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4年同仁堂股票分析(同仁堂股票股票行情)

朋友说,7年一个周期。 贵州茅台: 从2000年上涨到2007年, 从2007年调整到2014年,

朋友说,7年一个周期。

贵州茅台:

从2000年上涨到2007年,

从2007年调整到2014年,

从2014年上涨到2021年。

同仁堂:

从2008年上涨到2015年,

从2015年调整到2022年,

从2022年上涨到2029年!

所以同仁堂的历史新高,仅仅只是开始,你们信不信呢?

我2014年去北京在同仁堂厂买一盒6粒3300元,现在已过期了还能吃吗?

#他山之石#【片仔癀是怎么炼成的?】(二)

02提价之路

每盒一粒3g装的片仔癀,目前的市场价格是590元/盒。在过去的二十年内,片仔癀至少9次提价,但涨价的趋势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当然,片仔癀也不是每年都涨价,而是隔一段时间涨一波。根据西南证券医药团队的追溯的统计[5],2000年后片仔癀至少有3轮提价周期:

第一次提价周期是2004年-2008年,提价驱动力是原材料麝香首次被国家林业局管控,所有的含有天然麝香的药品瞬间都成了稀缺品,因此公司顺势提价,终端零售价(非出厂价)从280元/粒涨到了320元/粒。从当时的物价水平来看,也很贵。

第二波提价周期是从2009年-2014年,提价驱动力是麝香和牛黄的价格上涨,但对利润影响不大(渠道没建好);第三波提价周期是2016-2017年,理由也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但提价基本没影响销售,公司“量价齐升”,利润增长明显。

表面上,片仔癀提价的最大理由是麝香。

片仔癀的成分中有两大名贵中药材: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黄。以麝香为例,尽管只占原材料成分的3%,在成本中占比却高达55%。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数量稀少,我国允许使用天然麝香作为原料的药品不多,片仔癀就是其中之一。

牛黄虽然没有麝香那么稀缺,但也是天价的中药原材料。正如俗语所云:有钱难使牛结石,天然牛黄在一段时间里甚至被炒到了20多万元/斤,让白银看了沉默,黄金看了汗颜,恐怕只有装满比特币的U盘能与之一战。

麝香和牛黄这两味中药,占据了一粒片仔癀琔剂成本的80%以上,因此为了确保原材料不被卡脖子,同时为了平抑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片仔癀囤积了价值超过13亿人民币的原材料库存。在片仔癀里当仓库保管员,可谓是压力山大。

每当麝香和牛黄价格上扬时,片仔癀就有充足的理由涨价——但片仔癀能够提价的根本原因,其实并非原材料的稀缺性。

根本原因在于配方的独家性。信仰片仔癀这种药的消费者其实没有选择的余地,漳州片仔癀是独家品种,虽然大家知道片仔癀成分里含有牛黄、麝香、三七和蛇胆,但没有人能仿制出来,因为配方从未公开,未来也没有可能被公开。

相比之下,安宫牛黄丸的原材料中也有麝香,但因为配方并非独家,所以被批准使用天然麝香制作安宫牛黄丸的企业就有5家:北京同仁堂、天津中新药业、山西广誉远、龙晖药业、南京同仁堂。对手一多,东西就不稀缺了,很难被炒作。

而另外一方面,部分消费者不仅愿意为昂贵的片仔癀买单,还希望它的价格涨得越高越好。

中药的保质期原本就很长。而片仔癀一方面采用了类似酒类的发酵技术,另一方面又有各类典故加持,于是理所应当地被赋予了“时间越长越值钱”的收藏品属性。1992年出产的片仔癀,江湖地位可与1982年的拉菲比肩。

长期服用片仔癀的老客户,基本都有“片仔癀越老越好”的说法。片仔癀在全国各地的线下体验馆,也会像很多国外奢侈品店那样,每月截留10%左右的药锭作为囤货,以满足老客户对生产日期的要求。

不过,翻遍CDE和FDA的药品目录,很少听说哪种药的药效能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增强的。毕竟,化学结构可能会因氧化而遭到破坏,有效浓度会因蒸发扩散而不断下降,生物药更可能因物理作用而出现“失活”现象。

不过无论如何,独家配方+保健场景+口碑坚挺+可以囤货=药中茅台。这就是片仔癀身上的财富密码。

相比之下,同样拥有“独家配方”的云南白药缺了“保健场景”。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白药不是治创伤用的,而是具备保肝护肾壮阳等作用,原材料里再添几味稀缺的中成药,拥有更强市场化能力的云南白药的市值恐怕会比现在大几倍。

而同仁堂等企业虽然也有“保健场景”,但配方并非独家,因此很难制造稀缺。典型案例是东阿阿胶,从2014年以来重启连续提价策略,但做阿胶的对手太多,因此东阿阿胶的销售量从之前的1500吨/年,降低到了现在的1100吨/年。

当然,跟真茅天子相比,片仔癀也有缺陷,就是其原材料是真稀缺,提价仅能消化原材料上涨,导致片仔癀的净利润率一直在20%左右浮动。不像茅台的原材料就是高粱和水,其净利润率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低于片仔癀,但通过持续提价,净利率一路走高。

所以很多投资者认为:片仔癀在过去几十年的涨价仅能反映社会平均水平的物价上涨,真正能反映“药中茅台”所谓核心护城河的提价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设,自然也是一个拨动社会敏感情绪的假设。

谁牛,谁更牛?

片仔黄的股价比同仁堂牛。

而且牛的不是一点点。

仅仅从中药品牌,我挺同仁堂。

我觉得同仁堂比片仔黄牛不是一点点。

但从股东数量看:

片仔黄以6亿多股本有11万股东。第十名流通股东持有124万。

同仁堂有13亿股本有10.62万股东。第十名流通股东持有336万股。

所以,同仁堂的筹码更集中,但为什么没得到资金持续炒作呢?

核心还是管理班子的稳定性吧?

片仔黄的董事长刘建顺从2014年1月起担任集团和上市公司董事长,一直比较稳定。

而同仁堂的领导班子则一直风雨飘摇。这次,高毅资产逼近5%举牌限,是不是可能对未来领导班子的稳定更具信心?还是仅仅布局一下,毕竟与片仔黄的比价效应巨大。

同仁堂手里可操控的中药太多,只是缺一个很精通市场的管理班子。

中药的茅台不应该是片仔黄,但已经是片仔黄了,唯希望领导班子能够知耻而后勇,不辜负我又一次捡回你。

哈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591216/
1
上一篇聚焦人事:省教育厅回应女生宿舍上铺坠亡
下一篇 会计英语词汇表(常用会计英语词汇大全pdf)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