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腊鱼”简介
1、腊鱼又叫“醉鱼”,是一种常见的中国传统名菜,以腌制或腊制后的鱼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由于采用腌制工艺,腊鱼须经过久时堆放,待水分蒸发甚至排出,所以又被称为“腊鱼”。
2、腊鱼制作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唐代宋代就已经有了,流传至今。随着古代官吏们对腊鱼的喜爱,腊鱼一步步地得到普及开始流行,成为许多人家中的必备菜式。
二、腊鱼的制作工艺
1、腊鱼具有辛甘鲜咸的口味,其制作技术分为两个部分,即腌制和腊制。首先,将活鱼进行清洗干净,用酱油和食盐重新调味,然后放入容器中腌制。一般放置10—20天,直到鱼完全被腌制味和水分腌出。
2、腊制的第一部分是将腌制的鱼晾干,制作出所谓“发鱼”,鹿内藏;第二部分是将发鱼放入桶中再加上食盐,经过长时间堆放,水分消失或蒸发,使鱼块缩小,即可制成腊鱼;第三部分是将腊制的鱼装修到长筐中,再上火烧烤,转制成金黄色,最终制成腊鱼。
三、腊鱼的营养价值
1、腊鱼是鱼类的营养品,例如:贝类,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糖,同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D、钙、镁等等,可满足人体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2、此外,腊鱼中含有人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如omega-3,它不仅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降低血脂,而且可以预防中风、抑制心脏病病风发作,具有重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腊鱼内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帮助人体系统抵抗细菌感染,促进淋巴细胞活性,强化免疫系统,对预防疾病有显著效果。
一、腊鱼产业的兴起
(1)中国的传统渔业经验
腊鱼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其中最早的纵向发展可追溯至明朝时期。中国传统渔业发展至今几千年,从传统渔业,如水产捕捞,渔业养殖和渔业加工转变而来,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腊鱼产业体系。
(2)腊鱼产业的快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出台和经济发展壮大的大背景下,腊鱼产业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传统的渔业捕捞转向以养殖为主的渔业产业,以及由传统的低技术加工转向高科技加工。目前,腊鱼产业是中国渔业产业体系中比较完备和成熟的项目,其规模和产量在国内外均都有很高的地位,拥有较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完整的产业结构。
二、腊鱼产业的发展模式
(1)从捕捞服务到养殖服务
从传统的渔业捕捞业务逐渐向腊鱼养殖业务发展,从捕捞服务向养殖服务的转变,是中国渔业产业的一个重大变革。腊鱼养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渔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改变了传统捕捞模式,使养殖成为中国渔业产业的新航向。腊鱼养殖也是一个综由双重向度考量抉择,即捕捞和养殖 。
(2)从小规模加工向大规模加工转型
传统渔业加工很大程度依赖于手工劳动,腊鱼抗寒性影响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加工过程比较繁琐,效率较低。随着国家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从小型搜捕加工转向大型化集约加工。渔业工厂采用全自动化技术,不仅提高了加工腊鱼的效率和节约劳动力,而且使渔业产品的加工品质大大提升。
三、腊鱼产业的主要社会服务
(1)提供营养富多的渔产品
腊鱼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渔产品,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腊鱼常被誉为“渔物中的黄金”,值得人们珍惜。
(2)增加收入来源,改善渔民生活
作为一种新兴的渔业模式,腊鱼养殖已经成千上万渔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来源,改善了渔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增加了渔民的收入。目前,许多渔民已经将腊鱼养殖作为自己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多种培育技术的熟悉下,取得了一定成果。
(3)丰富消费者餐桌,增强国家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