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2月2日讯(记者 李钢 实习生 来慧) 近日,我省专家继之前发现12个麻风易感基因后,再次发现6个新的麻风易感基因。这些发现将改变麻风防治历史,使麻风症状前诊断和预防成为可能。该研究成果将于2月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发表。
“作为一名麻风防治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受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我们经历了太多的无奈,麻风作为一种可以致残的慢性传染病,由于没有有效疫苗,致病菌也无法体外培养,千百年来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患者的畸残与死亡。”作为从事麻风防治和研究多年的专家,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所属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张福仁研究员颇有感触地说。
为攻克这些难关,张福仁带领的科研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麻风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研究。2009年,该团队率先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发现7个麻风的易感基因,这是国际上个麻风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成果;随后该院团队又发现多个麻风易感基因。
历时四年的研究,近期,该团队通过对8313例麻风受累者和16017健康对照者的研究,又发现6个新的麻风易感基因,截至目前,该研究团队已经成功定位18个麻风易感基因。
“迄今为止麻风防治仍然停留在对有症状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上,无法做到症状前诊断和预防,我们的研究使症状前诊断和预防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张福仁说,基于定位的18个易感基因位点,该团队已经成功构建了麻风发病的风险预测模型,这一模型临床应用的敏感度、特异度均在75%以上。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省累计登记麻风病人54102例,居全国第四位,目前存活7000余例,多数散居在农村,其中现症病人1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