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酸奶变质的原因
1、真菌、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真菌、细菌如酵母菌、乳酸菌等在发酵作用下,将乳糖转化成乳酸,使酸奶的口感及酸味增加,若出现其它细菌,酸奶质地就会变稠。
2、蛋白质分解:乳蛋白经发酵后会分解成为氨基酸,使得酸奶味道更为浓烈。
3、缺乏冷藏或冷却:酸奶在加工后需要迅速冷藏,能有效地保持乳酸菌的数量,也就能保持酸奶的香味,缺乏正确的冷藏会使酸奶变质发霉。
4、疏忽内包装:酸奶应用于内包装,如玻璃罐,金属罐或其他类型的内包装,因为它们可以保护酸奶免受污染,从而避免变质发霉。
5、保质期过期:一般酸奶的保质期一般为14-21天,超出这个保质期就会使酸奶变质,味道会变酸,而且口感不佳。
6、氧化作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氧化作用,使酸奶中出现类似乳白色的乳液,乳脂会被氧化分解,使酸奶变质。
7、温度的变化:酸奶暴露于高温环境中会使乳酸菌的数量减少,这将影响酸奶的酸味和口感,所以应该尽量避免高温的环境。
8、添加物的使用:有些酸奶中添加了一些添加剂,如植物油、树脂、糖浆等,它们可能会对酸奶产生影响,从而使酸奶变质发霉。
1. 什么是“酸奶变质”?
“酸奶变质”是指酸奶中乳酸菌发酵作用导致酸奶发生变化,酸味加强,口感粘稠等现象,通常伴有膨胀、发黄、出现气泡,颜色和口感都会发生明显变化。
2. “酸奶变质”的形成原因
“酸奶变质”是乳酸菌发酵使酸奶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细菌存在于原料中一开始就发酵,乳酸菌的发酵可以使糖分转变成乳酸,从而使酸奶的口味更加酸甜,形成“酸奶变质”现象。
3. “酸奶变质”带来的不良影响
① “酸奶变质”后口味改变,乳酸菌也发酵,会出现酸臭气味,不仅改变了口感,影响品质感。
② 内含的有机酸增加,会导致胃的分泌减少,而且会使胃肠增加分泌酸性物质,从而引起胃酸过度分泌而出现胃酸反流症状和胃痛。
③ 变质的酸奶味道不正,味道异常的酸奶易使胃部肠胃受损,有可能使胃液中肽酶的pH值发生变化, 导致肠道受损,甚至导致腹泻。
④ 变质的酸奶营养价值低,存货期短,异味大,口感差,给消费者带来不适感,减低了酸奶的消费者口碑。
4. 预防和控制“酸奶变质”的措施
① 酸奶的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发酵参数,避免过度发酵;
② 酸奶加热处理时,温度不宜过高,饮用酸奶应尽快饮完,或者加入一定比例的乳糖来对酸味进行抑制;
③ 酸奶在普通温度下,室温不宜高于25℃,以防酸奶过度乳化;
④ 在酸奶保存中不宜过长,过期时间应控制在7~10天,避免“酸奶变质”现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