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二次供水“脏乱贵”谁来保证我们喝上放心水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张瑾)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它是目前高层供水的唯一选择方式。 可以说,二次供水设施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

 

二次供水“脏乱贵”谁来保证我们喝上放心水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张瑾)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它是目前高层供水的较好选择方式。
  可以说,二次供水设施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居民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
  正因如此,对于地处丘陵地带,地势较高的黄石来说,二次供水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现象:怎一个乱字了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级二次供水专门管理法律法规,二次供水成为了全国性的难题,黄石也不例外。
  在那个以“地下水池、中间机泵、楼顶水箱”为二次供水标配的年代,维护二次供水设施并非易事,需要有专人专岗专项资金的维护,管理成本并不是小数。
  好在当年的住房多为单位建房,二次供水设施都由企业自建自管,倒也一直相安无事。直到上个世纪末,轰轰烈烈的房改将二次供水的隐患暴露出来。
  浑浊、怪味、没水……老市民黄敏娇尤记得那一段痛苦的用水日子。水池、水箱是否清洗了,消毒措施是否到位,水箱管理是否合理?一个个问题盘踞在她的心里,却不敢深究,因为无人可管。
  单位房、福利房变成职工私有房,单位不再拥有这些住宅楼的产权,有的单位顺势将这个包袱丢掉,有的单位自身破产无力维护,有的则勉勉强强管理着却也捉襟见肘。
  “那个时候的水费除了基础水费外,单位还要收二次供水管理费,算下来一吨水多收1块多呢,我听说有的地方较多收到了每吨4块,比水费还贵。”黄石港居民柯琪说,费用收得高不说,水质也不能得到保证,有时候流出来的水还有股怪味,让人喝得胆战心惊。
  不仅仅老单位楼里的人们饱受二次供水管理的苦恼,新建商品房的居民也难逃这种用水难的苦楚,同样的故事在新建小区里上演着。
  “脏乱贵”成为了二次供水的标签,那楼顶高耸的水箱如同扎在人们心中的一根毒刺。
  

  追根:缺乏专业化管理
  
  事实上,不论是单位楼还是商品房,矛盾的激化都绝非偶然。
  早在各单位与开发商自建二次供水设施时,这份隐患便已埋下。由于没有出台专门的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和制度,自建设施并没有相关依据,而缺乏专业知识与约束力的结果就是建造工艺与材质难以保障,后期管理维护更是难上加难。
  “我曾经爬到水箱边去看过,回来恶心得几天喝不下水,水箱里面有大面积的铁锈,有的地方还有绿油油的青苔,水的颜色怪怪的,还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我真想问一问,我们的水箱到底是用什么做的,怎么会变成这样。”柯琪至今难忘那可怕的一幕。
  像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二次供水建管不达标的后果往往只能由居民来承受,维护的高额费用被分摊到了居民身上,用水质量也难以得到提升,二次供水设施成为了横在市民与纯净自来水之间一面厚厚的屏障。
  这样的局面,让市自来水公司着急不已,不论公司投入多少到水质改善中,较终到市民那端的却是经过脏乱二次供水设施污染过的水,这怎能让人不泄气。
  “我们很着急,但没有办法啊。”市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冀强无奈地说,作为供水企业有人才、有技术、有能力管好二次供水,可他们却偏偏没有资格。
  按照《物业管理条例》和《物权法》规定,二次供水设施产权属于住宅区全体业主共有,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谁投资谁拥有产权谁管理。不论哪种算法,管理权都落在开发商和业主身上,作为企业的自来水公司无权过问。
  有责任的没能力管,有能力的没权利管,黄石二次供水一度陷入僵局。
  
  破局:探索二次供水的“黄石模式”
  
  1999年,一场供水改革打破了二次供水僵局。
  市自来水公司先后投入3亿元改造供水管网建设,全面铺开一户一表制度。新的管网坚实安全,可以有效抗压,自来水厂出厂水压力随之增加。
  原本只能输送到3楼的水,改造后的水压可以支持水在地势低的地方输送到7层以上。一部分老旧的二次供水设施得以取缔,铲除了部分隐患。
  到了2003年,为解决一起市民用水难问题,在政府的决策下,市自来水公司才得以正式走上管理二次供水设施的舞台。
  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市自来水公司毅然决定“冒险”挑起国有企业的责任,在进行了深入研究法律法规,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9年,市自来水公司积极探索并实行“专业化建设、一体化管理”的二次供水建设管理新模式。即在开发商等建设单位报装接水过程中,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中关于“前期物业管理”的相关规定,市自来水公司鼓励动员建设单位将二次供水设施委托给他们进行专业化建设、一体化管理;待住户入住后,再与各住户签订《二次供水合同》,明确委托关系。
  这样不但一举解决了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产权的问题,保障供水的连续性、可靠性,而且在二次供水设施建设过程中,市自来水公司还引进了国际先进的“变频无负压”二次供水新技术,淘汰极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水池、水箱,采用成套设备进行安装,泵体、进出水管道及稳流罐均使用全不锈钢材质并全封闭运行,杜绝了水质二次污染,实现了全天候恒压供水,彻底保障了二次供水用户的用水质量,这种二次供水“黄石模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呼吁:地方政府扶持
  
  市自来水公司的介入让饱受二次供水苦楚的居民欣喜万分。老下陆居民杨庆和至今还记得自来水通水的那一刻,喝了自建二次供水设施供的黄泥水多年的人们激动的神情。
  正是在市民的强烈诉求下,目前市自来水公司已通过这种协议方式集中托管了123座二次供水设施,所到之处备受欢迎。
  “市民很高兴,但是我们自己却是做得如履薄冰。”冀强坦言,由于缺乏法律上的支撑,虽说是主动担责,但也不够名正言顺。
  仿佛看到了冀强的为难,今年2月,住建部、发改委、公安部、卫计委四部联合发文,对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作出规范性制定。
  黄石自来水人欣喜地发现,协议托管方式与文件中的相关规定高度契合,文件中明确写到:积极鼓励供水企业逐步将设施的管理延伸至居民家庭水表,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专业运行维护。
  级指导条例的出台,让忐忑的自来水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但要将这种模式向全市范围内大规模推广依然需要本地政府的支持。
  冀强表示,希望地方政府能配套法规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采取鼓励动员的模式,推广协议托管二次供水制度完善化,将这种方式从企业作为上升为政府行为,明确责任,明细价格,明晰方式,打通二次供水管理这一阻碍市民喝上放心水的较后一公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715/
1
上一篇我市启动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
下一篇 帮人跑腿跑出一片大市场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