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鼎锅,有些是抵部是尖的,据我老奶说古代就有了烧水,烧饭都是一个大大的鼎锅。湖南那边也是这样 ,后来出的铝锅 ,最后是电饭锅。
我广西南宁那边的壮族人,小时候见我奶奶一个人就是用这个小铁锅煮饭吃的,壮语我都忘了怎么称呼它了。鼎锅我家还有,每年就用来煮粽子很香。是老古董了。
六七十年代,南宁郊区都用这种锅煮饭煮粥,城区很少人用,湖北宜昌也叫鼎罐,煨肉相当好吃,文火慢炖。小时见奶奶煲饭,煲汤,煲粥,物质缺乏年代有此一物也不错了,唯一缺点,废点材草。
“都是狠人!”这几天,广西 南宁,发生一件让人感慨的事。这是一场婚宴,村子里的人、附近村里有关系的人都来捧场了,院里院外是一片欢声笑语,婚房周围也是围满了人,都是来看新娘子的。
看完新娘子,接下来就是一个重要环节——吃席,说它重要一个是因为村民很有仪式感,把这样的环节看得像过节一样,因为平时村民们都在各忙各的,能聚在一起也确实不容易。
另一个原因是,主家会把婚宴准备的更好,目的就是烘托氛围,搞得像过节一样,因为对于他们家来说,这样的日子就是在过节。
很多人都知道,村民们除了想在婚宴上吃饭不一样的感觉,因为婚宴上的食材大多是用大火、硬火经过大铁锅的烹制后上桌的,味道相当不错。
还有就是吃完了饭可以打包一些婚宴上的饭菜回家接着炖,有人说这种菜是一种喜菜,可以带来好运,也有人说这样的菜经过一起乱炖,味道会更好。
然而,今天提到的这个婚宴上,尤其是大婶、大妈级的餐桌上除了七大碗八大盘,还有一些红色的塑料袋,外形、颜色相仿,不知道是主家分发的,还是她们在村口小卖部统一买的。
一人面前一个,都装了东西的,然而又都装的不一样,这个袋子里的烧鸡肉多一些,那个袋子里装的烧肉多一些,还有的袋子里装着炒鸡蛋……
@黄河叨客 :这场面挺有意思,但是大家都还挺有礼节,那就是不管啥菜,只有有人动了筷子才有人开始打包,而且动作都挺麻利,一看都是高手。
素的荤的上了一通后,就是硬菜了——扣肉,这已经是很多地方婚宴上的一道名菜,跟北方宴席上的粉蒸肉有点相似之处,都是因为肥而不腻的做法让人尝尝想起,也是一道正儿八经的硬菜。
菜上来了,摆在了碗盘之上,是挺大的一碗,也基本可以做到在座的人手一块,但是如果有人打包的话,可能就不够了,所以在座的各位谁也不愿动这第一筷,也是因为扣肉做的太软、烂,除非一碗全端走,要不真有搅坏了的可能。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都笑了,因为这些村民还是都挺有意思的。有人说之前在老家吃席真是吃了个寂寞,因为一道菜刚上来,人们就端起碗分到了各自捎的袋子里,甚至连鸡肉丸子也分了,只剩下一碗汤。
@黄河叨客 :等菜都分完了,人们终于可以安静地坐下,守着汤汤水水“吃席”。这是还好点的,知道都分分,有人说,有地方去坐席,人们都带着桶去,别管啥菜,只要能拿到,直接连汤带水的倒进去,等菜上完了,席也就散了。#广西头条# #南宁头条#
当然,也有一位朋友说,在南方吃过一次大席,最后的硬菜象征性地上了点,然后一人给了一份用快餐盒打包的扣肉,完全保留了色香味俱全。
这样看来,还是最后这位朋友吃的席比较人性化,比较让人记得住,也让人感觉挺大气。
有人说,这些事都是少见多怪,见怪不怪了。但是俺小时候记得,村里有人家有红白喜事的过后,如果是关系好的或者走的近的,大多会在事后给分一些大席剩下来的饭菜,在锅里使劲炖一下,有肉有菜的味道确实不错,也挺满足。
但是,现在再也没吃到过那样的味道,俺想,有那么多地方的人在婚宴上打包,应该也是在寻找那种味道和满足感吧,反而是不打包的东西可能不够香了吧。
广西远嫁黑龙江8年,说句真心话,在广西吃过扣肉,白斩鸭,白斩鸡。唯独鹅肉一次没有吃过。可在黑龙江有这么一道名菜非常出名:铁锅大鹅炖酸菜太诱人了不得不吃。鹅肉与酸菜炖,酸菜比鹅肉更好吃。而且在东北的农村,几乎一到冬天家家户户都会用白菜腌制上两大缸酸菜冬天吃,因为东北的冬天蔬菜实在是太少了!
他其貌不扬,乱糟糟的头发酷似泡开水的泡面,朴素的衣服,一双旧人字拖就是他的标配。最大的长处就是一双灵活的手,利用农村的灶台和简易的厨房给观众做出一道道美食。
这位来自我们广西北海的老乡,网名叫小阿六,一个泡面头发。古怪的表情,他做菜的手法娴熟,刀功麻利,菜式菜样丰富多彩,种类繁多,而且调料配菜很有特色!让吃瓜群众看得眼前一亮。各位看官们评论也是精彩绝伦,搞笑神评论,还有网友给他作诗,再配上经典的伤感情歌《无期》-光头那就更有灵魂摆渡了。
以下是网友为他作的诗句;
一碗米饭堆成山,
二两白洒解千愁,
三生无缘孤影只,
四季铁锅来相伴,
红烧猪肉顿顿有,
遥遥无妻肝肠断!
还有发布于2020年的流行歌曲;
无期
光头华夏演唱歌曲
无期,是由光头华夏演唱的一首单曲,收录于专辑《无期》中。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无期
编曲
王东宇、林逸航
音乐风格
流行
目录
分享
歌曲歌词

无期
夜半风雨声
惊醒梦中人
谁在立秋之后
时常来叩门
若终其一生
仍为情所困
宁愿开始
就只一个人
清晨一盏灯
照亮了前尘
谁在大雪之前
以手来感真
若心有余温
从不感觉冷
虽然最终
都还一个人
前路漫漫雨纷纷
谁在痴痴等
任其心头千般恨
不做负心人
若爱得越真
就陷得越深
断了缘分
就只剩离分
清晨一盏灯
照亮了前尘
谁在大雪之前
以手来感真
若心有余温
从不感觉冷
虽然最终
都还一个人
前路漫漫雨纷纷
谁在痴痴等
任其心头千般恨
不做负心人
若爱得越真
就陷得越深
断了缘分
就只剩离分
回程无期夜无声
回头也无人
只闻身后一阵阵
莫名的心疼
若是有来生
你是否虔诚
苦守一生
只为她转身
若是有来生
你是否虔诚
苦守一生
只为她转身
只是今生劝你别在等……
这首歌曲更形象的表达了小阿六哥,单身生活、孤独寂寞的真实写照了。
人在异乡,自己动手做的广西长条大肉粽。
我们家广西梧州的做法是将花生米炒香,去皮,然后捣碎,粽子中间裏的就是大块猪肉花生碎馅。猪肉是切成小长条的,几乎每一囗都能吃到肉香。在米里再放点红绿豆,吃起来味道就更丰富些。
小的时候粽子做得更加大,几乎有成人的小手臂那么大,一个粽子几乎三个人吃都够了。
每天傍晚妈妈就会把粽子放到大铁锅里煲,下面放上根几乎两米长的大木柴,慢慢的焖啊焖,到早上醒来,就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大了点可以熬夜,就会临半夜吃个刚煮好的粽子,曰:翻身粽!
我们国家端午节吃粽子是非常有意义,普遍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查阅网络,主要有以下几个意义。
1.主要是为了纪念屈原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2.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3.功名得中
因为“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4.光宗耀祖
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今天你吃粽子了吗?
这几张图头条到处飞,然后还有人写成广西的,我身为一个广西人,看到那一锅,我以为是煮给猪吃的呢,小时候煮猪食就是这种大铁锅,煮的红薯藤加米糠!
我们农村即使当年再穷,也会有桌子,不会直接在地上吃饭!除非去地里干活,那得将就放地上而已!谁家里吃饭没张桌子,五保户家里都不会缺那块板!
广西是穷,但也不是你头条看得这种穷!
@农村小英子 英子和王四分开带着两个女儿回娘家了,开得出来英子回到广西存在感好了很多,心情也放松了不少,走个路都边走边跳舞,都得女儿哈哈大笑。但是在娘家因为厨房没有弄好,这么多人洗澡成了大问题。得在外面铁锅烧水,英子都觉得好麻烦呢。显然弟媳是已经习惯了,劈柴烧水熟练着。看来英子要出巨资早日把厨房做好,洗澡间弄好才行哦[我想静静]农村小英子的视频
农村小英子我去柳州下属县城的农村扶贫,大把家庭这样吃饭,也没什么丢脸的。
桂西桂北,还有这样的火塘,现在一般也有厨房,但是特别是冷天习惯这样,还是觉得这样好。
广西桂林这边的,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样的生活环境在桂北农村多了去了。架个铁三脚,底下烧木材,然后把铁锅放上去,所有的菜品都放铁锅里,一家人围着吃,冬天就是这样的,甚至夏天也这样。我老家是资源县山区的,是这样的,恭城县,灌阳县边远地区也是这样。龙胜,全州县都是
我广西人在杭州,我只服东北兄弟,别的我都不服。东北,是辽宁,吉林,黑龙江的总称。因为这三地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是高度相通的。
东北人吃苦耐劳,为人仗义。在浙江杭州,金华,物流公司,快递公司,很多东北的兄弟。辽宁沈阳和大连。吉林的吉林市,四平,长春。黑龙江的哈尔滨,鸡西市,齐齐哈尔市。这些地方的兄弟,特别厉害。
快递物流公司喜欢找我们东北兄弟干活,力气太大了。一两百斤的货物,东北兄弟个子高,身材强壮,哐哐地就能抱起来。气都不带喘的。我在傍边看得那叫一个得劲。古时候有项羽举大鼎,今有我东北兄弟扛大货。
我最佩服的是东北兄弟的开车手艺,九米六的大车,十几米的板车,游刃有余。在杭州,上海,南宁,广州,深圳,福州。也有很多东北兄弟在跑出租和滴滴。大家都知道,开大车的技术要求是很高的,一般人还真考不到大车驾照。但是东北兄弟,特别是黑龙江和吉林的,太多大车师傅了。
哪怕就是放眼全国,跑长途货车的,最厉害的有东北兄弟,河南兄弟,安徽兄弟,山东兄弟。我也搞不懂,在大型机械和设备方面,东北兄弟和北方兄弟操作更容易上手。
在我老家,柳州钢铁厂和贵港钢铁厂,很多来自辽宁的工程师和工人,他们一般都是技术过硬,是作为精英被空降过来的。还有柳州的汽车业,很多东北兄弟,各个职位都有。
印象中东北兄弟比较豪放,义薄云天。这是真的,但是东北的兄弟也很细心,有工匠精神和责任心,学东西很快上手,特别的聪明伶俐。不然这些重工业,怎么会有那么多东北的兄弟呢。
东北兄弟为人处世特别大方,但是对自己很随意。网传东北兄弟天天大鱼大肉,那纯粹就是扯犊子。一看就是没有去过东北或者没有和东北的兄弟接触过。东北兄弟大方讲义气,容易和别人打成一片。这话是没错的。但是说东北兄弟天天大鱼大肉,这是错误的。完全是偏见和无中生有。
东北兄弟在浙江很能吃苦的,平常吃饭就是整点米饭,一些炖菜,肉也吃一点。但绝对不会像网上说的那样,搞个满汉全席啥的。我之前的主管,黑龙江鸡西市的。人家很节约的好吧,馒头和米饭换着吃,简单炖点白菜,加一丁点猪肉和粉条。成本不会超过十五块。这也算大鱼大肉吗?完全就是误会。
东北兄弟对老婆孩子特别好,我感觉东北人和自己的孩子好像朋友一样。这是真的。父子两勾肩搭背,一起喝酒,完全没有什么架子。对孩子也特别好,很少有打骂的,都是有说有笑。
东北兄弟对老婆也很好,典型的妻管严。钱都给老婆管。自己省吃俭用。东北兄弟好多都在工作地买房了。杭州,金华,南宁,北海,桂林,你到处可以听到说东北话的。
东北冬天太冷了,现在经济没有以前好了。所以东北兄弟不得已要出外赚钱养家。为了自己家的老人能安享晚年,买房子都尽量选比较温暖的南方。真的是很孝顺了。东北兄弟在海南三亚,广西钦州北海,买房都是一整个小区的包下了。那场面,可叫一个壮观。
我是广西人,我喜欢吃东北菜。东北兄弟经常请我们去东北菜馆大快朵颐,吃得真爽,放开了吃。东北菜馆的,小鸡炖蘑菇,铁锅炖大鹅,地三鲜,锅包肉,凉拌三丝,卤牛肉,烤猪蹄。真的太好吃了,写到这里,我忍不住口水直流。
我承认东北菜卖相确实没有我们南方的南方精致,那么会摆盘。但是东北菜的味道绝对杠杠的,而且分量足。特别实在,彰显东北兄弟的豪迈大气。交朋友当交东北兄弟,真的没错了。一个东北兄弟,比你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这些亲戚还靠谱,仗义!
我对东北女人的印象特别好,那里的女人虽然地位高,但是对自己的丈夫是给足了面子和里子。特别的知书达理。虽然嗓门有时候有点高,但是东北的妹子没啥心眼,很纯粹。
我是广西人,我喜欢东北兄弟。网上很多人连门都没出过,张口就来,我看不惯。我来为东北兄弟正名,东北人好样的,可交!
希望东北兄弟姐妹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希望东北越来越好,我为你们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