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免费午餐不再 数字专辑新生态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于穆铭 互联网和移动科技曾经给了音乐传播无限可能,但当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遇上并不成熟的中国音乐产业,免费下载的盗版模式反而成了传统唱片行业的掘墓人。免费午餐掏空了歌坛,也让音乐产业不得不痛定思痛,开始用互联网思维去审视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于穆铭  互联网和移动科技曾经给了音乐传播无限可能,但当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遇上并不成熟的中国音乐产业,免费下载的盗版模式反而成了传统唱片行业的掘墓人。免费午餐掏空了歌坛,也让音乐产业不得不痛定思痛,开始用互联网思维去审视行业。于是,越来越多的音乐人选择进行数字化探索,就连歌坛天王张学友和周杰伦都采取了和QQ音乐合作、由歌迷在网上付费购买数字专辑的全新发行方式,取得了比实体唱片更好的销量。

  传统的唱片发售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折射出了太多的弊端,虽然传播介质早已经互联网化,但是内容生产和产业链并未形成与其他行业一样的颠覆性改变。中国的音乐产业在从唱片过渡到网络的过程中,并没有让用户养成付费习惯。同质化的音乐服务商为提升用户黏性,普遍不选择主动收费,这让版权问题长期困扰国内音乐产业的发展。

  时代在发展,很多事情应该被改变,唱片公司只有把自己“破坏”掉,才能破茧重生。互联网时代给业内人士带来的启发是:音乐人和唱片公司不一定只靠卖内容版权赚钱,还有更多可以选择的盈利模式。在未来,数字专辑内容会比传统CD更丰富,以周杰伦新发行的数字专辑为例,购买数字专辑的用户不但可以比实体唱片用户提前试听和下载整张专辑,还可以享受“超大号粉丝福利”——偶像告白书、花絮抢鲜看、私人珍藏写真集、偶像合影等更多的周边服务,这让数字专辑有更多的新表达和互动方式——可以听、可以看、可以触摸,真正搭建起音乐人与乐迷的沟通平台。数字音乐专辑的“重量”不单是专辑本身,而更像是一场粉丝狂欢。

  在传统的音乐产业链条上,音乐受众是被排除在链条之外的,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音乐改变了用户听歌的习惯,互联网的交互方式让音乐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交生态链。去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为2000余亿元,其中实体唱片市场规模约6.5亿元,而数字音乐产业的市场规模则为440.7亿元,远超前者,成了乐坛的主流。构建新的互联网时代的音乐产业生态系统已经势在必行,新的生态系统,须扎根网络,音乐的创作、包装、营销都要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如此方能找到音乐产业新的盈利和生存方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1362/
1
上一篇评论:不要弟弟妹妹 妈妈再爱我一次
下一篇 评论:“姿势”真的那么重要吗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