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资独资医院在7省市"开闸"试点 "洋医院"落地还要生根
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多地设立外资独资医院,无疑会给我国整体医疗市场、公立医院改革及民众享受医疗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洋医院”已经落地,但要扎下根来,还需尽快适应中国医疗环境和土壤——
卫生计生委、商务部近日发出通知,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在北京、天津、北京、江苏、福建、广东、海南7省市设立外资独资医院。业界认为,此次试点标志着医疗市场进一步开放。“洋医院”能否成为一条“鲶鱼”,刺激公立医院加快改革的步伐,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多重红利可期
外资独资医院有聘请国外专家来华看病的优势,并有望改变我国高端医疗机构缺乏的现状
在很多人看来,外资医院意味着高昂的价格,这些医院的服务对象不会是普通百姓。定位高端的外资医院是否会将普通百姓拦在门外?
“外资独资医院的门槛对普通百姓来说较高,但并不意味着它存在的意义就打了折扣。总体来看,将会带来多重利好。”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认为,外资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在华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以及国内的高收入人群。外资独资医院有聘请国外专家来华看病的天然优势,以后很多患者也可以选择在国内看国际医生,不用旅途劳顿去国外看病,这样成本也会更低。此外,外资医院引进也可改变我国高端医疗机构缺乏的现状。
创办于1996年的北京和睦家医院,属于我国首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院长盘仲莹认为,当前中国医疗市场,较缺的是国际先进的医疗机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以及医学技术和先进设备等资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说,外资独资医院一般在资金、规格、服务质量等方面优于本土民营医院,其进入将提升我国现有民营医院整体水平,也会对公立医院产生外部竞争压力,对老百姓而言是好事情。
“现在大医院看病排队要等很久,看病很不方便。外资独资医院的进入是个利好消息,至少多了一个选择。”厦门的王先生认为,外资医院患者没有那么多,排队时间短,医生看病更仔细。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面对巨大的需求和市场,我国社会办医的规模却十分有限。据卫生计生委公布的数字,我国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数约占总数的47%,而床位数仅占11%。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应达到总量20%左右。
此次7省市制定试点实施方案时,纷纷向外资医院伸出橄榄枝。如天津市已提出在滨海新区开展外资独资医院试点,对社会办医建设导向、规划管理、准入管理、土地、医保、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执业监管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境外资本也闻风而动,不久前,德国阿特蒙集团等公司机构就设立“中国北京自贸区阿特蒙医院”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多个难题待解
目前,阻碍民营医院发展的“弹簧门、玻璃门”依然存在,外资独资医院还要迈过医保、人才以及药品设备等多重门槛
然而,外资独资医院要真正发挥“鲶鱼效应”,促进医疗市场的良性回归与优化,还需迈过多重门槛。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说,目前,阻碍民营医院发展的“弹簧门、玻璃门”依然存在,外资独资医院还要迈过医保、人才以及药品设备等多重门槛。
据介绍,目前,我国境外资本独资医院仅有两家,分别是台资独资的北京禾新医院,以及港资独资的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北京禾新医院院长张焕祯介绍,该院每天可接诊800至1000人,而实际日接诊量仅三四百人。未被纳入医保,是禾新医院门诊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患者在医院领取的药物尤其是进口药,与公立医院现有的产品没有差别,这意味着外资医院在药品上并没有特殊优势。此外,由于缺乏丰富的商业医疗保险,也将许多潜在用户挡在了“高大上”的外资医院门外。
外籍医师在华执业的种种限制也是影响因素。根据《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外籍医师在华只能从事不超过一年期限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业务活动。注册期满需要延期的,必须重新办理注册。这对医护人员的聘用将是一大考验。此外,一些外资医院院长表示,很希望利用大陆现有的公立医院人才组建医师队伍,可是某些体制问题限制了公立医院人员的流动。专家建议,简化国外医师执业手续,如对在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内执业的外国医生采取备案制。
德国阿特蒙集团创始人赖纳认为,除鼓励和引导外资办医的意见外,接下来还有很多细则需要落实。比如未来外籍医生将执行何种政策;老百姓所关心的药品是否能直接引入进口,还是要经过监管部门审批;能否使用医保卡等问题……都还需等待有关部门进一步说明。张焕祯说,从政策上看,对社会资本办医是“鼓励和引导”,对于境外资本办医则是“允许”,很多政策看得到却用不上。例如,外资医院很难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也不可能与公立医疗机构同价,经营成本压力较大。
专家指出,医疗市场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公立医疗,为民众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另一部分则是民营医疗,为民众提供更具有私人性但费用也更为高昂的医疗服务,不同收入群体可以根据各自需求选择。而在我国,医保覆盖面与保障程度都与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无论国有、民营还是外资独资医院面临的都是没有细分的市场。未来,外资独资医院将凭借技术、资金、管理、服务的优势带来就医市场突破性的改变,其强有力的竞争,将带动所有医院服务意识与水平的提升,届时,受益的将不仅是外资独资医院、患者,还有公立医院。(经济日报记者 吴佳佳)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