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数据显示,我国2.69亿农民工中,只有0.9%实现了在所在城市购买住房的愿望,绝大部分农民工选择回老家城镇买房或自建房。与此同时,城市“夹心层”的住房需求问题也一直被忽视——他们一方面收入有限,不具备足够的住房支付能力,游离在住房市场之外;另一方面,由于其收入超过保障房供给的收入,不具备保障房的申请资格,又被排斥在保障房的申请范围之外。
今天在京发布的《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4~2015)》(以下简称《绿皮书》)明确指出,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对上述两个阶层的购房需求,没有足够的支持力度,许多保障计划未能付诸实施。
住房空间失配致资源严重浪费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8000多万跨省流动人口中,有4000多万人流往十大城市,仅京沪深三市就吸纳2600多万外来人口。全国15个典型的人口迁入城市中,广东占5席,江苏占3席,浙江占2席,大多数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只有武汉和成都;而在15个典型的人口迁出城市中,河南占5席,四川占3席,安徽、贵州各占2席,大部分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绿皮书》指出,这种人口异地城市化的格局,将会导致人口的空间结构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倾斜。与此同时,中国劳动人口的这种跨区域迁移,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半城市化”状态,户籍制度的存在以及其他有形和无形门槛,导致大量流动人口选择在流入地工作而仍在流出地买房。
《绿皮书》认为,这种住房空间失配现象,一方面加剧了农民工流出地的住房空置率,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也无法妥善解决农民工在所在城市的实际住房问题。此外,由于城市规划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滞后,城市内部的职住不平衡问题凸显,很多上班族居住地与上班地路途较远、交通拥堵,将大量时间耗费在上班途中,严重影响城市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保障房设计功能质量都有问题
《绿皮书》特别提到,尽管2014年保障房建筑面积很有可能完成任务目标,但保障性住房在规划设计、使用功能、工程质量上依然存在问题。部分保障房设计不合理、功能不全,甚至建筑质量较差。公租房运行体制与监督机制尚不完善。
针对住房需求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绿皮书》建议,应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将保障房的建设力度全面纳入考核体系之中,坚决杜绝“应保未保,非保进保”的不公平现象发生;要积极开辟保障性住房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继续增加政府的保障房财政投入,重点解决好农民工、“夹心层”以及其他特殊困难人群的住房问题。
同时,要完善保障房的配租和配售制度,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公开公正的公示制度,接受轮候者、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全方位的监督;极创造条件,推出多地块、多户型的保障性住房类型,充分尊重和满足保障群体多样化的需求层次,防止“弃房弃购”现象的发生。
改善型需求将成去库存化抓手
《绿皮书》分析,当前中国住房需求结构,正逐渐由刚性需求为主,转变为以改善型需求为主,从二手房交易量大于新房的城市越来越多的现象也可以看出,在未来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后,改善型需求将成为去库存化的重要抓手。另外,随着我国城乡住房总量供给不足的矛盾逐渐转变为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以后,积极主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需要进一步激活存量市场。
为此,《绿皮书》建议,应该充分利用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支持和保护有条件的居民持续换购住房的改善性住房需求行为。鼓励建立政策性中介机构,降低房地产交易环节税费,积极协调解决迁移人口的住房空间失配问题以及大城市居民的职住不平衡矛盾。
此外,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按照“轻交易、重保有”的总体原则,综合考虑房地产的价格、区位、面积、用途、年限和套型等因素,充分考虑各地的具体情况和各级各部门的主观诉求,确立合理、合法、合规的税率和征收额度,使得房地产税取代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稳定来源,并发挥积极有效的调控作用,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相关主体的行为。记者王开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