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教师该不该收礼又惹热议

本报记者 孙惠兰 老师只要收受财物金额达到量刑标准,不论是否有具体的利益交换,一律以受贿罪论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洪慧民带来的这一提案,又将老师该不该收礼这个敏感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收礼算受贿 支持与反对者皆有

本报记者  孙惠兰

“老师只要收受财物金额达到量刑标准,不论是否有具体的利益交换,一律以受贿罪论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洪慧民带来的这一提案,又将“老师该不该收礼”这个敏感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收礼算受贿   支持与反对者皆有

  近日,记者在新华日报官方微博中看到,全国政协委员洪慧民在两会期间提案建议,一旦查实教师有收受财物的行为,不论数额多少,一律撤销教师资格并开除。司法部门应对教师收礼做明确的司法解释,只要收受财物金额达到量刑标准,不论是否有具体利益交换,一律以受贿罪论处。
“这个提案好,现在的教师尤其是中小学主课老师收礼已成潜规则,逢年过节尤其是教师节,学生和家长都为送礼而困扰。”对此,网友“zhangyang2001”在微博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网友“风吹海面吓跑鱼”表示,老师收礼有损师德师表,意味着“腐败从孩子培养”,杀伤力相当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拒礼本身就是师德的要求。”
对于该委员的提案,在部分网友表达赞成态度的同时,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
“学生要表达对老师的情感,送礼是很自然的事情。”网友“小太阳”认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情世故、礼尚往来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家长给老师送礼,也是为了借此机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拜托老师多加管教,从这个角度看也不为过。

杜绝收礼之风还需教师自律

“一旦实现该建议,相信能对教师的收礼行为起到一定遏制作用。不过,教师收礼盛行的根源,是一些教师享有资源分配权导致的权力‘寻租’。在完善法律的同时还应以制度之锁束缚教师们的非正当权力。”网友“肖纲领”说。
  “事实上,教师收礼有主动和被动之分,家长送礼其实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别,当送礼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时,不收与不送都会成为‘另类’。”有关心理专家认为,教师收礼也会降低孩子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尊敬度,形成一个不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行为也会引起老师心理的变化扭曲,影响个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教育水准的下滑、教育公平的缺失,这样的不良行为应该坚决查处。
  “要杜绝此风,老师们必须从自我做起。如仿效其他地方的老师进行集体谢绝‘谢师礼’。”大冶金牛镇一名中学老师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以集体的名义,签名拒礼,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自律,洁身自好,远离收礼潜规则,用负责任的教育向社会、家长证明,不送礼也无碍于教育公平。另一方面加强道德规范和法律惩治力度,并加大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从而实现起码的教育公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5669/
1
上一篇诸多利好或迎购房好时机
下一篇 市园林局与社区一道植树布绿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