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十载被骗路 缘何不醒悟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平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字画出名,登门求字求画者络绎不绝。然而板桥先生傲骨铮铮,一些达官显贵想求得他的字画难如登天。某日,访友归来的板桥闻到一阵狗肉的香味从路旁草屋飘出,嗜食狗肉的板桥寻味而至,见一穿着破落、面容清瘦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平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字画出名,登门求字求画者络绎不绝。然而板桥先生傲骨铮铮,一些达官显贵想求得他的字画难如登天。某日,访友归来的板桥闻到一阵狗肉的香味从路旁草屋飘出,嗜食狗肉的板桥寻味而至,见一穿着破落、面容清瘦的老者正在烹煮狗肉。老者看到有客人,便邀请一同吃肉。正闹馋虫的板桥闻听非常高兴,且与老者相谈甚欢,趁着酒意,他给老者泼墨作画,以为回报。数日后,板桥闻听城中一富商炫耀他那日的画作,打听缘由,才知是该富商因求画不得,便让人假扮老汉,揪住板桥爱吃狗肉的弱点,骗了他一幅画。板桥知道后悔恨不已。

  现实生活中,如果上当受骗,相信多数人也会如板桥先生一样,一时麻痹,让人钻了空子,以后遇事会更加警觉。然而像新闻中的陈先生如此“执着”的,除了去年因有钱任性而火爆的老刘明知上当还要“看看骗子究竟能骗多少”之外,恐怕并不多见。陈先生抱着骗子或许还钱的“热火罐”,骗子揪住陈先生不愿生事的弱点,骗与被骗,愿打愿挨。虽说骗子的手段不断翻新,鬼话层出不穷,但其招数再多,无非以利相诱,或让你担忧,在一些贪图小便宜或老年群体中屡屡得手。如何防忽悠?应避免侥幸心理,多问几个问什么,并不怎么高明的骗术,戳穿没那么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2158/
1
上一篇市教委解读今年教改热点 推行教师校长交流轮岗
下一篇 评论:“免费早餐”谣言与甘道夫的记号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