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稻香弥漫 天津水稻主产区迎来首届丰收节

天津北方网讯: 今年我家种的水稻又丰收了,又到了收钱的季节!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村民宋祥梅家的130多亩地,今年每亩增产了200多斤。10月19日,宝坻区首届农民丰收节暨宝坻新米节在小辛码头村拉开序幕。时至今日,水稻已成为宝坻的支柱农作物,占天津水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我家种的水稻又丰收了,又到了收钱的季节!”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村民宋祥梅家的130多亩地,今年每亩增产了200多斤。10月19日,宝坻区首届农民丰收节暨宝坻新米节在小辛码头村拉开序幕。时至今日,水稻已成为宝坻的支柱农作物,占天津水稻种植面积的70%以上,是天津较大的优质米生产基地。阵阵稻香弥漫空中,这就意味着,对于所有天津百姓来说,这都是一个丰收和收获的节日。

  游客咨询稻米的品质和价格

400年前,浙江水稻种植技术传到宝坻,自此开启了南稻北种的历史先河。一时间,宝坻境内掀起了改水种稻的高潮。历经400年的发展,潮白河、蓟运河、青龙湾河日夜奔流,30万公顷水网滋养了宝坻这块“鱼米之乡”。

每到秋天都是收钱的季节

“我们世代守着这片土地,村里人从小看着爹妈种地。虽然现在家家户户的地都被流转出去了,但是大家还是愿意去承包土地耕种。”宋祥梅嘴上说着,心里美着,“我们耕种的水稻都是镇里从种子公司选购的优良品种。通过立体种养,不仅收获了优质稻米,稻田里还同时收获稻蟹、稻鳅等新鲜的食材。过去祖辈都是凭双手插秧、收割,全部收割完需要一个月;现在我们通过机械化收割设备,3天全部搞定。”

  就连现场的魔术表演里都是稻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到了秋收季节,游客以及很多市里和外埠的顾客就来订购宝坻区的黄庄大米。小辛码头村有些稻米销售大户,现在已经卖出去五六万斤大米了。不少顾客都是从网上订购,大家都是口碑传送,老顾客带了新顾客来这里选购优质大米。

  水稻丰收啦

“鱼米之乡”每年收割的稻米都不愁卖,这是村民们的共识。“有时慕名来的顾客到我们家门口去买米。”这是丰收季节村里又一个有趣的场景。

产业融合 丰收不只一点点

每年5月插秧的时候,都有不少市区和其他地区的游客过来小辛码头村的稻田里插秧,体验农事。到了八月十五到国庆节期间,立体种养殖稻田里的稻蟹、小龙虾、泥鳅等丰收,不少游客再来排队钓稻蟹。有了玩的,还有吃的,游客在这里体验农耕的快乐,感受醉人的生态美,品尝馋涎欲滴的“小辛码头”稻田蟹,以及香喷喷的“小辛码头”稻米。

  丰收的稻田

2015年起,宝坻区依托潮白河、青龙湾河、黄庄洼和箭杆河丰富的旅游资源,把稻渔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围绕稻区建成了17个特色旅游村,在农耕文化中大做水稻文章。从传统农业发展到休闲、观光农业,宝坻区这块“鱼米之乡”迎来了产业融合的新时代。

  稻蟹也丰收啦

宝坻区农委主任庞永安介绍:“随着天津市整体打造小站稻区域公共品牌,宝坻区全力推进小站稻育种、生产、加工和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发展。宝坻区出产的‘黄庄大米’就是作为天津小站稻的子品牌,按照天津市小站稻的技术流程进行技术推广,实现水稻品质的统一和提升。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融合的发展目的。通过产业融合,带动了水稻产业的发展。”

目前,宝坻累计发展稻渔立体种养近5万亩,稻田套养品种涵盖河蟹、泥鳅、龙虾、甲鱼、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水蛭等十余个品种,成为京津冀地区稻渔养殖面积较大的地区。“宝坻黄板泥鳅”“宝坻宽体金线蛭”“有机泥鳅”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分别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天津市著名商标称号,产品销往韩国、日本,市场占有率达40%。“黄庄洼大米”“八门城”“津宝欢喜”“津宝地”“袁黄”等大米品牌享誉京津冀。宝坻区一家企业研发的电驱石碾低温冷轧稻米深加工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儿童米、胚芽米、有机鳅田米和蟹田米等系列产品更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蟹田米还成为第十三届全运会唯一指定用米。

宝坻,地处天津北部、北京之东,境内水网如织,1509平方公里土地上37万亩稻田湿地阡陌纵横。宝坻还是评剧、京东大鼓两项国家级非遗发源地以及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的故乡。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曾说:宝坻寓意美好,堪称世界上较好的地名之一。这里,也是天津人的一块宝地……(津云新闻记者吴宏 通讯员李宏光 赵彬 李文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31622/
1
上一篇天塔街“邻居节”20岁了
下一篇 第五届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在津举行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