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高考难度哪家强?冷暖自知吧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陈庆璞 最近,一个《中国各省份高考难度排行榜》出炉,引发热议,其中难度最大的前两位为江浙两省,虽然有很多地方考生表示不服,但细看这个排行榜的排名依据,不是根据人口数量和高校数量,而是教育方式,说江浙地区不搞题海战术,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陈庆璞  较近,一个《中国各省份高考难度排行榜》出炉,引发热议,其中难度较大的前两位为江浙两省,虽然有很多地方考生表示不服,但细看这个排行榜的排名依据,不是根据人口数量和高校数量,而是教育方式,说江浙地区不搞题海战术,注重启发式教育,以致盛产学霸,考卷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会做的”和“题目出错的”,这确实有点霸气。

  对这个排行榜我们权当娱乐,这个榜单所说的教育方式的差别,也只是相对意义上的,但不妨予以“趣读”一番。

  昨天本报《此螃蟹非彼螃蟹》一文引用了吃螃蟹的典故,这吃螃蟹原是绍兴师爷的发明。且不管其真实性,至少可以说明师爷这个群体还是比较有智慧的。古代师爷以绍兴师爷较为著名,据说从总督、巡抚至州县各级官员衙门内,都有师爷在帮助处理文案及各项事务,多者十余人、少的也有二三人。师爷就是幕僚,是各级官员私人聘用的,并不在官僚系统编制内。不过,虽不在体制内,但从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看,师爷其实非常类似于现在公务员中的非领导职位。现在,不少影视作品中都有师爷这个形象,大多善于出谋划策、聪明机断,很多朋友就问了,师爷这么厉害,为什么不去参加科举呢?

  其实,这些师爷不是不想参加科举,而正是因为科举落第,才投奔官员做个书吏师爷。以出师爷较多的江浙地区为例,江浙自古人文荟萃,文人士子层出不穷,以致学霸太多,竞争太激烈,即便非常聪明用功的人也是屡试不第,只能寄人篱下做个师爷书吏。绍兴师爷比较泛滥的雍正年间,为了防止结党营私,皇上曾下令六部禁止用绍兴人。高考跟科举当然不一样,但是这个难度排行榜江浙居首,却跟古代的科举难度有点神似。说江浙两省盛产学霸,现在虽没有严谨的数据统计,但笔者某同事读大学(当时排名被称为全国)时,班上两位学霸,一位是江苏的,另一位就是浙江的,这大概不是巧合。

  江浙地区人才辈出,教育发达,除了文化传统之外,跟经济发展有关系。众所周知,自宋朝开始,中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物产丰富,战乱相对较少,社会安定,人们有更多的条件和精力来搞教育。不过,教育太发达了,牛人太多了,让其他省份没吃的也不好,所以中央政府就要采取平衡策略加以限制。对江浙地区的限制并非始自雍正,明太祖洪武年间,有个著名的南北卷事件,有一年的会试由翰林学士刘三吾主考,结果录取的52名进士都是南方省份的,北方无一人,史无前例,结果北方举子联名抗议刘三吾(湖南人)徇私舞弊,皇上大怒,让张信等人重新阅卷,结果上交的试卷不是文理不佳的就是犯禁的,明显是故意所为,皇上更怒,处斩了一众涉事官员,七八十岁的刘三吾充军戍边,较后朱元璋亲自操刀阅卷,圈定了61名进士,都是北方人。到后来的明仁宗年间,就形成了按地区划分名额分别录取的惯例,可见虽然南北卷事件虽有乡党徇私的成分,但江南地区文教更盛一直延续到科举终结。

  当然,高考不是科举,我们现在更加注重地区平衡发展,对于高考的难度,想必哪个排行榜也说了不算,因为难不难是每个考生冷暖自知的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0886/
1
上一篇评论:别让“裸女”冲淡了见义勇为
下一篇 评论:《武媚娘传奇》背后那些事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