新,鼓励有创业愿望的科研人员走出“围墙”,孵化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手抓引进,通过大力度招商引资引技,主动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聚集一批又一批科技企业、创业团队、领先技术和成果。三是进一步聚集能量,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加快科技企业股份制改造,帮助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加快推进“小巨人”企业上市步伐。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强化培训辅导,让更多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释放更大发展活力。
黄兴国强调,众创空间是年轻人精神的“会客厅”、思想的“梦工厂”,对于培养年轻人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活力具有重要作用。一是要大力实施众创空间示范工程。坚持走市场化路子,积极调动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建设,盘活用好各类资源,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二是要着力做好政府服务。各区县要充分发挥属地职责,定期组织精干人员现场办公,做好政策咨询、创业服务、补贴办理等工作,将政府服务延伸到众创空间,打通政策衔接点,决不让政策放空。三是要强化政策落地。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加快制定完善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力度,认真开展认定考核、交流点评,着力培育创客文化,让创新创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黄兴国强调,人才兴则天津兴,人才强则天津强。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态度,以更大的力度、更具含金量的措施,深入谋划,综合施策,打出一套引才聚才的“组合拳”。一是积极实施“千企万人”支持计划,支持具有良好创新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使创新人才向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二是大力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面向企业中青年职工、院校学生、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发更多“培训包”,使每包教材对应一个职业,实现“一包教材管培训”。三是认真落实“一张绿卡管引才”,简化人才引进审批流程和手续,做好人才服务回访工作,确保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畅通无阻的“通行证”,把人才“绿卡”打造成天津引才聚才的亮丽名片。
市领导尹德明、段春华、成其圣、朱丽萍、宗国英、曹小红、王宏江、何树山和张志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