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持有公募基金的比例逐年增加,从最近三年的统计数据看,在不同风格的基金中,比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QDII基金以及其他类型基金,机构持仓最高的是债券型基金,持仓的比例几乎都在90%以上,相比个人投资者持仓比例最高的是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两者的比例都接近60%。
但是从平均收益的结果看,越是机构持仓比例低的基金风格,收益反而变成了最高的,其实对这种现象也不难理解,机构投资者主要是以稳健为主,追求的是低风险低收益,而个人投资者多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
那么如何从机构投资者持仓公募基金的比例中得到一些投资的启示呢?
其实最好的方式为不要选择机构持有公募基金比例过高的基金,一般在机构持仓60%或者70%之间的基金里选择,收益相对来说是可观的。

刚接触基金应该如何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去选择适合的基金,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
简单说下基金分类(按风险等级划分)
低风险:货币型基金
中低风险:债券型基金
中高风险: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
投资者可以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基金类型,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货币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风险收益略高于货币型基金),风险承受能力高的投资者可以选择混合类和股票类基金。
基金风险和收益由你投资的标的决定,比如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的是一篮子股票,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就是由这一篮子股票决定。
而对于每个行业基金又该如何去选择,这就取决于投资者自身有无对各行业的认知与了解,并且还与周期及趋势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息息相关,在股市里忌追涨杀跌同样在基金投资过程中也实用,要奉行他人恐惧你贪婪,他人贪婪你恐惧策略。
投资过程中可以选择大方向和趋势都符合政策利好的作为长线价值投资,对短期行情切换较快的可以做波段操作,具体方法因人而异就不多列举了。
下面图是我持有基金中收益率最低的一只,3个月时间也是有20%以上的增长,最后留了一层底仓。
#基金# #每日分享一只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