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体工商户登记程序规定:
(1) 个体工商户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条例》,将根据法律法规以及政策要求,按照准入前置、登记备案、信息联网、质量管理、事中事后监管的登记程序,进行个体工商户登记。
(2) 准入前置:个体工商户要求拥有正规的经营资质,根据其所经营的项目的性质及其所在的地区的政策要求,在申请登记之前,需要先经过相应的资质审核。
(3) 登记备案:把申请者的经营许可证书进行备案,并对个体工商户信息和营业登记表格等进行备案。
(4) 信息联网:申请者的个体工商户信息需要在政府层面建立一个信息联网,将营业执照统一整合,实现政府公众服务的信息化。
(5) 质量管理: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完整的质量管理,确保个体工商户提供给客户质量良好,可靠的服务和产品。
(6) 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全程监管,从申请开始,监督个体工商户登记办理程序,维护社会秩序。还将持续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登记后的合规经营,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角色。
此外,实行统一的管理要求,规范政府部门和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程序,统一完善个体工商户登记程序,提高审核质量,保护申请者的合法权益,净化市场环境。
(一)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
1、 申请登记:即到商务部门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手续,需提供的资料包括: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申请书、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原件,申请人的财务负责人的资质证明书、实际经营场所的房产证、位置图及经营范围许可证等。
2、 完善登记资料(实地核查): 注册机关根据个体工商户提供的资料,对注册地址、实际经营场所进行实地核查,确认已提供的资料准确无误。
3、 审查审定: 根据提交的资料,由工商局审查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有效,程序正确。
4、 受理登记:经完善审查后,工商局会审核通过并签发个体工商户登记的书面批复,这时,个体工商户已经受理登记成功,正式成为注册企业法人以享受国家法律认可。
5、 开具登记证书:受理登记成功后,注册机关会开具个体工商户登记证书(又称营业执照),企业登记证书由工商部门颁发,凭登记证书, 企业可以向其他机关申办相关的法规凭证。
6、 缴税收费:登记证书申领成功后,个体工商户需要向当地的发票管理局或税务局申请发票,同时也要缴纳所有到期的税款和收费,否则将被处以罚款。
7、 注销登记:当个体工商户关闭或变更登记事项时, 需要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由当地商务部门审批并发出注销登记的书面通知。
(二)重要说明
1、 关于个体工商户登记,应由当地管理机构负责审查,登记事项会根据国家法规来定,个体工商户所需提供的资料也有所差异。
2、 个体工商户登记的全部流程需要正确经历,必须完成审核、核验、审定、受理等步骤,方可拿到正式的个体工商户登记证书,企业方可向其他机关申办相关证照。
3、 个体工商户登记证书的有效期目前为一年,需要定期更新,过期需重新登记。
4、 个体工商户登记完成以后,可按照经营范围申请各类相关许可证或证书,只有获得了合法的许可证,企业才可以正常经营。
5、 个体工商户在登记过程中,若有虚假记载或者隐瞒,注册机关会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宣布该个体工商户无效。
6、 个体工商户若是存在违法经营行为或者违反劳动社会保障法,均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7、 个体工商户需要定期报税,应做好清算记录以及发票管理,并要及时向税务部门提交相关税收申报。
8、 个体工商户关闭登记或变更登记事项,需要向当地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