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破陈规陋习 享文明新风 黄石出嫁女清明回娘家扫墓渐成美谈

2015年阳新县白沙镇梁公铺村活动现场 2015年开发区大王镇东村出嫁女和亲人一起吃团圆饭 2015年阳新县三溪镇高桥村活动现场 (记者 方驰)在我国广大农村,养儿孙,守坟墩是沿袭多年的旧俗,黄石也不例外。凡是清明节上祖坟山扫墓,旧传统规定由儿子孙子们来

  

破陈规陋习 享文明新风 黄石出嫁女清明回娘家扫墓渐成美谈

2015年阳新县白沙镇梁公铺村活动现场

破陈规陋习 享文明新风 黄石出嫁女清明回娘家扫墓渐成美谈

2015年开发区大王镇东村出嫁女和亲人一起吃团圆饭

破陈规陋习 享文明新风 黄石出嫁女清明回娘家扫墓渐成美谈

2015年阳新县三溪镇高桥村活动现场

   (记者 方驰)在我国广大农村,“养儿孙,守坟墩”是沿袭多年的旧俗,黄石也不例外。凡是清明节上祖坟山扫墓,旧传统规定由儿子孙子们来完成。女儿、尤其是出嫁女被首先排除在外。
  “儿子和女儿怎么会一样呢?嫁出去的姑娘就是泼出去的水!”育有三女、76岁的阳新官桥村老人石显根在谈到这个话题时,很认真地告诉记者,“以前清明的时候,我们是不许女儿回来的,怕坏了我们家的风水……”
  这样的陈规陋习绝非一家之言,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思想作怪数千年之久。多子多福,儿子才是传宗接代的种,而女儿是别家的人。这些延续封建的旧思想,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惯性。“比如出嫁女清明不能回娘家扫墓、出嫁女除夕夜不能看娘家的灯,还有很多!”石显根如是说。
  常言道,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必有源。女儿身上也流淌着祖先的血脉,旧传统显然暴露了男女性别的不平等。怎样针对这一不平等习俗做文章,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
  纵然春雨连绵,挡不住出嫁女儿们归乡的思绪;即使不远千里,也难抵男女平权的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又是一年清明时。远嫁他方的女儿们一反“禁止出嫁女回家扫墓”的陈规陋习,纷纷回到生养成长的家乡扫墓祭祖。从阳新白沙镇,到开发区太子镇;从大冶金牛镇,到大冶东风农场,处处洋溢着浓郁动人的亲情,在黄石的土地上,文明之花也绽放得更加灿烂。

  破茧而出
  重重阻力一朝除

  如何打破常规、破除封建陋习?在经过长时间的摸底研究,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市卫生计生委相关领导决定,选择一个乡镇单位进行试点工作,首先针对“出嫁女返乡祭祖”进行尝试。
  在这种思路下,2009年,大冶市妇联和大箕铺镇政府首次主办“出嫁女回娘家祭祖”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回忆当时的情形,时任大冶市妇联工委办公室主任的彭爱云感慨万千。
  “作为试点单位,我们想了几个方案:一是就‘出嫁女能否回娘家扫墓’这一话题在我市宣传单位做专题访谈,通过媒体的宣传,影响市民的观念;二是开展‘送戏下乡’活动,通过将男女平等国策内容融入文艺汇演之中的方式,集中组织群众观看,达到宣传目的;三是选择乡村组织出嫁女在清明节当天回娘家扫墓。”
  彭爱云告诉记者:“前两种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宣传方法和手段,做起来不难,群众的参与只停留在被动接受宣传的角色上,遭遇的阻力不会大。但第三方案则不同,群众的参与是直接的,甚至他们就是‘当事人’。有哪一户家庭、哪一个村敢做破旧俗的先行者?我们又将如何引导……”
在深入调查之后,大箕铺镇水南湾村较终成为首个试点村组。
  “大箕铺镇水南湾村住户集中,人数众多,达2000多人,在此开展宣传活动,影响面较大。”当时担任村长、支部副书记的曹茂雄回忆当时的热闹场景,“我们当时举行了主题为‘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的出嫁姑娘返乡祭祖活动,该村的中老年和青年妇女腰鼓队在村口敲锣打鼓,列阵欢迎。回到娘家的女儿们自发排演了现代歌舞、黄梅戏、小品等节目,这些节目不一般,自编的方言唱词,句句吐露的都是农村妇女渴望平等的心声。当天的水南湾村,女儿们扬眉吐气、笑容灿烂,像过节一样高兴。”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出嫁二十多年来,我还是次感受到这种清明归乡的激动。”大箕铺村民曹细容谈及次返乡扫墓场景,激动得不能自已。
  曹茂雄告诉记者:“由于活动本身是一件新鲜事,具有冲破传统的挑战性和积极的教育、引导意义,不仅得到了黄石、大冶两级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各大媒体的热心关注。活动当天,省、市多家媒体记者纷纷赶到现场采访,不仅着力报道了当天的活动情况,还辟出整版版面,针对类似于农村地区存在的清明节出嫁女不准回娘家扫墓等禁锢妇女、歧视女性的一些旧习,挖掘根源,并就宣传、文明、妇联、卫生计生部门在破除传统旧俗,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中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和所做的工作等,进行了深度报道。”
  一时间,这项活动及活动倡导的“女儿也是传后人”、“男女性别平等”等成为了广大市民的热门话题。妇联组织出嫁女集中回娘家扫墓,祭奠先祖之举,不仅让参加活动的妇女、女儿们扬眉吐气,也深深触动了一些市民的思想和灵魂。

  共同舞台 忠孝子女同创造

  从2009年开始至今,从水南湾试点获得空前成功之后,大冶、阳新各乡镇每年都在举行相关活动,出嫁女回乡祭祖扫墓,无论地处何方,从广场到宗祠、从观众到演员、从配角到主角,场面始终是一如既往的和谐。
  时任金湖计生办主任、现任金湖街办主任助理的汪志军告诉记者:“2009年试点工作成功后,作为大冶的南大门,金湖街办也在黄石和大冶计生部门的倡导下开展相关工作的推动,2011年,我们召开村民理事会,沟通思想,但是遇到了一些‘老顽固’的坚决反对!”
  “生怕嫁出去的女儿分了祖宗的‘风水’!”一位老人谈及当时的想法,不由得有些赫然。
  “我的亲姐姐每年都要回乡扫墓,每次都像做贼一样,生怕被人看到。”面对重重阻力,汪志军以身作则。2012年,他打电话和自己的姐姐沟通,将自己所属家族汪拳村外嫁的侄女、表姐妹等全部召集起来,组织了三十多人的一支小队伍,赶在清明节之前返乡。
  经过一年的反复思想工作,“老顽固”们思想已经有所触动,面对大势所趋,这些在村民中享有较高声望的老人们也顺应时代的潮流,同意晚辈们返乡。
  坚冰终于被打破。2012年清明,金湖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出嫁女返乡扫墓”活动,参加活动的市“四大家”分管领导,全市各乡镇分管妇联工作领导、妇联主任、村妇代会主任,干部群众及出嫁女,思想均不同程度受到了震动,获得了解放。一位村民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真正是男女平权,什么风水不风水,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讲科学、讲技术,教育后代发奋读书,才是真正的风水。”
  不仅如此,活动造成的冲击波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外扩散,潮水般的电话蜂拥而至,让活动承办者各乡镇(街办)计生办应接不暇。刘仁八镇一农妇请求村里每年都要搞这项活动。水南湾一出嫁女“气愤”地说:“当天家里没通知她回去,很伤心和生气。”清明节后,她勇敢地回家与哥嫂家人争取平等的权利。较后,在她故去父亲的墓碑上,哥哥添上了她的名字。
  这个添加的女儿名字,意义绝不寻常,他体现的既是一个家庭思想的解放,一名农家妇女对平等权利的渴望,更是一个村庄、更多男人女人思想的解放和反封建、反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的胜利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取得的实效。

  乡情反哺 女人也顶半边天

#p#分页标题#e#

  “以后再也不用忍受别人异样的目光了!”大冶金山店镇天乐幼儿园园长张安心如是说。
  与别人相比,张安心无疑是较为幸运的一个,家里“五朵金花”每年都会回家扫墓,在自己家里算是习以为常,但是在旁人眼里,却显得有些另类。
  “每次清明扫墓的时候,同村的都是男丁上山,我们五姐妹扫墓的时候都会被别人调侃几句,虽然无伤大雅,但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张安心如是说。
  较近几年,张安心的幼儿园发展越来越快,从较开始的5个孩子,发展成为多个幼儿园共2000多学生,还联合开办了农业基地,这让她更有了底气:“女人也能顶半边天,我自己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出嫁女回乡扫墓”活动之后,张安心和姐妹们再次上山扫墓,这次她还带动了周边远嫁的媳妇们,莺声燕语,笑声款款,让清明扫墓的人群中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与张安心类似,阳新白沙镇三房村的媳妇们每年也会偷偷回乡祭祖,2014年,在村民代表石裕兴等人的倡导下,三房村外嫁的媳妇们集资修建了全新的祠堂,这一举动让众多“顽固派”的老人们为之侧目。
  “那是在2014年清明前夕。”石裕兴回忆当时的情形,告诉记者,“之前我们村委会多次做老人们的工作,希望他们能够让外嫁女儿回乡扫墓,但是他们一直都是摇头。”
  “兴修祠堂,是族里多年都想做的事情,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始终没有开工建设。”石裕兴说,“后来几位外嫁女牵头,所有的外嫁女都参与了进来,很快筹集了资金和大量人力物力,开始动工!”
  全新的祠堂,崭新的建筑,老人们终于有所触动,“原来女儿也和儿子一样,在家和不在家也是一样啊!”这样的观点,慢慢在族里老人的心里认同开来。
  这一次,2014年清明,面对浩浩荡荡、笑意盈盈回乡扫墓的女儿们,老人们怀着复杂的心情次在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1287/
1
上一篇社区干部关爱残疾人
下一篇 令行禁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