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为什么大学生越来越求稳了#】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对于就业压力,考公和考事业单位非常热门的现象,他建议,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央企、国企、公务员)。做公务员,进入以后一眼看到了头;但在科创企业里,(未来)是看不到头的,很难想象的。他表示,我们鼓励大学生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不要觉得社会变化很快就去求稳。
大学生满脑子“央国政”如何破局?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在接受媒体集中采访时说:要鼓励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央企、国企、公务员)。
倪委员说:现在,不仅仅大学生求稳,中学生都求稳。一个初三学生、一个高一学生的他们人生目标,就是稳稳地拥有生活。
社会变化太快了,很多人都想稳一点,有更多安全感,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的问题。他说,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央企、国企、公务员)。

委员大部分观点看法是基本准确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有些观点是不够的准确的,比如他说要鼓励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央企、国企、公务员),也要想到我们做公务员,进入以后一眼看到了头;但在科创企业里,(前途)是看不到头的,很难想象的。但实际情况是,在“央国政”发展的空间和前途更为广阔,工作更加稳定,薪酬待遇好,而在科创企业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和风险。这才是造成大学生毕业后眼睛盯着“央国政”、满脑子“央国政”的根源所在。
孩子们寒窗苦读20年,追求高薪、稳定、舒适的工作无可厚非。同时,倪委员提到的鼓励孩子们到广阔市场去做一个有价值的小的科创企业,将来可能成为独角兽,既对社会做贡献,也会给自己带来非常美好的有挑战的人生这一愿望是美好的,但一个学生走出校门,去做一个有价值的小的科创企业,理想十分慢的现实是骨感的,投资到哪里去找,过程会遇到多少艰辛,失败的代价是否能够承担?

要让孩子们抛弃满脑子“央国政”,就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首先要逐步把“央国政”的优越感降下来,实现“央国政”收入与社会大众收入比例构架的基本合理性和公平性。同时要增强大学生走上社会后创业的保障性,增强全民医疗、养老的公平性和保障性。只有这样,家长们和孩子们才会转移对“央国政”的兴趣和目光。
#上海头条#
请问倪闽景先生,你的儿女现在在做什么工作???
是你不提倡的公务员,还是您提倡的:做了一个有价值的小的科创企业,将来可能成为‘独角兽’的行业!还是出国了?
2月23日,上海市政协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与记者见面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表示要鼓励大学生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不要满脑子“央国政”。
倪还表示:只要是做公务员,一般进去以后一眼是可以看到头的。

您说的一眼能看到头是看到了什么?公务员工作时的高福利?厅局级的免费医疗?还是退休金90%的替代率?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表示要鼓励大学生做各种各样的尝试,不要满脑子“央国政”。
倪闽景称,一方面是对社会的贡献,另一方也会给自己带来非常美好的有挑战的人生。“只要是做公务员,一般进去以后一眼是可以看到头的。但是在科创的企业里面是看不到头的,我指的是前途。”
作为一个已经一脚迈入35岁坎的人,对上面的话不是很认同,前几天刚看到新闻,58岁的清华毕业的找不到5000元的工作,现在的环境对35岁以上的普通老年人一点都不友好.企业效益不好,就可能裁员,35岁以上的被裁后,基本很难找到工作,而且之后65岁才能退休.人到这个岁数要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最希望的就是稳定,可现在时时刻刻都在焦虑,担心裁员和失业.

可能有人要问,上面说的是大学生的事,你说35这个年龄段的干啥?
那是因为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当然以上只是针对普通人,如果胸有鸿鹄之志,才能出类拔萃,那在哪里都能有一番作为.普通人怀揣梦想,喝喝鸡汤就好,没有能够试错的本钱,想成功很难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一个月工资1500,我男朋友无业,在家考公务员,两年后,我工资涨到2500,男朋友考公失败,我找老板通融进我们公司,月薪2000。
又一年后,我们一起辞职各自去不同的公司,我4300,他3500。两年后我涨薪到6700,他5000.
然后就是结婚生娃
我生完孩子马上离职找工作,月薪1万,老公也换工作,月薪9000,但离家特别远,要住宿。
然后就是买房买车,上海房子太贵,当时是买在昆山,首付二十几万,自己攒的加上银行借的。
刚买完我公公得了癌症,他家里一分钱都没有,全靠我们给钱治疗。

有孩子后压力特别大,我时不时要请假在家带孩子,每个月小孩子的开销,老人的开销,房贷车贷,工资根本不够。我们不停的借钱周转,记得那时候借过各个银行的,支付宝的,京东的。
也不是没有想法,我一个月赚得也不少,凭什么累死累活还穷成这样。可是又觉得除了穷也找不出其它理由。我老公工资一直上交的,自己一个月就留500-1000块生活费,我要买什么他也从不阻止。
并且因为我是极为节俭的人,比如能走路就不坐车,买东西货比三家,舍不得给自己买一点好东西。没次出门总要生气,只要是我看上的东西,他就非要给我买,有时候我觉得没必要,他就生气,觉得没多少钱买了有什么关系,我又觉得他不管钱所以不在乎,然后吵一架回家。
孩子三岁的时候新房装修好,搬过去,孩子上幼儿园,我妈帮忙带孩子。我开始一心工作,两年后工资涨到2万,调到总部。
老公工资涨到1.5万,公司给解决了上海户口,火速卖房,然后上海买房,迁户口,刚好赶上孩子回上海读小学。
孩子读小学后日子就好过多了,老公升了职,两个人年薪都在三十多万,公积金刚好够冲房贷,换房子时首付不够借了银行30万,一年之后也还清了。无债一身轻,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你看,我们奋斗了10年才算翻了身,达到上海人民的底层。如果当时我嫁的是一个家庭条件好点的老公或者收入比较高的老公,或许就少受很多罪,孩子也跟着少受点苦。
但很多事情谁又说得清呢,也许有钱的老公会出轨,会家暴,也许会感情不和离了婚。所以呀,路是自己的,若有更好走的路当然选更好走的路,若没有那也只好自己走一条路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