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杭州监狱系统公务员考试

项志成烈士(1894—1928),曾任中共浙江省委交通主任,1928年牺牲于陆军监狱。

项志成烈士(1894—1928),曾任中共浙江省委交通主任,1928年牺牲于陆军监狱。

上世纪七十年代,杭州市民政局烈士史料征集办公室李杞龙,正在收集整理在杭州牺牲的革命烈士的资料。

一天,他在一本1928年当时党中央出版的《布尔什维克党刊》上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哀项志成……等八人》,显然这是对烈士的哀悼,文中称这几个人都是“八•七会议方针的忠实执行者",“是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而牺牲的

项志成这个名字,李杞龙记得曾在一份杭州陆军监狱的名单上看到过,但“文革”中也有人说他是叛徒,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如果他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人,死后还要背着叛徒的恶名,岂不是太冤了。

小车桥的陆军监狱早已毫无痕迹,烈士纪念馆打算做一个模型,先根据知情者的回忆画了一张平面图。1978年,李杞龙拿着这张图纸去了北京,想请一些曾经在陆军监狱待过的幸存者看看,是否准确。

当时来了有七八个老人,其中有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中央经济研究所负责人骆耕模等人。谈起往事,老人们非常激动,从他们的嘴里,项志成个老交通员的形象渐渐清晰,住在上海的潘念之老人气愤地说:“谁说项志成是叛徒,我愿意与他当面对质!"

1926年11月13日,中共杭州地委书记贺刚峰和汪性天牺牲后,遗体被放在湖滨公园示众,围观的人群里有一位伤心的“老者”,他就是项志成。其实项志成并不老,才30多岁,可是因为生活的劳累,看上去就像是50多岁的老头。

1926年,他担任了中共杭州地委的交通员,一年后,又担任浙江省委的交通主任。项志成住在金钗袋巷,与老母亲相依为命,地下党帮他摆了一个小人书摊,作为他收发、交接、传递文件和信息的掩护。1927年11月6日,项志成被捕。

1927年的冬天特别冷,钱塘门附近,每天有一个老妈妈沿街乞讨,有时她会在陆军监狱的铁门外徘徊。有一天,老妈妈终于跨进了陆军监狱的大门,见到了伤痕累累的儿子项志成,递过去一碗她刚刚要来的米饭。她那昏花的老眼,泪已流干,欲哭无声。

项志成面对苍老的母亲百感交集,接过饭碗,强忍着悲痛说: “儿子是为穷人办事,光明正大,只是不能养娘到老了。望娘不要再记挂儿子,好好保重自己……"

老妈妈哪里会想到,这竟是最后的诀别。1928年1月9日,项志成在陆军监狱刑场英勇就义,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老妈妈也不知所终。

#情感# #头条# #我要上头条#

一九三零年八月二十七日,杭州国民党陆军监狱。

那天,隔壁造币厂的汽笛一响,狱友们照常起来,照常在原地跑步。天气阴沉沉的、像死人脸样。

一早,大家就有异样的感觉:平时天蒙蒙亮就有人来倒马桶,可那天这时候了还没来。平时七点有外役来送洗脸水,那天八点了还没人来送。

‘’王屏周,请你出去看病!‘’

对面笼子里的曹素民同时也被传了出去,说有人要接见他。

大家都很奇怪,从来没有人来看过他的,怎么今天一早就有人来看他呢?

接着,伪法警又叫出了两个人出去。

监狱内静悄悄的…………。

一会儿,在南面法庭的地方,突然传来一阵响亮的口号声:(打倒国民党!)、(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共产党万岁!)口号喊的很急促,一直喊了四五分钟的样子;口号声中加杂着像批毛竹筒一样的驳壳枪声。

听到枪声和口号声,笼子间里空气顿时紧张起来。

‘’同志们,看样子今天敌人要大屠杀了。‘’ 倪福根站了起来,……沉沉的说。

一会儿,匪看守长、法警和一群卫兵跑过来,他们一进铁门就凶神恶煞的喊了起来:‘’(边世民出来!)、(詹子祥出来!)、(杨子华出来!)…………。

李临光知道这次敌人是不会放过自己了(王屏周等被国民党判的是无期徒刑、李临光是死刑)。

他把自己的布衫、汗衫脱下来,交给同志们,平静地说:‘’如果挨到我的话,这两件衣服留下来,给同志们换换…………我不糟蹋它了。‘’说罢,就提着鞋、赤裸上身,只穿了一条白色的短裤,占在了门口水饭洞旁。

一会儿,一个看守跑到笼口……。

门一开,看守还没有喊名字,李临光就说:

‘’就是我。‘’

‘’你叫李临光吗?‘’看守两支眼睛惊奇的看着他问。

‘’是的!‘’ 李临光从容地跨出门去。

他走了两步,重又回来,面对着大家,慎重地用双手把自己的近视眼镜取下来,小心地放在地上。

(同志们,和你们告别了,这副眼镜留下来,请你们给需要的同志吧。)………………

难友们饱含热泪的眼睛,不忍再直视李临光同志。…………心情沉痛、愤怒,像刀绞一样。

四个人刚集合在天井里,李临光他们就喊起了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到国民党!‘’、‘’拥护苏维埃!‘’、‘’同志们要为我们复仇!‘’…_……………。

难友们热血沸腾。悲痛与愤怒交织在一起,像火药突然爆炸了一样,跟着喊起了口号!

(打倒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万岁!)

……………………………………

口号声汹涌彭拜、此起起伏……!

乙监的杨晟同志也在和大家告别……。

他将自己的毛背心交到彭秉坤手里。彭秉坤心情非常难过,坚决不要。杨晟严厉地说:‘’同志、你不要客气了,难道你连这一点都想不通吗?穿在我身上,死了还不是被别人剥去?你穿了以后,保护你的健康,完成我们没完成的工作,为我们报仇!‘’

他仅穿着一件汗衫、一件裤头走了出去。跨出笼子间前,杨晟同志从容不迫的和每一个人握手,连声说:‘’你们不要难过,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另一个笼子里、徐英也正在和大家告别。他高声对大家说:‘’同志们、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一个人倒下了,几千几万个人会立即站出来的!‘’

裘古怀同志把刚刚伏在地上写好的两封信交给了倪福根同志。然后就提着鞋,站在了水饭洞旁。

‘’裘古怀,出来!‘’

裘古怀套上鞋,然后地对大家说:‘’同志们、你们要好好记住,将来不管敌人跑到天涯海角,都要抓来为我们报仇啊!‘’

这天,敌人在浙江陆军监狱共杀害了我党十九名同志。

是分批(每四人一组)执行的。

第一批四名同志是被敌人骗出去、绑在监狱刑场十字架上枪毙的。

其余几批同志因为奋力反抗,监狱里几百人喊声震天。敌人心慌意乱,便急急地把这十五位同志都枪毙在通往刑场的弄堂里。

弄堂里血流成河,两边的白墙都被烈士的鲜血溅红了……。

再次向十九位革命烈士致敬!

浙江杭州,一位商人带着女友一起宴请广东客户,客户竟然趁女友酒醉,冒充其男友趁机发生了关系。事后,两人向客商索赔300万。客户以敲诈勒索报警,却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丁先生在浙江杭州做生意,做得比较火,为了拿到优质货源和价格折扣,他经常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供应商进行谈判、考察,也少不了有各种应酬。

广东的林老板是一位比较大的供应商,丁先生想与他合作,特地请林老板到杭州来考察。两人相谈甚欢,晚上,丁先生还在酒店宴请林老板,并拉上女友相陪。

丁先生的女友高女士长得非常漂亮,身材又好,非常养眼。席间,林老板对高女士非常有好感,频频举杯敬酒,并夸赞高女士容貌惊为天人。

高女士虽然对林老板一直让她喝酒有些反感,但碍于情面,同时也是为了男友的生意着想,不便发作,只能笑脸相陪,很快就喝多了。

丁先生一为待客之道,二也是表达自己合作的诚意,在酒店给林老板订好了房间,又看到女友已经醉酒的样子,干脆又开了一间,自己和女友一起住下来,两间房紧挨着。

丁先生先安排好林老板,又照顾女友睡下,才松了一口气。这时他想起今天公司还有其他应酬也需要他出场,于是简单收拾了一下自己,准备去赶下一场。

林老板就在隔壁,他听到这边房间有人开门出去的声音,悄悄打开房门望去,发觉是丁先生离开了,他心里顿时活泛起来。

他找来前台服务人员,谎称房卡落在房间,让服务员替他打开了隔壁房门。他没有开灯,直接上了床。高女士酒醉并不清醒,误认为是男友,也未加反抗。

事后,高女士发觉不是男友,怒斥林老板,并打电话叫回了男友。林老板向两人道歉,高女士坚持要报警,丁先生提醒女友“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意就泡汤了。”

林老板答应赔偿,高女士提出索要300万,而且必须在两个小时内解决。林老板想这不是敲诈勒索吗?怎么也不可能赔这么多啊!于是一气之下,林老板报了警。

警方和法医在搜集相关证据后,检方以涉嫌强奸罪对林先生提起公诉。

根据《刑法》第236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丁先生离开房间后,林老板就骗取服务员打开隔壁的房门,随后与其发生关系,因此法院认为林老板存在故意犯案的动机,并非临时起意。

法医向法院递交了在高女士身上提取到的生物残留DNA报告,与林老板的生物数据吻合。

然而,林老板却辩解称他们是好朋友,发生关系时对方是清醒的,因此不构成犯罪。反倒是在事后,对方要求他转账300万元作赔偿,构成敲诈勒索罪。

(一)林老板与高某既不是夫妻,也不是情侣,说受害人自愿与他发生关系,明显不符合逻辑。

(二)在本案中,林先生故意不开灯,涉嫌冒充高女士的男友,让受害人出现错误认知时与对方发生关系的行为,从而不加拒绝与反抗。

(三)向林先生索要300万的赔偿,并未形成事实,那不过是高女士在遭到侮辱后一句泄愤的话,并不构成敲诈勒索。

最后,法院裁定林先生强奸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光绪十九年(1893年)七月二十七日,周福清(鲁迅祖父)提心吊胆地在船上等候回信。可是半晌已过,仍不见陶阿顺回来,一种不详之感涌上心头。他急忙上岸,很快便打听到,从主考大人官船上拿下一人,已押送苏州。

周福清立即回到船上,连夜赶回上海暂避风头。八月下旬,当他潜回绍兴家中时,已经成为官府通缉的要犯了。

周福清生于1838年,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祖父,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于同治六年(1867年)考中举人,四年后考中进士。周福清一生虽有才学,但仕途一直不顺,只做到了知县。

1878年,两江总督沈葆桢参奏了一批地方官员,其中就包括金溪县知县周福清。折子中说他“办事颟顸而文理尚优”,意思就是说周福清办事稀里糊涂,但在文学方面有一定特长。建议他改任教职。

周福清不愿意在孔庙里坐冷板凳。次年,回家卖了一些田地,按例捐了一个内阁中书(掌管记载、翻译等事,期满可补同知或知州。)的官职来做。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毕竟是在朝中任职,影响力还是有的。

周福清一生竭尽所能,担负起一个大家族的担子,凭一己之力让周家繁荣昌盛了一段时间。

然而堂堂朝廷命官,却因为后来的一件事,被革职入狱,险些招来杀身之祸。

时间回到光绪十九年三月,周福清母亲去世,按制需回乡居丧三年。

在他回到浙江后不久,屡试不中的儿子周用吉(鲁迅父亲)又一次报名参加了这年八月的举人考试。

当周福清得知主持这次乡试的主考官,恰好是与自己同年考中进士的殷如璋时,便动了心思,最后做出了一个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

“我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倘若儿子再考取不中,我们周家就真的要走向没落了。”这次他决定铤而走险。

七月二十五日,周福清从上海赶到苏州,停船静候殷如璋。并准备好关节条子,以及一张纸写着“洋银一万元”,是他许诺事成之后酬谢主考的价钱。

七月二十七日,殷如璋的官船到达苏州码头。周福清把这两张纸和自己的名片装入信封,为避人耳目,自己留在船上,派家仆陶阿顺代送。

他嘱咐陶阿顺,先投帖拜会,争取让主考大人接见,当面递信,如不接见,再投信函。

陶阿顺原是个当佣工的粗人,刚到周家没多久。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他,来到戒备森严的官船下,因为害怕早把主人的吩咐忘在脑后。为图省事,他把周福清的名帖和密封的信函一同呈递上去。

当时,殷如璋正和副主考周锡恩谈天,陶阿顺将信函递上后,殷如璋知道其中有物,不便拆开,便搁置桌旁,不在意的样子,吩咐陶阿顺让他先回去。

谁知陶阿顺粗俗无礼,当着众人的面喊到:“此信关系银钱大事,怎么不当面给个回条?我好回去给老爷交差!”

殷如璋无奈只好当着众人之面,拆开一看,登时面色绯红,勃然大怒道:“这个周福清好大的胆,竟敢贿买关节,到我船上来了!”当即喝令仆役把陶阿顺拿下,将人和信一同交给地方官府查办。

周福清万万没想到,陶阿顺的这个鲁莽举动使他的机密彻底败露,也将周家的命运带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明清两朝对于科考舞弊案的惩罚尤为严厉。轻则枷号、斥革,重则发配边疆、甚至处死。

咸丰九年(1859年),官居一品的文渊阁大学士柏葰却因咸丰八年的顺天(今北京)乡试科举舞弊案斩首,成为清朝历史上因科举舞弊而死的最高级别官员。

这起轰动一时的“大清最后一起科考舞弊案”发生后,周家上下为救周福清上下活动,疏通关系,甚至变卖了房产,虽然挽救了周福清一条性命,但也掏空了家底,使本就逐渐衰败的周家迅速走向了落魄。

1901年,在杭州监狱蹲了八年大狱的周福清获准释放。但是出狱后只过了三年便羞愤离去了。

鲁迅的父亲周用吉,不仅举人没当上,连此前获取的秀才功名也被革除。怀着满腔的伤感和郁闷,致使他刚刚三十五岁就死去了。

鲁迅在为《阿Q正传》俄文译本写的自叙传略中回忆,其祖上本是殷实富足的大家,“但到我13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后来则“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庄”。

正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少年的鲁迅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冷酷,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然而,后来的鲁迅却为自己是“破落子弟”而庆幸,并说“使我因此明白了许多事情”。

命运的跌宕和坎坷,对鲁迅的少年生活乃至性格的形成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也由此成为“骨头最硬”的一个人。进而促使鲁迅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晗宇史观 鲁迅祖父的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点启示: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事也要脚踏实地,切不可为达目的铤而走险,甚至不择手段。最终必然会落得个害人害己的下场。

图1为鲁迅;图2为周用吉;图3为周福清

#绍兴头条# #绍兴名人#

1893年,临近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清廷增加了一次癸巳恩科乡试。殷如璋出为浙江乡试主考官。当年7月,殷如璋离开京城,乘船经过京杭大运河,奔赴杭州。7月27日,殷如璋乘坐的官船抵达苏州阊门码头,稍作整休。苏州知府王仁堪按照官场礼仪,带着几名苏州官员,前来官船上行礼节性拜访。

殷如璋和王仁堪等人在官船上寒暄时,殷如璋的仆人送来一封信,交给殷如璋。殷如璋漫不经心地瞟了一眼,就顺手丢在一旁,继续和地方官闲聊。

过了好一会,只听外面有人大声喊:殷大人,信封里有一万两银票呢,您怎么收了银子连个收条也不给?

接着,外面又响起了吵闹甚至漫骂的声音。

外面的喊声、吵闹声,船上的人听得真真切切,苏州的地方官们,不约而同的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桌子上没有拆封的信。殷如章脸色大变,立即喊来仆人,问是怎么回事。

仆人支支吾吾,不肯细说,殷如璋厉声说:是谁在外面喧哗?仆人无奈地说:刚才送信之人,等着要回信,非要面见大人,我说老爷正在会客,不让他上船,他就和我吵,因此惊动了老爷。

殷如璋知道事情闹大了,立即把信交给苏州知府,严肃地说:王知府,本官奉命去浙江主考,没想到有人竟然行贿本官,现在信尚未拆封,送信人就在船外,麻烦王知府带回府衙审讯,据实奏报朝廷。

经过审讯,案情很快真相大白。行贿人名叫周福清,字震生,号介孚。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人。清同治十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因丧母在家丁忧。

原来,绍兴当地准备参加乡试的秀才,得知由京城来杭州的正主考官殷如璋,是周介孚同年,并且二人关系密切,就不断来求周介孚利用这一关系打通关节,绍兴的马、顾等五个家中有钱的秀才更是凑足一万两银子,托周介孚去送给殷如璋,以买通关节、乡试中举,并答应事后会给周介孚一些酬报。

周介孚深知这件事非同儿戏。可是,他与这五家都沾亲带故,再加上考虑到自己的儿子周伯宜,虽已是秀才,但接连几次乡试都未能中举,现在既然五家人愿意出银万两,只要自己出面周旋说情,便可省去一份贿银,当然是一件合算的事情。于是,在碍于情面、经不住亲朋好友的极力撺掇的情况下,为了儿子的仕途前程,他最终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了。

七月二十日这天,周介孚就带着仆人陶阿顺由绍兴启程了。他们中途经过上海,于七月二十五日晚到达苏州,泊船静候殷如璋等人所乘坐的官船的到来。两天后,殷如璋的官船果然如期抵达苏州,停泊在阊门码头。

周福清得知这一消息后,不敢怠慢,由于自己出面目标太大,就派陶阿顺拿着事先拟好的、一封带有关节字样(所谓关节,是指与考官事先约好,在试卷某处用某几个字眼作为暗号)的书信前去投帖拜会,并嘱令陶阿顺先去投帖拜会,如不见,再投信函。

没想到这陶阿顺是一个粗人,从来未见过世面,更不懂得官场的规矩。他由船夫驾了小船悄悄划到大船边后,竟然将名帖信函一并交给殷如璋的差人。

他在外面一等二等,却不见回信,他愈等急着急,信封中装有一万元银票,万一出了差错,他陶阿顺八辈子也赔不起。他想到官船上去见殷大人问个究竟,可是官船上的衙役却不让他上船,衙役愈不让他上船,他愈担心,就和衙役争吵,并且引来了好多人围观。无奈之中,他就冲着官船大喊,意图让殷大人听见,能给他一张收条,他好回去交差。

其实,殷如璋看了信封,已经心知肚明,本想等客人走后再处理这件事情,谁知闹出了这样的乱子。他看事情已经败露,只好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公事公办地把信交给知府,并且把陶阿顺拿下,“押交苏州府收审”,陶阿顺哪里见过这个阵势,当即供出自己是受周老爷指使。

  

案情简单,人证物证俱在,很快就结案了,周介孚被判了个“斩监候”(死刑不立即执行,等秋后问斩。),相关考生革除功名。

周介孚入监后,周家发动周介孚的科举旧交、京官同僚,又卖了家族的良田和店铺,疏通上下环节。他的案子由浙江省负责,时任浙江按察使是赵舒翘。赵舒翘觉得周介孚的运气太背了,大家舞弊都没事,就他被摊上了,对他很同情,加上各种各样的招呼,就把周介孚的死刑给押了下来,秋后并未处决。

周介孚保住了一命,杀也不是放也不行,在杭州的监狱里呆了八年。八国联军侵华时,京城监狱中犯人纷纷逃离监狱,事后又自动回来归案。刑部因此奏请赦免所有犯人,得到慈禧的批准。刑部尚书薛允升援引此例,将远在杭州的周介孚也列入赦免名单,得到慈禧同意释放。薛尚书是周介孚的同年进士,很同情周介孚在科举舞弊相当普遍的情况下获罪,就稀里糊涂地把周介孚释放了。

周介孚虽然保住了性命,也就此家道中落,大儿子周伯宜案发后被革去秀才身份,十分伤感。他常借酒消愁,后为病魔所缠,又为庸医所误,死时年仅36岁。

周介孚就是鲁迅先生的祖父,周伯宜则是鲁迅先生的父亲。案发时,鲁迅只有十多岁,飞来的横祸,让他幼小的心灵,饱尝了世态炎凉。他在《呐喊》自序写道: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大桥北岸之江路2号。

  杭州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之城。衙前农民运动、一师风潮、国民党陆军监狱的斗争、新登战役等,诸多发生在杭州的重大事件,在浙江乃至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是在1968年修建的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基础上,于2009年改扩建而成,是杭州市目前唯一综合性的革命史迹和烈士事迹宣传基地。纪念馆主体建筑由原来的800平方米扩建为1770 平方米,实际用于展览的空间由原来的600平方米扩大为1100平方米。结合观众参观需要,增加了报告厅、会议厅等多项便利设施。充实了革命史的内容, “以人带史,以史托人”,使人物与历史相结合,内容更加饱满丰富。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展陈手段,力求达到生动、可看和可参与体验。

  杭州解放纪念碑

  在纪念馆外广场上,一座蔡永祥舍身救列车的纪念雕塑巍然屹立。蔡永祥生前是守卫钱塘江大桥的解放军战士,1966年10月10日凌晨,为排除横卧在大桥铁轨上的一段大木头,保卫钱塘江大桥,保卫列车旅客的安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广场下山的路边,一座新建的杭州市见义勇为事迹陈列厅已向公众开放,这是全国首个群体性见义勇为烈士陈列厅。

  从山脚下到钱塘江畔之间,在一大片绿地中央,矗立着一座磅礴大气又个性独特的杭州解放纪念碑。纪念碑建于2001年,全部用赭红色的钢筋混凝土现浇而成,主体高约18米、宽约22米。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于1995年2月被浙江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杭州“大白”暴力拉人隔离?官方通报#

这是带去隔离还是去监狱啊,人权在哪里

1974年,浙江的一个监狱里,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走出监狱大门。20年的牢狱生活,让老人对外面的一切很是陌生,为了谋生,他首先需要找一份工作。

 

然而老人年纪大了,又有案底,找工作不是件容易事,最终他找到一份蹬三轮车的工作,并以此为生六年。

 

为了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风雨无阻,起早贪黑,只是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

 

突然,有一天,一群政府人员来到老人家中,激动地说:“老人家让您受苦了!委屈你了!”并为老人发放了抚恤金,安排了工作,从此老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那么老人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国家为何又在老人坐牢二十几年后才想起他呢?

 

事情还要从老人年轻时说起。原来这位老人名叫吴其轺,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一个乡绅之家。吴其轺虽然生在富贵之家,身上却没有纨绔子弟习气,反而立志报效祖国。

 

1931年,日本开始了对我国的侵略,其中威胁最大的就是日本人的飞机。日军的飞机不断在上空盘旋,丢下一颗又一颗的炮弹,炮弹所到之处,家园尽毁,一片狼藉。

 

当时,我国的空军力量还相当薄弱,在与日军空军对峙中经常吃大亏。为此国民党在杭州成立了第一所空军学校——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开始着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此时的吴其轺还在师范大学读书。一次偶然中,他在街头看到空军学校招生信息,就毫不犹豫退学,报名了空军学院。

 

到了新学校,吴其轺的学习劲头更大了,他见识过被日军炮弹轰炸的城市,恨透了日本人,所以在学校他学习格外刻苦努力。

 

那时候他也想不到自己日后会成为赫赫有名的飞虎队一员。

 

由于当时时间紧迫,航空学校对学生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吴其轺肯钻研,加上他这方面天赋也很高,很快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飞机驾驶员。

 

然而一次事故中,他却险些断送了自己的飞行生涯。

 

那天,他驾驶着毫无战斗力的飞机正在训练,却在高空遇到了日军飞行员。他们不断对骚扰吴其轺的飞机,飞行训练的燃油又有限,为了摧毁日军飞机,吴其轺驾驶飞机打算撞向日军,却不幸被对方击中。

 

飞机也坠入了大海,日军为了赶尽杀绝,还朝海里丢了炸弹,幸运的是吴其轺受到飞机残骸保护,被当地百姓救走。

 

虽然捡回了一条命,可吴其轺的腿部却落下残疾,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吴其轺曾对自己说“要么驾驶飞机和敌人同归于尽,要么在天上和敌人死战到底”,可如今他的梦想即将破灭。

 

虽然部队给他颁发了残疾证,他却不服输,坚持锻炼,并在一年后成功归队,再次驾驶起了飞机,即便他腿部有残疾,他的驾驶技术依然名列前茅。

 

无奈当时我军的空军力量依然无法和日军正面交锋。

 

不久后,日军偷袭了美国珍珠港,震怒的美国人为了打击日军,给我军送来大量飞行战斗机和飞行员,吴其轺由于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了飞虎队的一员。

 

1943年,吴其轺驾驶着美方送来的先进战斗机和日军在空中展开战斗。凭借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吴其轺把已经打成马蜂窝的飞机安全开了回来,让美军的飞行员也大为震惊。

 

可是再好的技术也有失手的时候,有一次,在同日军作战时,吴其轺的飞机不幸被击中,她不得不驾驶着飞机迫降到一个小山村里,幸运的是飞机并未爆炸。

 

他再一次受了重伤,附近的村民把他救回家,了解到他是抗战英雄后,村民都很敬佩他,顿顿都把好吃的送来让他补充营养。

 

那时候的吴其轺深受感动,也深深意识到自己参加抗战的意义。

 

养好伤后,他再次投入到战场上去,直到日军宣布投降,吴其轺作为飞虎队第14队队长还参加了受降仪式。

 

此后,他再次进入航空学院学习,可学成归来,国民党军队已经退回到台湾,吴其轺只得跟随部队来到台湾。

 

那时候蒋介石兵败,他把一切迁怒于共产党,不惜发动内战,吴其轺是十分反对内战的,他曾想过开飞机回大陆,可是燃油根本不够。

 

他尝试给远在大陆的父亲写信,可不知什么原因,信件都如石沉大海,没有音讯,后来他跟着一个美国朋友到了香港,才联系到了大陆方面的工作人员。

 

几经周折,他终于回到大陆,可碍于他是国民党王牌飞行员,大陆方面对他心存戒备,他一气之下,离开部队,成了一名大学老师。

 

本想着就此过着平淡的生活,可天不遂人愿,他又因为自己曾经的国民党军官的身份被判处监禁20年。

 

就这样,这位曾经的抗日英雄,昔日的王牌飞行员成了阶下囚,直到1974年出狱。

 

后来工作人员在整理材料时,发现了吴其轺的经历,觉得他曾为抗日立下汗马功劳,虽然是国民党却从未做危害人民的事。

 

国家觉得亏待了这位英雄,这才把他召回,给他安排了工作,他工作过的浙江大学还给他配了80平的房子。

 

2010年,这位最后的飞虎队员也离世,临终前他表示从不后悔回大陆,即便含冤入狱20年,他期盼的国泰民安已经实现,他要感谢国家给了他一个安逸的晚年。#人物#

作者/清浅

编辑/幽

舅家女婿部队转业后好不容易考近了老家监狱,做狱警,本以为公务员很是体面,但舅舅对他这工作很是不满。说是每天管着100多罪犯,一有疫情,就没法出来回家,这个春节又没回家。关键是,最近有个罪犯脑溢血在医院就医,他女婿还得在病床边给罪犯端屎端尿!要知道,这个女婿的母亲也有重病,前段时间住院期间,他都没时间回家陪护。

听了之后,感觉基层普通警察这不容易,简直把自己卖给了单位。你羡慕体制内的工作稳,其实是牺牲了很多自由。

#杭州原书记周江勇被双开:与资本勾连#【政府官员与资本勾连,为公可以出政绩,为私只能进监狱】一个地方的官员,能不能与资本勾连?想当年,地方的政府官员招商引资,是促进该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实,只要不把资本放进自己的口袋,而是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当地人民的福祉,官员与资本勾连并无不可。

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原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被双开,官方通报指其与资本勾连,支持资本无序扩张,违规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执法司法活动,以及搞家族式腐败等。

周江勇在杭州任职期间力挺当地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发展,也一度引发舆论推测他落马是否与阿里有关,坊间还流传关于周江勇通过姐姐和弟弟入股蚂蚁的消息,但蚂蚁集团随后辟谣,驳斥关于“相关人员”入股蚂蚁的信息不实。

在上周播出的官方反腐专题片《零容忍》第五集中,周江勇的案情首次被披露。

专题片披露,周江勇和弟弟周健勇搞“一家两制”,一个从政、一个经商,利用公权力为弟弟经商提供帮助。#媒体人周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342157/
1
上一篇职级并行安徽公务员(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
下一篇 福建公务员男性 产假(福建省公务员产假是不是6个月)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