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年歌手姚贝娜的眼角膜分别移植到深圳、成都的两位病人身上,姚贝娜以及家人做出的捐献决定再次引起社会对于器官移植的热议。中国每年有150万多患者需要通过器官移植来恢复健康或延续生命,但可供移植的器官数量只有1万,器官移植面临着供体缺乏的窘境,专家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共同关注器官短缺的情况。
京华时报记者钱宇阳
角膜移植供体缺口高达90%
同仁医院角膜病专科主任、同仁眼库主任潘志强介绍,角膜疾病致盲仅次于白内障致盲眼病患者数量,其中多数患者通过角膜移植可重见光明。然而由于供体缺少,每年仅有5000例患者可获得移植,仅占需要移植总量的10%,缺口达90%。由于角膜供体紧缺,绝大多数角膜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一部分患者因角膜供体缺乏耽误了较佳治疗时机,眼球被迫摘除。
潘志强介绍,北京同仁眼库去年接收的眼角膜捐献不到200例,新鲜眼角膜库存基本为零,而登记在册的,等待眼角膜移植的患者却有1000多例。
肺移植手术缺供体寸步难行
不仅仅是角膜,其他器官供体缺乏更为严重。肺气肿晚期、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肺的囊性疾病等20多种疾病都可以进行肺移植手术来治疗,但肺移植却面临着没有供体的窘境。中日友好医院是国内较早开展肺移植的医院之一,但上一次的肺移植手术还是在2010年完成的。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刘德若感慨说,4年没做过肺移植手术,供体太缺乏了。“做完肺移植手术后患者可以正常生活,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是移植后5年生存率为50%,10年生存率为30%。但现在没有供体,我们也很着急。”
器官捐献亟待观念突破
相关数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50万多患者需要通过器官移植来恢复健康或延续生命,但可供移植的器官数量只有1万,供需比例只有1:150。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平均器官供需比为1:20~1:30,美国为1:5,英国则为1:3。
众所周知,中国的器官捐献率并不高。现阶段,我国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率仅约0.6/100万人口,与全球器官捐献率较高的西班牙相比,相差逾1000倍。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发现,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传统观念和“入土为安”丧葬习俗的影响,不少人担心亲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对身后器官捐献持保守意见。此外,即便有人愿意捐献,也可能因家属反对而无法进行。
潘志强表示,中国的器官捐献率低主要原因在于潜意识中文化熏陶的结果。在东方文化里,身体和灵魂往往被视为一体,二者同等重要。保持身体完整的信念,成为阻碍人们捐献器官的心理障碍。“大家都知道捐赠器官是一种公益行为,但在实际操作中观念成较大阻碍,即使本人同意了,不少家属因为观念上不能接受,较后拒绝捐献。”
此外,一些人还担忧自己的捐赠意愿能否得到尊重和落实。因为目前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的过程不甚透明,一些人担心自己捐献的器官得不到公平、合理的使用。
潘志强表示,器官捐献其实是生命的延续。解决器官供体缺乏,首先要加大舆论宣传,让更多人转变观念。同时,器官捐献领域应当建立全面的人体器官移植监管体系。“社会各方应该多宣传成功案例,让大家认识并接受捐赠器官或遗体是另一种延续生命的观念。同时要系统地消除人们的顾虑,还应当建立全面的人体器官移植监管体系,对公民捐献器官的信息进行全程公开,包括捐献的方式、器官去向、具备移植资质的医疗机构等,必须说明从捐献的开始到结束没有利益的牵涉,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公众信任,消除公众对捐献器官的疑虑。”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也公开呼吁,应从立法、经济投入上加大对器官捐献的支持力度。中国亟须建立一个层面的器官捐献体系,鼓励公民捐献的同时,更要加快推动器官移植立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