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3日电(健康频道 刘旭辉)近些年, 随着我国控烟政策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烟草的危害性,戒烟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不过,作为提供专业戒烟咨询、治疗和服务的场所,北京市各大医院的戒烟门诊则稍显冷清。业内人士认为,公众对戒烟门诊的知晓率低,是造成戒烟门诊“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此外控烟政策还不够完善、大多人对戒烟认识有误,也是戒烟门诊访客稀少的重要原因。专家提醒,单靠意志戒烟难度较大、复吸率高,烟瘾大的人较好能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
戒烟门诊服务多样 普及度有待提高
据媒体报道,8月30日晚从成都飞往北京的联合航空KN5216次班机上,竟有乘客在飞机加油以及飞行过程中吸烟,该航班多名乘客表示对这种行为“十分气愤、不理解”,更有网友调侃这是“把绳命放在云端燃烧”。
另有香港《文汇报》7月21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长年吸烟的男子18年前因肺癌在36岁时病逝,其遗孀后来控告全美第二大烟草商雷诺兹烟草公司隐瞒香烟会危害健康及吸上瘾的事实,美国当地法院陪审团19日裁定,雷诺兹需向原告人赔偿2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64.97亿元)。
都是因为吸烟的事,有人被舆论谴责,有人英年早逝,戒烟真的很难吗?
我国家戒烟门诊1996年开设在北京朝阳医院,据该院医学研究中心博士导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办公室主任肖丹介绍,那时的戒烟门诊每周仅半天时间,由一位医生坐诊,每天的门诊量大约1~3人。目前,门诊出诊时间增加为周一至周五全天,安排2名专职戒烟的医生负责出诊,全年门诊量可达1000人次左右。
近年来,北京市医疗机构的戒烟服务陆续开展,尤其是2009年卫生部发布《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指出开设戒烟门诊或设立戒烟医生是无烟医院标准之一,随后北京很多医院都开设了戒烟门诊。不过现实情况是,目前只有一些大型医院的戒烟门诊可提供正规的戒烟服务。
一般来说,综合性医院戒烟门诊出诊人员为戒烟医生、呼吸科、心血管科、神经内科、肿瘤科或精神疾病科的医生。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临床研究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杨可冰介绍,精神类专科医院的戒烟服务多设在精神科,目前除回龙观医院外,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安定医院均把戒烟门诊开设在了精神专科。
据了解,戒烟门诊可提供多项戒烟服务,如戒烟咨询、行为干预、戒烟药物等。有的医院没有条件开设戒烟门诊,或是医生没有时间提供强化戒烟干预,可以向吸烟者提供简短戒烟干预,如询问并记录就诊者的吸烟情况,要求所有吸烟者戒烟,向吸烟者提供戒烟的健康信息,对于需要进一步干预的吸烟者,可推荐至戒烟门诊或建议拨打世界卫生组织的戒烟热线(4008885531)。
多因素导致戒烟门诊“叫好不叫座”
目前,北京市有多家医疗机构开设了戒烟门诊,如朝阳医院、北京大学医院、回龙观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不过,中新网健康频道走访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戒烟门诊的来访者数量并不多,日门诊量多维持在个位数。杨可冰告诉中新网健康频道,自己的门诊主要看物质依赖,其中酒精依赖、安眠药物成瘾、止痛药物成瘾较多,单纯烟草依赖每个月仅仅碰到几例,而且大多数来访者仅仅做咨询,做专业治疗的就更少了。
尽管我国控烟力度不断增大,控烟措施也在逐步完善,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烟民在我国依然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抽烟依然是一种普遍现象。再加上烟草的危害是长期的、隐性的,如果身体不是特别难受,很多人就不会考虑戒烟。
杨可冰告诉中新网健康频道:“烟草的成瘾性较强,但是对人体的危害要经历长期的过程才显现,不像酒精、毒品等精神成瘾物,在短期内即可造成严重的躯体和精神危害。因此,抽烟的人除非出现了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肿瘤,才可能会戒烟,社会上的对烟草危害的宣传,还不足以成为戒烟的动机。”
另外,戒烟门诊遇冷,和公众对戒烟门诊的知晓率低也有很大关系。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想要戒烟的时候,要么单靠自己的意志力,要么想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杨可冰介绍:“有一部分人有了戒烟动机之后,有可能找不到正规的戒烟机构,所以就去了呼吸科、心理科,实际上精神科有专门的戒烟门诊。”实际上,要戒烟的人之所以没有到精神科接受治疗,除了对戒烟门诊知晓率低之外,另一方面的因素,是很多人觉得看精神科是一件丢脸的事,由于戒烟到精神科,有“小题大做”之嫌。
此外,很多人对戒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决心够大就能戒掉,于是出现了戒烟、复吸、再戒、再吸的恶性循环,较直接的后果就是对戒烟失去信心,对戒烟门诊也持怀疑的态度。事实上,戒烟需要漫长的过程,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埋头苦戒”的方法不值得提倡。
肖丹认为,随着公众对烟草危害性认识的提高,我国的戒烟服务还不能满足公众的戒烟需求,为了应对已有和潜在的戒烟需求,应该在多方面加强戒烟服务。例如,提高戒烟门诊、戒烟热线接线等人员的专业技能,针对特定人群,多途径开展宣传,包括戒烟服务获得方式、戒烟方法等;扩展社区模式的戒烟服务,以及网上互动戒烟服务,提高戒烟服务的可及性;可将戒烟药物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开拓成本更低的戒烟药品和戒烟疗法。肖丹特别指出,开设独立诊室、安排专职人员、开展专业的戒烟培训,是完善戒烟服务的重要措施。
单靠意志戒烟难度大 复吸危害应重视
有一部分烟民认为,只要意志足够坚定,就能把烟戒掉,因此自己通过吃零食、抽电子烟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以达到戒烟的目的。当戒烟失败的时候,烟民会认为自己意志力不够强大,甚至家人也会责怪“不自觉”。杨可冰提醒这部分人群,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很多戒烟的人都是强制性地不抽了,实际上烟草成瘾有一定的机制,大脑神经系统形成了成瘾的回路。所以说戒烟是一个需要专业医生帮助的工作,医院有一套完善的流程,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戒断症状,增加戒烟的成功率”。
一般来说,当患者到戒烟门诊接受咨询和治疗时,医生首先会对他的烟草依赖程度、可能的戒断症状进行评估,之后确定是简单的干预,还是进行风险提示。对于烟草依赖严重的患者,还可进行药物治疗,如酒石酸伐尼克兰、盐酸安非他酮等非尼古丁制剂,以及口喷剂、鼻喷剂等尼古丁制剂。戒烟过程中,还要定期随访和评估。
#p#分页标题#e#另外,戒烟过程中,复吸的危害性不容忽视。生活中,许多烟民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下决心戒烟者不在少数,但遗憾的是,一些人戒烟后没多久,就发生了复吸的情况。杨可冰告诉中新网健康频道:“戒烟之后尼古丁在人体内的含量降低了,对身体的影响就没有了,再一次抽的时候影响又来了,身体就得调整,以重新适应对尼古丁的摄入,身体会受到很大的消极影响。”
肖丹介绍,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障碍,戒断症状是较大的一个。戒断症状是吸烟者在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之后出现的一系列难以忍受的不适症状,如吸烟渴求、烦躁、抑郁、坐立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在戒烟周较为明显,持续约1个月可逐渐减轻消失,但是部分症状,如吸烟渴求,可持续较长时间。除了个人的调适之外,到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指导,必要时可服用相关药物,是减轻症状的重要方法。(中新网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