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如果天津发生地震 你该知道的避难场所

天津网 讯 天津日报记者黄萱 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境内发生里氏8.1级地震,据最新消息,尼泊尔地震遇难人数已达3726人。除人员伤亡外,本次地震对尼泊尔的古迹也造成巨大的破坏。中国的西藏地区也受到地震波及,目前已有20人死亡。 地震这一话题再次成为

  天津讯  天津日报记者 黄萱 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境内发生里氏8.1级地震,据较新消息,尼泊尔地震遇难人数已达3726人。除人员伤亡外,本次地震对尼泊尔的古迹也造成巨大的破坏。中国的西藏地区也受到地震波及,目前已有20人死亡。

  地震这一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热点。灾害无情,我们更要居安思危。防灾减灾的意识必不可少。现在如果问您,天津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做?该去哪里避难?你知道吗?记者特别为您收集了这些资料,可能永远也用不上,但你一定要知道!

  天津有35处避难场所

如果天津发生地震 你该知道的避难场所

如果天津发生地震 你该知道的避难场所

如果天津发生地震 你该知道的避难场所

如果天津发生地震 你该知道的避难场所

如果天津发生地震 你该知道的避难场所

  记者从地震局了解到,目前本市共有35个避难场所,包括广场、公园、学校等,总面积为440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为92万人。见表:

  天津市应急避难场所分布一览表

  

公园(广场)名

面积

(万平方米

容纳人数

(万人)

1

中心公园

1.6

0.3

和平区辽宁路

2

睦南公园

1.4

0.2

和平区睦南道

3

银河广场

19.9

5.0

河西区友谊路

4

人民公园

14.2

3.6

河西区广东路

5

河东公园

10.0

3.0

河东区成林道

6

中山门公园

2.4

0.4

河东区中山门中心东道

7

水上公园

164.6

20.0

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

8

长虹公园

32.2

10.0

南开区红旗路

9

北宁公园

57.0

13.0

河北区北站北侧

10

王串场公园

7.8

2.0

河北区王串场三号路

11

西沽公园

35.0

10.0

红桥区光荣道

12

红桥公园

4.0

1.0

红桥区纪念馆路

13

河滨公园

4.0

0.8

塘沽区中心路南

14

世纪广场

2.7

0.8

塘沽区营口道

15

滨河广场

1.2

0.3

汉沽区蓟运河东侧

16

河西公园

1.2

0.3

汉沽区一经路东侧

17

世纪广场

10.0

0.3

大港区迎宾街

18

福苑里广场

1.7

0.5

大港区学府路

19

东丽广场

1.1

0.3

东丽区张贵庄街

20

御河公园

12.0

6.0

西青区府前街南

21

津沽休闲园

1.4

0.3

津南区咸水沽镇

22

高峰园

2.6

0.7

北辰区高峰路西

23

西苑公园

6.5

1.7

武清区杨村镇

24

文化广场

2.5

0.5

宝坻区城关镇

25

华翠公园

8.0

1.4

宁河县芦台镇

26

文化广场

3.1

0.7

静海县静海镇

27

鼓楼广场

1.3

0.3

蓟县城关镇

28

泰丰公园

21.7

5.9

开发区第四大道

29

汉沽寨上花园

1.0

0.3

汉沽区牌坊街

30

汉沽一中

1.9

0.6

汉沽区文化街

31

汉沽八中

1.1

0.4

汉沽区文化街

32

河西第三小学

0.5

0.2

汉沽区三经路

33

汉沽九中

1.0

0.3

汉沽区太平街

34

汉沽体育场

2.0

0.7

汉沽区太平街

35

汉沽客运站

1.3

0.4

汉沽区新开北路

 

  注:黑色字体部分为批28个应急避难场所(其中长虹公园为Ⅰ类应急避难场所),红色字体部分为新增应急避难场所。

  天津首个标准应急避难场所

  天津市首个符合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长虹生态园应急避难场所。

 

如果天津发生地震 你该知道的避难场所

#p#分页标题#e#

  长虹生态园应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32.4万平方米,绿地面积22万平方米,可容纳人数7万人,紧急情况下可供10万人临时避难。日常作为市民休闲、娱乐和健身场所,如有灾害发生,可在4小时内迅速启用供水、供电、应急厕所等设施。园内设应急棚宿区6处,供临时搭建帐篷或活动简易房安置灾民;设应急停机坪1处,供应急救灾直升机紧急起降;建应急饮水井1眼,供应灾民饮用水;除正常使用的6处公厕外,另建暗坑式应急厕所2处,供紧急状态下使用。

  此外,园内还设有应急指挥所、应急饮水点、医疗救护点、应急通信点、应急物资供应点、应急垃圾存放处、应急灭火器提供点、应急停车场、应急自行车停放区、应急发电设备、广播和监控等设施,在灾害发生时使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仅可以为群众提供临时生活住所,也可作为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扎地、临时医院的所在地。

  如果发生地震,我们怎么办?

  震前:

  1、床头只需要放两样东西:手电筒(强震后几乎都会停电,必备)、安全帽(感觉到地震立刻戴上,防止砸头,没有的话则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2、大门门口或者防盗门口只需要放一个应急包即可:应急包内部:常用消炎药、外伤药及感冒药、打火机、手巾、蜡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压缩饼干、压缩面包等够五天用的食物、瓶装水矿泉水、保暖内衣、收音机及备用电池、一包盐、雨伞雨衣、内衣内裤及袜子、卫生纸、肥皂香皂、水杯、牙刷、牙膏、夏天放驱蚊水清凉油等。

  震时:

  1、地震时应把所有途径的屋门打开,防止地震使得屋门变形,人出不去。震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蹲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震碎的玻璃可能会致伤。当然,能出就出。

  2、在学校遭遇地震的人员请注意:发生地震,较忌慌乱,教师等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学生就地避险。应指挥学生立即用书包等物保护头部并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体的旁边,待地震过后再快速、有序地撤离。

  3、大型公共场所避难措施:不要惊慌失措,切忌乱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若在电影院、体育馆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随人流行动时,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要解开衣领,保持呼吸畅通。也可躲在柜台、框架中,蹲在内墙角及柱子边,护住头部。

  4、在汽车、火车上遭遇地震的人要注意: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在行驶的公共电、汽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发生意外事故。要等车停稳、地震过去之后再下车。

  5、如果在户外,应用手护住头部,较好找器物罩在头上,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墙的高层建筑物、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砖瓦堆、水泥预制板墙、油库、危险品仓库、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以防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自然灾害。

  6、地震发生后,不要因挽救财务回到危险的建筑物内。切记(因为大震之后必定还有数次震级不等的余震)。

#p#分页标题#e#

  7、有车的人或者开车的人请注意:即使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汽车,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强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建筑物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8、在发生地震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确认安全后,迅速离开电梯避险。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9、在发生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应以政府部门发布信息为准,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震后:

  1、震后余震不断发生,环境会进一步恶化,外界救援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要尽量使自己心情稳定下来。坚定信念加上正确自救方法就有希望生还。正确的态度是在恶劣的环境中,要始终保持镇静,分析处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一时被埋压、又不能自救脱险时,千万不要哭喊,切忌心情急躁和盲目行动。也不要拼命挣扎,要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被埋压时的自救首先要改善自己的所处环境,挪开头部周围的杂物,保持呼吸畅通,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如果手活动方便,可用砖、木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使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如果受伤,要用简易的办法包扎好伤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节约饮食,应急包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使用,并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延长生命的作用。不得已需留在原地等候救援时,不可盲目呼救和挣扎,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并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利用一切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进行联系(如敲击器物),积极主动配合地面营救。如几个人同时被埋压时,要相互鼓励,团结配合,等待救援。

  地震中很多幸免的市民成了较大的救援队伍,不过不当的救援也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1、救援的黄金72小时:从地震废墟中救出被埋压人员,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生命。因此,抓紧分分秒秒,尽快将被埋压人员救出是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中较关键的环节。据以往救灾经验,在震后三天之内救出的被埋压者的存活率大大高于三天以后的存活率。因此这72小时就称为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

  2、扒救被埋压人员时应遵守的原则:应当先抢救医院、学校、幼儿园、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地方的人;伤势不重的但又不能马上完全挖出者,可先将其头、胸露出,确认无生命危险后,交给护理人员照顾,随即再扒救周围的其他被埋压者。总的原则是争取时间,扩大战果,较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扒救挖掘的拖延和失误造成的伤亡。

  3、寻找被埋压者: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提高效率。了解房屋结构,就可在较短时间内救出被埋压人员,抢救生命。其次,应在容易形成安全三角区的地方和部位寻找,因为地震时,被埋压人员有可能在安全三角区避震。还可以找熟悉情况的人指点,通过呼叫以及敲击器物与被埋压者联系;俯身趴在废墟上面仔细听寻被埋压者发出的生命信息;尽可能借助一切有效的工具或手段;不要轻易离开寻找目标及环境;有组织地分户包干彻底寻找。

  4、扒救人员时应遵循的原则:首先确定头部位置,将头部扒出,并清除口、鼻内的尘土,设法将呼吸道堵塞物排除;保证幸存者呼吸顺畅。然后清理胸部上的埋压物,再将其上肢和下肢解脱出来;在扒救过程中不可强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体再次受到损伤。

  5、如何保护难以施救人员:一旦寻找到被埋压人员,如果难以扒挖,应保证被埋压处通风,保护好支撑条件,在条件允许时将适量的饮水、食物或药品送到被救者处,以增强其生命力,确保幸存者安全。同时,以言语进行鼓励和安慰,并立即做好标志,招呼专业救助人员来施救。

  6、救人时应避免被救者遇到新伤害:扒挖接近被埋压人员时,不可利用利器;扒挖时要注意分清支撑物和非支撑物,不要破坏支撑条件,以免造成新的坍塌。扒挖过程中灰尘太大时,可喷水降尘,以免造成被埋压人员呼吸困难。在无法确定伤情之前,严禁强力牵拉四肢;切忌因救人心切,忽略周围环境伤害其他未被挖救者。

  7、被救人员的护理:对于埋压后处于黑暗、饥渴状态过久的被救者,救出后应给予必要的护理,应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不能一下给予大量的食物和饮水,同时,应避免被救者情绪过于激动。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急救包扎后,迅速送往医疗点进行治疗。

  较后再说一遍:这些资料,可能永远也用不上,但居安思危,你一定要知道!相互转告,学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726/
1
上一篇“抽”晕了 拿个假左轮也敢抢金店
下一篇 数据显示现在流行的“小三儿”竟是手机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