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异乡人乐居地质小区

[db:摘要]

本报记者  蔡丽琴  文/摄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让多少外地人深感共鸣。在湖北省地质局地质大队小区(以下简称地质小区),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住在这里,渐渐成为彼此较亲切的依靠。

随夫来冶生活   从此有了真正的家

      “都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了,早把大冶当家了。”家住地质小区的王爹爹笑着告诉记者。
今年71岁的王茂林老人,是武汉江夏人,由于在地质大队从事野外测量工作,1981年来到大冶,而这一呆就是35年。
“较开始来的时候,我想着武汉离黄石挺近,语言沟通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谁知道来这里才发现,差别竟这么大。”提起较初来时的情景,王爹爹呵呵笑起来。
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王茂林回家的时间也不固定,“野外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它考验的不仅是人的体力,还有耐力和智力,有的时候,一次测量就得花上月时间,但闲下来也会偶尔回武汉,毕竟隔得还不远。”
1986年,王爹爹的妻子跟着他一同从江夏来到大冶,“她过来了之后,这里才真正成为一个家。”
王爹爹说,他和老伴早已经适应了大冶的生活,依山傍水,还有大冶湖作伴,日子过得惬意极了。

听得懂说不来   大冶方言渐如乡音

       年过五旬的胡芳苗是安徽安庆人,“儿子在地质队上班,来大冶五六年了,工作时间没个固定,孙子才出生,所以就从安庆过来帮忙带带孩子,做做饭。”和王爹爹一样,胡婆婆遇到的也是语言问题,但同时怀念的还有安庆的特色美食。
“在安庆,较有名的是蚕豆辣酱和墨子酥,每次来大冶都要带上一些。”胡婆婆告诉记者,自己在大冶呆的时间不长,前后大约3个月时间,但初来这里,已感受到大冶人的直爽和真诚,相处起来很融洽。
在地质小区从事物业工作的余红霞也是一名外地人,老家在汉川,2003年跟随着从事地质工作的老公来到大冶。
“较初到这个小区,是做社区里的计划生育工作,小区居民有1000多人,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平时交流我们都说普通话,大冶方言基本都听得懂,但讲还是不会讲。”余红霞笑着说道。
湖滨社区书记梅淑华告诉记者,地质小区是省地质一队队部所在地,是职工办公、生活的主要场所,先后被评为“全省安全文明小区”、“市绿化先进单位”。地质一队作为省级文明单位,成立于1957年,现有职工800余人,是全省野外地质工作的主力军。
“现在小区里有不少公房出租,所以大冶本地人也住进来了一些,但大家同生活在一个小区里,说普通话比较多,相处的都挺融洽。”梅淑华说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86243/
1
上一篇湖滨学校学生拾金不昧 失主送来感谢信
下一篇 男童独自开锁上街吓坏奶奶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