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2岁患病小伙“命悬一线”

本报记者 程正林 实习生 黄诗婷 文/摄 如果能够顺利进行骨髓移植,周文杰就能重生。提到治愈的希望,周文杰暗淡的眼神里散发无比憧憬的光芒。 而50万元的高昂的治疗费用,却把一切希望阻挡在门外。当记者问及他艰辛的过往时,这位农家少年强忍泪水不再言语,

本报记者 程正林 实习生 黄诗婷 文/摄

       如果能够顺利进行骨髓移植,周文杰就能重生。提到治愈的希望,周文杰暗淡的眼神里散发无比憧憬的光芒。
而50万元的高昂的治疗费用,却把一切希望阻挡在门外。当记者问及他艰辛的过往时,这位农家少年强忍泪水不再言语,“我不希望父亲向人低头,不希望别人知道我的艰难,虽然我身患重病,但是希望能活得有尊严”。

农村少年患病4年   无奈辍学回家

周文杰今年22岁,如果不是患病现在应该和他的同学们一样徜徉在大学校园里。昨日,当记者走进他位于还地桥镇土库村周月湾的家中时,浑身无力的他正躺在病床上休养,但蜡黄而苍白的倦容中,掩盖不住他坚毅的面庞和清亮的眼神。
4年前,正在读高二的周文杰突然在家中晕倒,送到武汉检查,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身体造血功能丧失,只能靠输血维生。“我从小就容易流鼻血,到了高中一时,几乎每周都流鼻血两次。”周文杰说,那时虽然频繁,但是没有太大的不适,以为是正常现象,止住鼻血就好了。可是,到了高二时,只要走路时间超过7、8分钟,上下楼梯超过3层,他都会胸闷、气踹,身体越来越吃不消。“那时候,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不想让他们担心,检查才发现问题这么严重”。
因为身体太过虚弱,周文杰只好退学治病。4年间,在父亲周术申的陪伴下,周文杰先后辗转到黄石、武汉、石家庄、绍兴等地治疗,“只要筹够了钱,有好的治疗信息,我们就会到那里去治疗”。在石家庄,每天喝中药,20多种西药,一天三顿都要吃,“因为实在太难受,吃进去的药都被吐了出来,那时曾让我感到绝望”。 中西医方法都治疗个遍,但还是没有明显的效果。

数年治疗欠债12万   家里一贫如洗

不久之后,为了节约费用,周文杰回到老家,通过吃中药治疗一年。
但是,病情没有实质性好转,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因为没有力气,他时常只能躺在床上。“看到孩子的情况越来越糟糕,我们东拼西凑了一些钱再去了一趟医院,医生告诉我们要尽快进行骨髓移植,否则可能会引发骨癌、内出血等多种致命性疾病”。周术申说,考虑骨髓移植也是没有办法,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周文杰离开。
所幸的是,经过配型比对,周文杰的哥哥周伟跟弟弟吻合,可是高达50万元的治疗费用,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异于一个天文数字。
何况,4年的治疗已经让这个家花掉了20万元,目前欠债12万元。“借过的钱都没有还上,还有谁愿意再借”,谈到借钱,周术申很为难,每次去借,总是思量再三,快到了人家门口,又不敢迈进,只好又折回来,想想又必须进去,如此反复再三,只好硬着头皮进去。

倔强少年不愿提艰难   希望活得有尊严

“我不想看我老爸向别人低头,这几年他的头发白了不少,老了不少”。提起父亲,周文杰满是愧疚、心疼,要强的他不想提自己太多的艰辛,不想让人知道的艰难,“希望活得有尊严”。
周术申拿出一张周文杰高中的照片,照片中,他笑得很开心,健康、阳光,充满无限活力。从初中开始,周文杰就是学校的运动能手,他喜欢跳远、篮球、田径,学校里大大小小的运动会总能看到他的身影,而且总能拿到好的名次,还曾代表学校参加全市举办的中学生运动会,但这些都已成为过去。
20多年前,周术申因为工伤,导致不能干重活。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在哥哥周伟的身上,已经成家的他还要照顾妻儿,目前在一家碎石场打工,一月收入两三千元,只能勉强维持一家7口人的生活。
“医生说,骨髓移植成功率在90%以上”。只要筹够足够的费用,周文杰就能转危为安。听说弟弟和自己配型成功,周伟非常高兴,原本工厂已经放假,他又出去打了份工,“如果到时候和弟弟配型,我就要休息几个月,趁着现在的时间多挣点钱”。
市民朋友们,也许您的点滴爱心,就能汇成大爱帮助周文杰度过难关,如果您愿意帮助他,请联系我们13677148133(程记者)或者联系周文杰父亲(周术申15971556709)。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3768/
1
上一篇豆腐作坊废水直排水塘
下一篇 全市开展春节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