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升 通讯员 夏萍 文/摄
锡野飞花六月天,朱山香李醉人间。6月18日,大冶市乡村园博会香李季·金山店第二届香李文化旅游节在金山店镇向阳村盛大开幕。诱人的香李、丰富多彩的活动,2万名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体会了一把田园休闲采摘乐。
2万名游客挤爆香李节
18日一大早,金山店镇区通往向阳村的道路上,车辆络绎不绝。穿梭在蜿蜒的小路上,欣赏着两旁青翠的稻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大家都舒服地眯起了眼睛。经过几十分钟的车程,记者一行到达金山店镇香李之乡向阳村。
游客的欢声笑语,让人刚到村口就感受到了“香李节”的热火。上午9时许,香李节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舞台上,一支水鼓舞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随后的厨师杂技表演和一系列的小品演出,让舞台下的游客不断拍手叫好。
在现场,记者看见不少外地的车牌号,其中一位来自安徽的谢先生,双手提着两大袋香李从山上下来。他介绍,这两天本来是在大冶访问一位好友,结果遇上香李节,于是便多待了几天,特意前来游玩,“这样的活动很好,让城里人来农村体验一下,我摘了点香李带回去给亲戚尝尝。”
随后,记者走进朱家山头的香李园,路上不少游客提着袋子,穿梭林间,寻找着一枚枚饱满红润的香李。王先生是大冶某户外交流QQ群的群主,当天他带着一批网友一大早就赶了过来。王先生说,“我们平时很喜欢到处采风摄影,碰到这样的活动,我都会在群里通知大家,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体验一把亲自采摘果实的快乐。”
小小香李带动村民致富
开幕式当天,游人忙着采摘,向阳村村民也忙得不亦乐乎。在朱家山头,许多农家乐接待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让村民深深体会到了“香李节”带来的变化。
村民朱优先回忆,还在几年前,香李滞销是每年都会碰到的难题,村里交通不便,村民只好将香李挑到附近的镇上去卖,要是能卖上3元一斤都算是较高的价格,有时候往往只能折价卖,因为香李卖不完就会放坏了。
“当时连个辛苦钱都不好赚,但是随着香李节的举办,李子供不应求,许多单位早早就预定了,不出家门就能卖好香李。”村民朱优先说,今年家里产了上万斤香李,今天一天就销出去了上千斤,这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
香李节带来的还不止是香李的火爆,还有乡村旅游业的繁荣。随着向阳香李的品牌越来越响,向阳村里不少年轻人都回到家乡创业,逐渐发展出20余家农家乐。
一农家乐的老板朱逢先介绍,在香李节开幕前期,村里就渐渐有游客过来游玩,每天都能接待几桌客人。“今天开幕式,屋里早早坐满了,全家老小上阵都忙不过来。”
记者了解到,今年整个向阳村的香李总产量在50万斤左右,仅香李节当天就卖出了15万斤,预计香李一项总收入200万元左右,人均增加收入约700元(不包括农家乐)。
向阳村村干部介绍,今后还将摸索电商销售的方法,让香李在网上销售,让更多的人知道朱山的香李,吃上朱山的香李。
发展本地特色绿色产业
近年来,大冶市委、市政府高举生态建设战略大旗,引领各乡镇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各乡镇纷纷根据各自特色,大力挖掘生态资源,走出绿色发展道路。
金山店的“香李节”便是其中之一。从2015年开始,金山店镇党委政府连续两届按照“生态、节俭、安全”的原则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向阳村香李协会把向阳村丰富的人文历史与香李相结合,举办香李文化旅游节,通过举行乡村观光、香李采摘、户外派对、书法大赛、诗联朗诵、特色美食和绿色农副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现金山店独具特色的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让美好的乡风民俗得到传承,让农民从绿色产业中真正得到实惠。#p#分页标题#e#
如今香李种植已成为向阳村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随着香李节的成功举办,向阳村周边的基础设施也在逐年完善。未来,金山店镇将以打造朱家山头为重点,辐射到梅山片区的其余7个村,打造成梅山旅游生态片区。
“今年香李节前期,专门设计了香李节吉祥物以及LOGO,将香李文化形成品牌,让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一看到标识就想到金山店,想到向阳香李。”向阳村村支部书记陈团发称,今后,还将研究香李的深加工,吸引一些企业前来投资,将香李做成干果、李子酒等产品,打造成产业链,形成本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