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陈庆璞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昨天开考,据教育部数据,今年报名人数为164.9万,比去年减少6.5万,近六年来,这是继去年之后的连续第二年下降,考研降温之势已经非常明显,更有分析称研究生报考的拐点已到。
考研降温,跟多重因素有关。首先,适龄人口高峰期已过,近两年在校大学生人数有缓慢下降之势,基数的减少,导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同步微降。其次,从2014年秋季,对新入学研究生开始实施普遍收费政策,原来公费读研的免费午餐没有了,虽然很多高校推出了奖学金制度,且力度不小,使很多学生免去了学费的负担,但从基本面上自费学生增加,这会影响那些考研意愿不是太强或家庭经济条件不理想的学生。
除此之外,大学生心态和社会氛围的转变或许是更关键的因素。经过了多年考研热、公考热,人们对这些求职、上升渠道有了更多理性的认识,不再是一窝蜂地追逐。正常来讲,研究生本来是从本科通识教育到学术研究过渡的一个阶段,但是现实中,很多学生选择考研,却并非为了学术目标,而只是为了获取更高学历这个求职敲门砖。中青报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考研,有的为了延缓就业时间,逃避就业压力,有的为了圆自己的名校梦,也有的为了进入更大更好的城市,等等。
应该说,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怀抱这些想法、为自身增加竞争砝码,本身无可厚非,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扎堆考研,扎堆读研,对于自身发展未见得有想象中的效果。首先,学生多、导师忙,放羊式培养方式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兴趣没有真正的提高,三年或两年的研究生读下来,学生基本承担不了什么科研任务,而对于一些非科研岗位,同本科生相比也未见得有什么竞争优势。这样,在某些学生那里,读研无非是单纯地延迟就业时间,不管公费还是自费,这都是资源的浪费。从机会成本来讲,盲目读研,损失三两年时间,如果进入职场,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
无论考研人数的两连降是不是意味着研究生热的拐点,但至少当年那样“畸热状态”已经不存在了。可以说,理性在回归,教育也在逐步显现一种新常态,而新常态的较终目标是,让学生们通过合理规划,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通过每个个体从容的选择,助推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更科学更高效地流动,而不是扎堆涌向一个领域。随着社会的求职选择更丰富、创业空间更开阔,青年学生们可以以一种更加稳健的心态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