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过年不忘环保 "限放"不限热闹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邓晶龙 今天是羊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浓郁的年味虽未远去,但作为春节特征之一的烟花爆竹,已与我们告别,只剩下正月十五的“最后一哆嗦”。从去年12月开始,天津实施《天津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对春节期间的花炮燃放时间进行了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邓晶龙  今天是羊年的个工作日,浓郁的年味虽未远去,但作为春节特征之一的烟花爆竹,已与我们告别,只剩下正月十五的“较后一哆嗦”。从去年12月开始,天津实施《天津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对春节期间的花炮燃放时间进行了限制。“限放令”后的首个春节,诸多细节耐人寻味。

  近些年来,由于雾霾天气频发,连中华民族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都总是撞上雾霾天。春节期间屡屡爆表的空气质量,让人们开始讨论,为了减少“春节霾”,能否禁止春节放炮?春节前,一张呼吁少放点鞭炮的图片就曾在网络热传,一对环卫工夫妇站在街头手举一张心形卡片,上面写着“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回家过年!谢谢体谅”,让不少人表示要身体力行过节少放炮。不过,在禁与不禁的问题上民意分歧巨大。有人在乎污染和扰民,也有人支持传统民俗和年味。

  面对严峻的空气质量形势,“限放”开始成为主流。据公安部数据,全国有超过130个城市出台烟花爆竹禁放等措施,有530余个城市出台限制燃放的政策。总体来看,花炮“限放令”有助于春节空气质量的好转。大家普遍能感觉到,过年放炮的人少了,炮声集中的时间大大少于往年。春节期间的雾霾天,感觉上也没有往年多了。不过,从数据来看,除夕夜和初一凌晨,由于短时间内集中燃放,不管空气扩散条件好还是不好,都会短时造成空气严重污染。

  由于实施时间不长,“限放令”的成效还需时日来观察,今后应视效果来调整。接下来,放与不放的争论恐怕还会延续。如果想让喜欢放炮的人和反对放炮的人都满意,应该坚持一个共识,就是既要环保的春节,也不能丢失春节的年味。毕竟,春节花炮燃放限制时间和地点,目的不是为了取消年俗,弱化年味,而是为了加强管理,减少污染,实现人人喜欢的“春节蓝”。

  如何营造出这样的春节,是对城市管理能力的考验。一方面,尊重传统年俗的同时应管理到位,监管细致。比如提高花炮的生产标准,让烟花爆竹安全环保无污染。而且,不能随时随地燃放以免扰民。另一方面,让不放炮的人也有机会感受到浓郁的年味,需要创新和引领新年俗,别提起春节就是放炮、饺子和春晚。更为重要的是,切实治理好空气质量,把PM2.5降到较低基数,这样“春节蓝”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过年有好天气,是我们生存的现实需要,过年有年味,更是华人千载不变的心理需求。两者从来不是矛盾,更不该有你没我,而应和谐共存。红红火火的中国年,一个也不能少,两个都可以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3745/
1
上一篇工业园企业建筑消防审批手续不全 逃生通道被堵
下一篇 评论:“压岁钱我帮你存起来了”你还信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