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是一种远见,乐观是一种态度”,“厄运向你袭来的时候你没躲,有一天好运就会撞个满怀”,随着这些金句的爆火出圈,东方甄选的董宇辉火了。其中、英双语,加语文、历史、地理、哲学、故事等为一体的主持火遍全网,而东方甄选的粉丝量也仅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就从100万涨到了今天的670多万。
和大家想象中名校毕业、出身不凡的猜想不同,事实上,董宇辉只是一个双非院校毕业,出身农村的一个主播和老师。但8年前本科毕业的时候,董老师不但找到了新东方的工作,也找到了年薪20万且需要出国驻外的工作。董老师也说了,在读本科的时候,他的学习是非常好的,专业能力杠杆的,所以找工作的时候觉得比较轻松,基本都得到了offer,这也说明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即使你是双非毕业,但你学到的知识不会骗人,你的能力不会骗人。进入新东方,更是如鱼得水,迅速成长为新东方名师,以及带领团队的中层领导。这也说明,进入工作岗位后,学校出身不再重要,是金子总会闪光。
但在内卷严重的今天,在有1000万毕业生的最难就业季,不知道一个双非院校的文科本科生,还能不能得到那么多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让自己闪光?
俞敏洪致歉,新东方双语学校停办,学生每人赔2万!
新东方: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时代不允许。私立学校的出现,其高昂的学费,确实让普通家长望而却步,但至少有了能够去接触优质教育的机会。私立学校的取缔,并不影响特权和富人阶级的孩子,他们照样保送名牌高中和大学,国内学完国外学。
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层阶级这一群父母,自身的求学经历让他们深知部分公办学校的参差不齐,如果孩子不是那重点班的百分之20,重点大学基本无望,私立学校的取消,更让他们大多数鸡娃的机会都没有,要么就自己亲自来培养。
话说回俞敏洪,我还是很佩服的,虽然是商人,也一个良心企业家,更是一个比很多所谓高中、高校教授专家更走近学生的老师。
不同的朋友对我说:他们看新东方直播,看得眼泪直流。
我说:我的想法不同。
当年我离开体制,毅然投奔怒海,从此人生就是上了一条不能下的船。
——你们光知道贼船可怕,万吨轮也一样呀。
反正不到靠岸,或者另外找到一条船,你要么与它同生共死,要么毅然跳海求生。
你们看到的是碧蓝大海,水清沙幼,我知道惊涛骇浪有多么恐怖。
新东方团灭有啥了不起。
在这之前多少年, 纸媒就全军覆没了。
偶尔与当年的编辑聊天,大部分不做这一行了,有些英明神武,抽身较早,现在自己创业,或者进入大学当老师。
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他们中有些做了陪读妈妈,有些进企业做中层管理,有些四十多岁其实已经退休……
一定有很多人在深夜里哭过,想过未来的路。
——有什么可哭的,腿勤手不懒,爱动脑子有手艺,总就找到下一条船。
我为什么从来都反对躺平呢?
因为我太知道:躺不平的。
你以为你出身中产阶级,你爸妈有两套房,就能躺平到老?
我认识省部级高官,儿女照样下岗。
一朝天子一朝臣。
你觉得你在稳定单位,有国家托底,就是一生的保障?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稳定单位,有多少直接灰飞烟灭,里面的所有人都像被圈养多年的猫,突然成为流浪猫——你要活下去,活不下去就死路一条。就这么简单。
没人在乎你的死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有一句话,是这样的:
你要竭尽全力,才能保持原地不动。
中国人说的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谁也不知道危机几时来,会以什么方式来。
而在它的时候,你最好能让自己有一定的现款、一定的能力、一定的人际关系。
你要积蓄金钱、积蓄朋友以及积蓄技能。
你的双腿,随时能够上路;
你的双手,一直扛得动包;
你的脑,始终运转。
左图红红火火的校外培训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周一股市新东方、高途、好未来等在线教育巨头股票掉的剩渣渣了。。。
看懂的:好点的家庭一个孩子平均每年的校外补习费用得3万以上,普通家庭都负担不起,但也不想被比下去。现在好了,减负了。
看透的:这个社会不可能都要学习好的,不可能都是精英从事着高精尖的工作,基层需要人,中层也需要,自然有法则,社会有分工。
韩寒是谁?他是畅销书《三重门》的作者、中国职业赛车史上唯一一位场地和拉力的双料年度总冠军、电影《乘风破浪》导游。
可是,很多人都仅仅知道,韩寒是知名作家、赛车手、导演,却不知道,韩寒打官司的故事。韩寒和谁打官司?李彦宏作为CEO的百度公司。为什么打官司?为了维权。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百度公司开发的百度文库,在未经授权的前提下,收录了韩寒的《像少年啦飞驰》、《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零下一度》等作品,而在和百度的沟通中,百度“高傲的中层,始终不承认百度文库有任何的侵权行为”。
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韩寒直接把百度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决:百度赔偿韩寒经济损失和维权费用9.58万元。
一晃11年过去了,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的互联网世界,版权环境好很多了。比如,盗版MP3、盗版影视作品销声匿迹,盗版图书的行为也少得多。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各方的努力,为我们赢得了一个尊重正版的好环境。
在刚刚过去的8月23日,抖音电商举办“图书版权保护开放日”活动,披露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图书相关举措与治理成果,联合上百家图书出版机构打造知产保护体系。仅仅在7月和8月,平台就主动扫描核查了超3万件图书类商品,处罚374个违规商家和406个违规达人,封禁了131家违规店铺,删除了1434件违规商品。
2011年的韩寒,为了给自己维权,被迫在互联网上给百度CEO写了一封公开信,标题就叫《给李彦宏先生的一封信》,但还是没能换来问题的圆满解决,最终只能诉诸法律。而今天,社会各界维护版权的意识都有了大幅提高,尤其是在互联网上,很多时候,盗版图书几乎是“见光死”。
盗版销声匿迹,而正版图书的销量风生水起,比如,新东方火出圈的主播董宇辉带货著名作家余华的名著《活着》,6万本正版图书一抢而空。
图书版权环境更好了,作者的收益更好了,创作精品力作的心思更专注了,读者的精神收获也更大了。保护正版,最终走向了“多赢”的结局。#抖音电商联合百家出版机构保护正版# #董宇辉#
道德是分层的,就是根据经济阶段不同,他的道德观实际上是不同的。多年前我看过一个创业的公司,它叫科技,当时看完之后呢,我认为他一定会失败,注意一定会失败,那如果委婉一点说呢,是他一定会成功,但是不会在他主营业务上成功,这个主营业务呢,就是屏幕,为什么做屏幕它一定成功不了呢?因为屏幕这个行业的特点,太烧钱了,就中国的it领域,那些投资人根本不会投这样的项目,这个项目如果成功,它需要的可不是三十亿五十亿,他需要的是五百亿一千亿,甚至两千一。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屏幕的特点,它是不断的更新技术的,今年你说我见一个第六代的生产线,我需要投入500亿,那明年呢,我可能500亿亏了,啥都没有,也有可能呢,赚一千一,这就是一个高风险的持续的一个竞赛,并且它的创始人刘拿出来这个屏幕呢,实际上是不怎么样的,号称的是柔性屏幕,但是他只给你展示了一部分,就是正对的时候,它能显示他包括它的亮度、分辨率,这些都没给你提,那些参数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很差的,他做那些玩意儿,基本上传统的那些屏幕厂商都能做,但是这个人他融到了资,为什么呢?因为这涉及到一个it金融领域投资的问题,因为在前期的创业阶段,主要看的是身份,这个身份是可以的,他是江西抚州的高考状元,上的是清华大学的本科,斯坦福的硕博,在IBM工作了两三年,所以呢,他的履历看起来是毫无问题的,所以一堆人投资,有些投资人因为没有提前上车,后悔的拍大腿,我说的就是新东方出来那位投资人叫的,那前面我已经经过了五轮、六轮、七轮投资啦,已经投了110了,我不可能这些投资公司在投更多了,那只能把你推向股市啊,去挣股民的钱吗?很遗憾的是我们某个会他有牛人的,他看出来这个项目是有问题的,你一年营业额才两个亿,你上来要融资200亿,扩大产能,你根本就卖不出去,那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他叫停了。刚开始我以为这些投资人呢,他是学文科的,他可能看不出来这些理工科的事情。再往后呢,我发现他们能看出来,他们还要投,这时候我确定他们比较坏,但是我再去接触更多的投资人,我发现一个事情,他们在他自己圈儿里的口碑是可以的,他们是不违反道德的,他们做的就是博傻游戏,也就是说考虑后面没有人接盘,只要有人接盘我就不管,这涉及到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观,他在分裂。举个例子,你像我们看到的很多农村的,他得了精神病,你把它关到小黑屋里,我们这个到网上之后呢,马上民意桃的话,大家觉得不对,不能这样做,甚至你把它拴起来也是不对的。但是呢,那是因为你的经济阶段比他们高,你有更多的办法,他们是没有的,他们的经济阶段是很差的,这个精神病人如果你放出去,他可能干扰同村的生活,所以呢,他们选择把它拴起来,这在他们的道德体系里是没有问题的,而这个社会的平均道德掌握在平均经济收入这个人群里,那如果在网上呢,你的道德观实际上也会变化,例如说有钱了,我去医院,我就要专门找黄牛,黄牛是最快的,我就要专家好,我不会考虑说这个专家要别的病,那个病人可能快死了,我不考虑,这不在我的道德体系里,我就是要插队,我只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插队,我用钱除了优先黄牛之外呢,其实还有别的方面,你像就我所接触的1亿资产以上的家庭呢,他们的婚恋观跟普通家庭是不一样的,注意婚恋观,婚和恋是两个词,如果你理解不了的话呢,参考王思聪,还有一个对人民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这句话你理解不了的话呢,你可以参考一下,我爸是李刚,这是他们道德体系的一个例子。那如果说在网上就是只赚钱就可以了,别的你不要考虑他是不是道德呢,这是不一定的。那很多投资人呢,跟你人前讲一套,实际上背后呢,是另外一套逻辑,这个人前讲一套呢,他是讲给中层经济收入的人听的,这个呢,你听一听就可以了,他背后运营的是另外一套,就是必须签风险,别的我不管,其实这个时候呢,人已经不再是人了,他是一个资本的工具,简称资本家,也就是资本把人给吞这是马克思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资本能把人给吞噬,这需要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个马斯克的理论他是什么意思呢?人的最底层的需求呢,是生理需求,我要吃饱饭,要穿的暖,然后再往上一点的是安全,这在我们中国都不存在问题的。
你是如何逐渐对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产生怀疑的?#养老爆款星计划#
大多数人往往喜欢选择性接受那些证实自己观点的信息(证实性偏见),以至于很少反思也很难改变原有的观点和立场。
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各个方面百废待兴,广大底层百姓,会学习的通过高考上一个普通的大学,纷纷步入各种政府机关单位,大国企工作。
他们刚参加工作,就面对一些年龄超过五十岁的领导,甩开肩膀干十年就开始担任各个岗位的中层领导,二三十年后该升迁的都也完成了升迁,一般毕业进入省地市级单位的,人到中年都能混一个处长级别的职位。
就算是农村出来的,上了一个地方大学的,毕业后也能通过分配,回到自己家乡省份的四五线城市当个公务员,面临的是一样的情况,一群二十岁的年轻大学生和四五十岁的领导,中间是断层的。最后人到中年成为了这个小城市的少有的有产阶级,可以很滋润地活在小城市里安度晚年。
对,我说的就是广大的60后和小部分年龄最大的70后,因为他们那个时代所受的高等教育无论按照高考录取率还是就业市场需求度,都是不折不扣的精英教育,我们看,许多后来很成功的商人,刚毕业时也都是分配到了政府部委或者大国企,比如冯仑在国家部委,丁磊在邮电局。
广大70后学子毕业后虽然面临着大学不再包分配的窘境,但是大部分重点大学的学生还是可以通过应聘和考试,比较轻松地进入国家单位或大国企工作,因为这个时候60后已经升上了中层职位,基层需要人。
说到这里有人会习惯性地开喷了,说扩招前和扩招后的大学生能一样吗?是不一样,看你怎么定义大学生了,如果按照录取比例来说,中国十所前三的大学肯定相当于扩招前的一本了,甚至都会有点overqualify,即使这样,你上了一个TOP3,还是会很艰难才能应聘到一个巨无霸企业的基层岗位,并且一抬头发现上面的全是只比你大五岁的同年龄段的人,升迁无望。
国家部委公务员职位更是因为公平因素,清华北大招聘不会再占一点便宜,你要知道国考普及以前的招聘,扛着清华北大校友的旗号,至少能通吃许多地方单位的招聘。
那些没上大学的呢,也不用我说太多,八十年代的投机倒把的各种倒爷,有批文的赚批文生意,没批文的赚市场价格信息不对称的生意,通过简单的倒买倒卖都赚到了大钱。
进入九十年代,更是配合着许多新兴产业的进入,许多新的领域的低端配套产品还要靠进口,敢于尝鲜的人们都通过摘取low-hanging-fruit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这些最后存活下来的企业,就是现在各种较大的工业品生产企业,他们现在口口声声喊的转型升级,只不过是想制造更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而不得而已。他们想完成有技术含量的产品的研发都还很费劲呢,年轻的创业者擅自进入这个领域,肯定是九死一生。所以年轻人都用互联网包装,去卖各种无技术门槛的产品去了。
下面就开始说有啥关系,成长于这个年代的人,无论是成功如王石马云丁磊,还是没那么成功的你们的当处长,经理的父母,他们用自己的三十年的经历,深信不疑,只要敢于闯,敢于干,遍地都是机会,人人都能完成阶级跃迁。
为什么职场中有人错把平台当本事?
换成通俗的话讲,就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像他们一样,即使做不了马云,也能在一线城市拥有两套以上的房产,拿到知乎定义的中产阶级的收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因为即使他们是生活在小城市,他们还是会用自己小时候从农村,通过读书,走向了小城市,最后在这个城市立足的经历告诉你,正常的人生都要实现阶级跃迁,如果你没做到,那一定是你不努力,不够优秀。
而涉世未深的你,在步入社会前一直都会这么认为,觉得留在大城市,拿到中产阶级的收入是理所当然的,是每一个人通过奋斗都能达到的,如果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你再不幸喝了好几桶鸡汤的话,那么你会对这种观念更加深信不疑。读着马云传记,就觉得自己成为不了马云,也能成为阿里巴巴的中层。许多人更是被马云的杭州师范的出身所迷惑,那个年代的杭州师范的录取比例和现在的末流985差不多。
那个时代,俞敏洪可以通过刷电线杆广告,开办新东方授课。而已经错过了留学考试,K12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的黄金大潮之后,你再刷电线杆,最多只能去这些教育机构供职或者流窜于各大中介当上门家教。
一个人的选择,忽略了对历史的行程的研究,注定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就像我,读大学时,还有许多人本科毕业虽然不能留本校,还能去个很像样子的普通一本当老师,等我毕业时,就必须得有硕士学历了,于是我就读研了,我刚读研,硕士也说只能去地方院校了,我就转博,等到博士毕业,就变成青年千人才行了。
于是我彻底参透了历史的行程,放弃海外博后混资历,因为我坚信等我混完资历,青年千人就会把部分用处不大的学科给剔除了。
可是最后一线城市都留不下来,要问天问大地,问历史的命运。事实上,在阶层初步开始固化的今天,父辈们用自己一辈子奋斗历程所建立的深信不疑的奋斗哲学已经作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