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A股退市第一股来了,这些公司拉响退市警报!
2023年首只退市股来了!
进入年报密集披露期,A股新一轮常态化退市也将开启,*ST凯乐公布了2022年业绩预告,或成为2023年沪市首家退市公司。
具体来看,*ST凯乐主要触及三类退市情况:
一是: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从公司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看,预计全年亏损6000万-9000万,营收约为1.1亿-1.6亿,预计期末净资产为-21.54亿元到-23.22亿元,2021年期末净资产为-18.15亿元。
根据退市新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022年年报披露后,公司将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而被终止上市。
二是:或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2022年12月,*ST凯乐已收到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告知书提到;公司已经触及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公司在2016年至2022年年因专网通信业务涉嫌财务造假,经测算,公司2017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均为负。
三是:或触及交易类退市:目前*ST凯乐的股价已经连续12个交易日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交易类退市不设退市整理期,一旦个股进入终止上市程序,未及时清仓的投资者或将被套牢,因此,各位投资者不要“火中取栗”。
据了解,作为国内唯一纤、缆、管三者俱全的通讯生产企业,*ST凯乐主营业务是专网通信产品、光纤光缆、通信硅管、移动智能终端等产品的研产销。
截止三季度末,*ST凯乐的股东总人数为6.99万股户,与上期7.25万股相比下滑3.58%,人均流通股数为1.42万股。
*ST凯乐近期还发布减持公告,其股东荆州市科达商贸有限公司合计减持45.37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456%,
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ST凯乐的控股股东科达商贸深陷债务危机与诉讼困局,所持大部分公司股份已被司法冻结,“自身难保”客观上已无力“救市”,公司退市已成“板上钉钉”。
目前股价低于1元的公司还要*ST金洲、*ST吉艾,从公开资料看,一些股价持续走低的公司,在过往还涉及其他退市风险。
例如*ST金洲,公司在最新的公告中也提及存在着多种风险。
目前*ST金洲股价已经连续12个交易日低于1元,触及面值退市指标;去年11月,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目前正在对涉嫌违法的事实和财务数据予以核实。
倘若公司2019年末、2020年末净资产经追溯调整后为负,*ST金洲将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此外,*ST吉艾连续7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公司此前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山高速香榆为协助公司纾困,拟向公司无偿赠与现金资产不少于7亿元,但最终并未按约定完成。
逾30股财务指标“踩线”
在“史上最严”退市新规实施以来,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已经形成,2022年共有42家公司被实施强势退市,创今年来新高,其中9成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
除了*ST凯乐、*ST金洲,2023年还有许多*ST股面临财务退市风险。
根据退市新规:上市公司触发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ST)的情形主要有三种:
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3.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有49股的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其中桂林旅游、紫鑫药业、*ST吉艾的扣非净利润超过1亿。
另外有40股在三季度末的每股净资产为负值,*ST吉艾、*ST科林、*ST顺利等股同样触及“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且净利润为负”这一红线。
18股的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分别有文化长城、西部资源、腾信股份、辅仁药业、深大通、和住医疗等。
如何避免踩雷退市股?
有市场人士指出:投资者在选股时尽量公司基本面出发,理性思考,选取有价值,或者一些绩优大盘股。
另外,投资者要留意上市公司的业绩变化,以及重大事项的披露,对于财务有问题、以及具有重大风险的上市公司尽量回避,尤其是连续两年业绩亏损的个股。
尽量不去炒作ST或*ST的上市公司,要注意这些股票未来就有可能退市的风险。切勿火中取栗,参与‘博反弹’、‘击鼓传花’的游戏,到头来损害的只能是自身利益。
信息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依据;感谢你的阅读关注点赞!欢迎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