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原副院长沈德咏被公诉#据微信公众号“最高人民检察院”12月27日消息,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主任沈德咏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沈德咏享有的诉讼权利,并讯问了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检察机关起诉指控:沈德咏利用担任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央纪委常委,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利用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沈德咏简历
沈德咏,男,汉族,1954年3月生,江西修水人,1977年12月参加工作,197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刑事诉讼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
1972.02-1975.02 江西省修水县白岭公社团委副书记
1975.02-1977.12 江西省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
1977.12-1980.09 江西省师范学院外语系干部、团总支书记
1980.09-1983.08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刑事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3.08-1988.09 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干部、调研室副主任
1988.09-1993.03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其间:1992.02-1992.06江西省委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1993.03-1997.02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其间:1995.09-1996.01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6.09正厅级)
1997.02-1998.10 中共江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书记
1998.10-1998.12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1998.12-2006.11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其间:1999.09-1999.11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5.03-2005.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6.11-2008.04 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2008.04-2018.06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常务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大法官
2018.06-2022.03 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十六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中共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春运母亲”被找到,手捧的病重女儿已经夭折,她曾感动整个中国,现在生活是否如意?
在2010年春运的时候,有人拍下了一位母亲的照片,照片中的母亲站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外,背上背着一个比自己身体还要大一半的行囊,沉重的行囊将她的身体压弯,而在她弯曲的怀中,居然还用右臂抱着一个不足一岁的婴儿,左手中提着一个大大的手提包,艰难地前行。如今十二年过去了,“春运妈妈”的生活怎样了呢?她手中的那个孩子有没有健康长大呢?
这张“春运妈妈”的照片是一名记者拍到的,他叫周科,一开始他只是想取一下南昌火车站的外景,但是镜头无意间捕捉到了这位妈妈的身影,很快周科就被她吸引了目光,她将这张照片传到网上,人们纷纷称赞这位母亲的坚强,但是却对这位母亲一无所知。
周科为了告诉巴木玉布木这个消息,居然苦苦寻找了十一年,经过十一年的寻找,周科终于找到了家在大凉山的巴木玉布木。巴木玉布木是一个少数民族,彝族,这个民族主要在四川省。
巴木玉布木家里非常贫困,一直靠着几亩地生活,而小时候巴木玉布木的生活也就是种地、放牛、照顾姐弟,很快巴木玉布木就厌倦了这种生活,向往着去大城市发展。但是巴木玉布木一直没有起身,直到她十八岁有了两个女儿的时候,才下定决心出门打工,因为家里有两张嘴要吃饭,自己必须要赚钱。
20岁的巴木玉布木在2009年来到南昌,由于没有文化,巴木玉布木只能去干体力活,很快她就找到了一份搬砖的工作。由于还要照顾女儿,巴木玉布木只能背着女儿干活,这无疑让她要付出更多的汗水,然而每个月只能拿到几百块钱。
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巴木玉布木非常满足,毕竟这比自己种地赚得多多了,然而没过多久,她的小女儿就开始生病,由于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手中没有多少钱,她只能带着孩子回老家治疗,这就有了2010年春运的那一幕。
丈夫要继续留在南昌打工,巴木玉布木只能一个人坐上返程的火车,经过三天两夜的时间,巴木玉布木终于回到了四川的家中。然而很不幸,因为家里的医疗条件太过有限,小儿女回乡不足半年就去世了。
尽管悲痛万分,但是日子还是要过的,本想继续前往外地打工,但是当地政府开始号召村民种烟叶,据了解一亩地能赚好几千元。巴木玉布木没有文化,她不知道政策是什么意思,她只知道国家肯定不会害自己。
于是巴木玉布木将自家的六亩地全部种上茶叶,然而期盼了一年却只收获了5000多元,当地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派出专家进行一对一指导,经过学习和培训后,巴木玉布木逐渐明白了种烟的技巧,收入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巴木玉布木一家经营了十多亩烟叶,最多的时候一年能收入十多万元,在2018年的时候,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领到了国家的建房补助,然后拿出家中的积蓄建造了一栋小楼,过上了富裕的日子。
现在的巴木玉布木脸上洋溢着笑容,也成为了四个孩子的母亲,从她最近的照片上能看出,巴木玉布木的生活相当不错。回顾巴木玉布木奋斗的三十多年,尽管先天贫困,但是她没有低头,而是勇敢面对困难,用自己的双手拼搏出富裕的生活。
如果你现在觉得生活辛苦,不知道如何坚持下去,那就请你回头看看,还有更多过得比你更苦的人,仍然在埋头坚持,坚持不懈方能守得云开见明月!
2009年,南昌古玩街,一个摊主前来了个熟人。他指着本旧书说:“兄弟,出个价?”谁知,摊主竟报价100万。那人笑道:“这破书,只值1万。”这一诈,摊主果然放了水。但他没想到,4年后,此书却卖到了2990万。
这个摊主,并不是真正的古玩行家,最多算混口饭吃的小商贩。
他做这行时间不长,但却秉承了一个行内的潜规则,那就是,大胆开价。若遇上好主,可能一笔买卖,就能赚个几年吃喝。
那天问他买书的人,姓王,也是这条街的一个古玩店主。老王闲暇的时候,喜欢在街上闲逛,如果遇到心仪的东西,价格合理,便会二次回收。
摊主手里的这本书,装在一个破旧的塑料袋里,早就发黄卷了边。但他在收购时,听说是从一个古墓中挖来的,心中便有了几分底气。
老王一向他发问,他便不假思索地说:“100万”。
岂料,老王一听,哈哈大笑,他拍拍摊主的肩膀说:“兄弟,你这玩笑可开大了。这书,不仅被水浸泡,书页的部分也已经腐朽散架,除了我,没人要的。”
一来二去,摊主经不住老王的软磨硬泡,终于以1万元的价格将旧书卖给了他。
老王拿到旧书,跑回店里,急忙拿出来,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口中不停地说:“真迹。”
此后,一有空闲,他便将旧书拿出来,仔细品鉴。
2013年,老王投资生意失败,急需大量现金填补。万般无奈下,他只能将珍藏了4年的旧书拿了出来,计划卖掉换钱。
尽管,老王笃定此书的价格一定不菲,但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在当年的拍卖会上,这本书的起拍价就是600万人民币,最后,经过几个回合,以2990万的天价落锤。
瞬间,震惊了整个古籍收藏界。
事实上,当年老王在小摊前转悠时,就发现这本旧书与众不同。虽说早已斑斑驳驳,支离破碎,但整部书字体古朴,书法运笔古拙。一眼望去,并非普通民间读物。
加之,他平日对古籍有一定的研究,看了几次后,感觉自己“捡漏”的机会来了。
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故意平静地与不太专业的摊主打起了迂回,最终,以1万元的低价收得此书。
要说,老王确实是个热爱古籍的人,若不是真心遇到难处,也不会将书拿出来变卖。
那么,4年前,老王1万元拿下的,究竟是怎样的宝物呢?
这本书,为宋版刻本,全名《礼部韵略》,共四卷五册,收9590字,它是由北宋礼部制定,有关权威官韵的教科书。
其中,“韵书”,是指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书籍。这种书,主要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同时,有字义的解释和字体的记载。
可以说,《礼部韵略》就是北宋年间的一本“汉语词典”。
从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来看,宋朝时,考试由礼部负责,皇帝直接任命主考官。因此,官韵由礼部发行。
当时的科考,不但考察经史,还要考察诗赋。因此,考生在考场写诗作赋时,既要牢记字韵,还不能犯讳。所以,《礼部韵略》就被允许当成工具书带进考场。
因为使用频率高,再加上各种版本的修订和更新,能留存到现在的,已然是凤毛麟角。
老王手上的这本《礼部韵略》,是难得一见的孤本。它刊刻于1037年至1067年之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礼部韵略》刻本。
不仅如此,这部《礼部韵略》,其中去声、入声两卷保存完好,修复后不仅品相不错,而且相当完整,具备极高的学术、文献和版本价值。是近200年来,中国古籍学界最大的发现,可谓价值连城。
[冬日的天使]
在古籍收藏界,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至今,海内外现存的北宋刻本仅有16部,对收藏界来说意义非凡。
而作为两宋科举考试的权威官韵,《礼部韵略》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科举的范围,文化价值极高。
俗话说:好物要给懂的人。
当时,若不是老王的慧眼,这本国宝级的工具书,极有会被不懂行的摊主贱卖,甚至随意搁置,能否继续流传下来,不得而知。
事实上,最开始鉴定出《礼部韵略》为国宝的,是江西省图书馆。本计划,用500万元买下,但因为经费紧张,最后只能搁浅。
没想到,不久后在北京的拍卖会上,这本古籍,竟拍出近3000万元的天价,后来被南京图书馆收藏。
当时拍下的神秘卖家是谁,并不得而知。
唯一知道的是,这本北宋年间的官方权威韵书,在经历了千年的流转之后,以神奇般的存在,为世人展示了中华文字形体的变迁。
单这一点,就足够耀眼,也弥足珍贵。#文物#
王普,男,31岁,身高175厘米,山东省,菏泽市人,于2022-09-21在江西省南昌市失踪。
详细情况
王普,山东人到蒋巷洲头黄村安家约10年。2022年9月21号失踪了,至今还没回家,因和邻居吵了架,据派出所调查已坐车去九江了,王普,帮忙寻找一下路上好心人看到了请联系打我的电话18970090884电动车带车牌号是赣AKE2877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肖毅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肖毅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肖毅简历
肖毅,男,汉族,1962年5月出生,江西赣州人,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1.09 崇义县崇义中学教师、公安局干部、政府办秘书、副主任
1987.02 崇义县聂都乡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人大主席
1988.04 崇义县政府办副主任
1988.07 崇义县体改办主任兼政府办副主任
1990.02 崇义县经济委员会主任、县委办公室主任
1992.10 上犹县政府副县长
1994.01 上犹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1995.03 上犹县委副书记
1996.01 龙南县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
1996.06 瑞金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
1997.01 瑞金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2001.01 瑞金市委书记
2003.06 赣州市政府副市长,瑞金市委书记
2004.04 赣州市委常委,瑞金市委书记
2006.11 江西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07.07 江西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党组书记
2009.08 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党组书记
2015.04 抚州市委书记
2018.01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抚州市委书记
2021.03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简历摘自人民网)
江西图集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