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多万财政供养人员,超过10个打工人养活1个公职人员?
最近,网上出现了好多类似的文章,不少人认为财政供给人员过于庞大,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加上最近炒的比较火的公务员降薪,关注度特别高。
那8000多万财政供给人员到底多不多呢?首先,我们先看看这8000多万人里都包括了哪些人:
公务员:730万人左右。
参公、党群或者妇联系统:1300万人左右。
事业单位编制人员:3100万人左右,其中医护人员、教师占了很大一部份。
离退休人员:3000万人左右。
那这一比例高不高呢?看一下,各主要国家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比例:
第1英国:9.1%
第2加拿大:8.3%
第3法国:8.2%
第4美国:7.7%
第5德国:5.3%
第6中国大陆:3.7%(计算口径可能有所不同,若按前面数字计算,2022年我国总人口数141175万人,比例则为8130÷141175×100%=5.76%)
第7日本:3.2%
这么算下来,其实我国财政供养人员的比例并不高。加上,很多财政供给人员都在医院、学校等部门工作,完全私营化后果将非常严重。
今年,好多省份的公务员扩招,有的甚至扩招超过50个%,这对于想上岸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大家加油。
供养这个词没错,对上班的人是供给,对退休的人是养老,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都是属于财政供养,与企业人员是两条线。
金色老李驳斥供养八千万人的论调最近有人提出,我国供养了八千万公职人员,这种说法不是傻就是坏,甚至别有用心。职业分工不同,有的人直接创造财富,有的人间接创造财富,有的人保卫财富,大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已的本质工作,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也为自已赚取一份薪水或利润,根本谈不上谁供养谁的问题。如果非要谈供养,首先供养自已,再就是供养自已家的老人和孩子。有些人,连自已的父母都没供养明白,却奢谈供养别人,真正是滑稽可笑。
(续)中国经济会走日本失落的20年路径吗?
先说答案:不完全会!
再分析走向趋同与差异?
最后思考我们要怎么做?
二:差异与独特经济走向:
1.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