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陈庆璞 近日,厦门的张先生想学车,可去了好多家驾校报名都碰了壁,原因是张先生十个手指没有指纹,在指纹录入这一环节过不了,因此报不上名,情急之下张先生向媒体报料。记者询问当地运管部门得知,像张先生这样无指纹的情况可以用IC卡代替,考试时也可跟交管部门沟通作个案处理。
无独有偶,也是在厦门,周女士去年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经协调目前已经可以正常学车了。简单搜索,可发现类似尴尬不只出现在厦门。学驾照录指纹,是不少地方都在实施的驾考管理办法,意在加大考勤监督,防止出现买学时或买驾照的情况出现。这是保证学员掌握必要驾驶技术、交法交规,减少“本本族”马路杀手,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有力举措,值得点赞。
可是,好办法要发挥好的效用,也得充分考虑到现实情况。比如像张先生或周女士这样,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没有指纹,还有的人患有季节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脱皮症,导致指纹阶段性不清甚至消失,事实上也有此类无法录入指纹、学驾照遭拒的情况,两种情况相加不在少数。这不是什么大事,虽然指纹无法读取,但他们也是正常人,是依法享有各种权利的自然人,怎么能够因为驾考新政的实施,而被剥夺了学车的权利呢?
像张先生这样,奔走多家驾校都吃了闭门羹,驾校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考虑这部分学员的诉求,也未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寻求解决办法,而是简单一拒了之;而有关主管部门,在制定并实施新办法时,显然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无指纹群众的特殊情况,并指导各驾校推出配套办法,做好提示,方便群众,而是在良善初衷的名义下,简单把新办法一刀切、一根筋铺开了事,这确实很省心、省事,但带来的则是部分群众磨破嘴、跑断腿。
通过运管部门的回应可知,对少数有需要的学员特事特办,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稍微用用心、走走脑,都能解决,但一些地方非要拖到个别群众求告无门的境地。“指纹门”的尴尬告诉我们,一些基层单位,常常把执行规定挂在嘴边,其实只是一种不知变通的机械执行,是变相的懒政和不作为。我们常说,作风转变没有终点,必须时时把群众装在心里,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杜绝麻木不仁,才能避免出现因为小小指纹让群众跑断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