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头条# 新年第一天,青岛市公布了2022年的财政收入:1273.2亿元。
2021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呢?1368亿元!
2022年比2021年少了94.8亿元,接近100亿元,同比下降6.9%。
表现比较好的区市有崂山、胶州、莱西,同比增长超过了8%。尤其是莱西,2022年3月份发生了严重的疫情,最后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
应该说,青岛的这个数据还是实事求是的,也符合大家的实际感受。如果2022年那种情况,财政收入还增长,那才叫不正常呢!
街道办下命令!督促居民买房,这座新一线城市,解救楼市的花招独具一格!
曾几何时,你会想到山东省的经济“一哥”青岛,也会有如此“跪舔”的房地产,最近,青岛市的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办发出一则新通知,《关于做好促进居民购买新建商品房的通知》,该通知具体意思就是,要求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居民去购买新建商品房,并且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大家的购买意愿摸排情况。目标就是要到这个月底,每个合作社要完成不少于2个网签,并且该工作已经纳入了社区2022年度工作考核。
瞧见没见,之前我们讲的各大城市解救楼市新政,还只是停留在政策舒缓阶段,现在直接纳入年入工作考核了,本来买房就是个人行为,你得尊重大家的意愿才对,现在怎么就上纲上线了呢?
那青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因就是现在房子库存太多了,又不好卖,按道理说,青岛西海岸新区,属于国家级新区,战略地位之高,房子应该不愁卖呀,现在为什么街道办都搞起了推销呢?
事实上就是如此,青岛现在楼市的库存量,已经达到了2500万平方米,排名全国第一,去化周期差不多要20个月,有的区域甚至高达30个月以上。
更严峻的一件事情是,青岛目前房价相比较2018年已经跌了22.8%,但即便价格已经跌了这么多,房子还是不好卖。房子不好卖,直接体现在土拍市场,土地不好卖,地方收入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要知道青岛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可不低,高达83%,现在这么一搞,青岛可不就躺平了。
作为全国经济的代表性城市,青岛可不能躺平,那怎么办?只能出此下策了。
街道办出马,楼市政策进一步松绑,效果还是有的,这不,青岛的新房成交量已经出现了反弹,最近一周,新房成交量就高达6655套,相比之前,翻了差不多4倍。
好了,接下来给大家讲点掏心窝的话,即便是目前青岛买房政策松绑,楼市还是反弹,但是离楼市回暖,蒋老师认为还需要一些时间,对于青岛刚需一族买房来说,一定要有足够的耐性,才有可能吃到肉,否则大概率又是高位站岗了。
最后,给想去青岛买房的朋友,送上3点真诚的建议:
1,青岛买房要盯紧海岸线,因为海岸线就是青岛经济的生命线,沿着海岸线买房,才不会吃亏!
2,青岛目前新海岸线的价值慢慢赶超老的海岸线价值,比如说崂山目前已经超过市南,按照这个逻辑,西海岸应该是可以超过崂山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3,青岛的内陆区域,不要急着买,一定是要等到海岸线发展饱和了,才会轮到内陆区,如果是外地人想去青岛买房,我不建议这个时候下手,因为青岛就是等着你来解救楼市,你大概率是要坐冷板凳的。
好了,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参与话题讨论!
#街道办回应困难户家中摆高档酒瓶#【作为地方领导,怎样寻找困难户才是正确的路径?】城阳区的领导还在继续为自己找到的困难户确实困难而辩护。
坦白说,我对城阳区这样的领导不免有几分情绪。青岛财政每年给大家发那么多工资,就不能认真点、走点心么?
这样的领导,不接地气。如果你真的不了解谁是困难户,你也可以去救助中心走一走,看看有没有走投无路寻求最底线救济要碗饭吃的人;可以去晚上的麦当劳肯德基看看,看看有没有晚上睡在那里蹭暖气无家可归的人;可以去劳务市场看一看,看看那些每天早上向工头抢临时工作没有抢到的人是如何度日的。
如果实在不知道去哪里找,我还知道一个地方。青岛有一个雨花斋,是向社会提供免费午餐的,由义工提供服务,由社会提供捐赠。在那里,也很容易找到困难群众。那些来这寻求一顿免费午餐的人,是家里有什么困难无法做饭,还是确实收入濒临了绝境?
难道这些不值得了解?难道这些很难了解?即便我现在的千里之外,我也在三分钟内很轻松地找到雨花斋的门面:
短短7年,市南跌落神坛,青岛各区经济实力大洗牌!
在统计了过去7年青岛各区的财政收入后,我们发现了惊人的事实
市南已经彻底衰落!出现了罕见的持续负增长,财政收入由曾经的全省第一,跌落到青岛第8
西海岸依靠开发区和胶南的合并成为总量第一,但是增速中规中矩。
崂山区成为事实上市区的经济中心,人均更是强到变态,富人区实至名归
李沧过去十年发展极为迅速,成功晋升为主城区,这点在财政增速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城阳区增速更是惊人,总量也很强,已经和崂山、西海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未来随着主城区的北扩,总量有追平西海岸的潜力。
过年了,我们说说山东,北方经济最好的省份!
但是,经济最好的青岛市财政税收归中央政府!
山东还是全国向中央财政贡献为正数的8个省市之一!
山东穷,老百姓穷!
最好的模式,
1 马上让青岛直辖,把青岛剥离出山东,这样省了很多表面的事情
2 山东变成穷省,中央政府每年反哺山东2000亿!
3这样的结果,山东仍然全国第3,但是会很富裕!
山东为国家付出了很多,山东人省吃俭用,看起来是很穷!
穿的不好,吃的不好,人还土,图啥啊?
还一个真实的山东,多快乐
青岛面积是厦门的六倍,人口是厦门的两倍,但财政收入比厦门高不了多少?按小编的逻辑,重庆比青岛强多了?
城市百角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市:青岛远超厦门,芜湖第55,海口第87
山东一直喊着强省会,但厦门上缴的财政却更多了,2020年达到2019年的2倍。
青岛每年上缴山东的财政为30亿元,只有厦门的零头。
青岛十月份单月地方财政收入创新高!
2021年10月,青岛单月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亿元,创历史单月成绩之最。
或许不少人对此数值无感,这里以省内另一大城市为例对比一下,厦门单月完成90亿元。
1-10月,青岛共完成1207亿元。
青岛呈现逐月加速增长的良好势态。
#青岛头条#
青岛市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项目公示表
从表格看,要补贴支持的租赁企业不少,面积数也不少,不知道是否能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呢?要知道这钱不能直接给个人,不给高收入群体,对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继四月份厦门财政收入超过青岛后,五月份继续超青岛并差距开始扩大。
1-5月份,厦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5.82亿元,青岛为446.52亿元。这是继4月份厦门财政收入超青岛青岛后,再度领先。而且领先优势扩大了,4月份厦门比青岛多7.2亿元,到了5月份多19亿元。
这个已经不能拿疫情说事了,因为青岛3月份疫情,厦门4月份疫情,目前两市都摆脱了疫情影响。
说减税退税也不合理了。毕竟这次税收减免是国家要求的,每个市都开始减税免税,厦门减的也不少。
而且厦门的税比要比青岛高,青岛的税比低于70%,几乎是副省级城市中最低的,而厦门税比处在副省级城市中游。
要知道厦门GDP比青岛少2000多亿呢,但财政收入居然超过了,说明厦门经济质量已经超过了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