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4十大语文差错出炉

本报记者 孙惠兰 自2006年以来,《咬文嚼字》杂志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纠正人们在当年常犯的语文差错。近日,《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4年的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电视剧《红高粱》中将松树误用为 树。看着这十大语文差错,不少网友感叹,中文

本报记者  孙惠兰

自2006年以来,《咬文嚼字》杂志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纠正人们在当年常犯的“语文差错”。近日,《咬文嚼字》杂志公布了2014年的十大语文差错,其中包括电视剧《红高粱》中将“松树”误用为“    树”。看着这十大语文差错,不少网友感叹,中文的博大精深,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参透。

重视语言规范vs鸡蛋里挑骨头

记者在网上看到,这份名为“2014年十大语文差错”的榜单,一共总结出了10对较容易混淆的词组。
其中,今年热播电视剧《红高粱》中有一副对联,就出现了繁体字错误的情况。“三徑寒鬆含露泣。”《咬文嚼字》专家指出,此处“   ”应为“松”,在现在的影视剧里,经常将“松树”写成“   树”。其实“   ”作为“松”的繁体字时,只表示头发乱蓬蓬的样子,引申出与“紧”相对的意思,进一步表示酥脆、放开、解开等义,而“松树”的“松”只能是本字。
对此,大多数网友认为,繁体字乱用现象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语言的使用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应该重视语言规范。”网友“南瓜仔”举例说,央视主持毕福剑为“九球天后”潘晓婷题写“九球天后”四个字,但其中“九”和“后”两字的繁体均使用错误,看起来就像“环球大嫂”,遭到网友集体吐槽。
但也有部分网友觉得这样做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网友“天外飞仙”称,现在除了书法家或者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已经很少能看到“鬆”字这类不常用的繁体字了,大家也不必对电视剧太过吹毛求疵。

需以严谨的态度传播汉字文化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在八万多方块字中,不乏生僻字和易错字。“影视剧不仅是精神娱乐的工具,更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不能只停留在娱乐大众的层面,它更应肩负起文化责任。”网友“泡泡秀”发表观点说,影视剧理应以严谨态度担负起识字正音的文化使命,让人们在欣赏剧情的同时,加深对汉字的了解和认知。
近年来,《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语言文化类节目收视火热,以往安静地矗立在古籍中的经典文字,开始重新闪耀出夺目的智慧光芒。有数据显示,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期间,共有4.3亿不重复的观众收看,首播平均收视率达1.099%。有网友留言说:“焐热汉字,其实是在焐热我们文化的根。”
“语言文字,是流淌在一个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找到了传统文化与当下需求的契合点,就找到了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路径。”汉字专家表示,一代代流传下来并不断丰富的汉字,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展示,应该用严谨的态度来使用和传播汉字。

>>链接:

“议案”与“提案”混淆
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而“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这一用词错误常见于“两会”报道中。
“入驻”误为“入住”
“住”泛指通常意义的居住,“驻”则特指为军事目的或执行公务而驻扎、留驻。这一用词错误常见于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
“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二孩”指两个孩子,“二胎”指两个胎次。如果生育的是双胞胎,一胎已经有两个孩子,再允许生“二胎”,就可能有三个或四个孩子。这一概念错误常见于计生新政宣传中。
“国际”误为“国际间”
“国际”自然是指国与国之间。把“间”说成“国际间”,这是一种病态表述,常见于APEC会议报道中。
“通信”误为“通讯”
“通信”特指用电波、光波等传送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如“通信设施”。“通讯”则专指一种新闻体裁。这一错误常见于MH370失联事件报道中。
“拘留”误为“逮捕”
“逮捕”是在“拘留”之后发生的事。这一用词错误常见于明星“污点”事件报道中。
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
“70几”“60几”应写成“七十几”“六十几”。“几”是数词,表示二至九之间的不定的数目。这一数字用法错误常见于经济新闻报道中。
“碑文”误为“墓志铭”
  “碑文”是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墓志铭”是埋在墓内的。这一错误常见于清明纪念活动报道中。
“松树”误为“ 鬆树”
“松”即松树之意,而“ 鬆 ”则是指头发蓬乱。这一繁体字使用错误常见于影视作品中。
“折桂”误为“折桂冠”
“桂冠”可以夺得、赢得,但不能说“折”。这一错误常见于文体新闻报道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9701/
1
上一篇迎接市一级幼儿园复评
下一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