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节“为我所用”也得有个节制,一味购物狂欢那就不是减压了,还可能成为一种交际负担,到头来口袋被掏空,身心很疲惫,何苦呢。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宋学敏 不出所料,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又被一些国人演绎成了购物节和狂欢节;不出所料,圣诞节又遭到一些国人的抵制,湖南某高校有学生身着汉服,手举“抵制圣诞节”“中国人不过外国节”等标语,西安某高校搞得动静更大——将全体学生组织到教室,集体观看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片,“教室门口有老师把守,谁过圣诞就处分谁”。
近些年来,一些洋节如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日趋流行,年轻人热衷过洋节,忽视淡化传统节日的现实,令很多致力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人士忧心忡忡,视洋节为传统节日之敌,担心丧失“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认同,在洋节泛滥中迷失自我。由此,一些年轻人也轻易被贴上了“盲目跟风”“崇洋媚外”“数典忘祖”的标签。然而,“唤醒国人,抵御西方文化扩张”等各种如临大敌的抵制活动,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看来,不仅愈发可笑而且是庸人自扰。
《环球时报》评论《圣诞节在中国被改造已似“狂欢节”》,虽然认为洋节“文化入侵”不可小觑,但也认为忧心人士太过忧心了。评论宽慰他们说,圣诞节的流行将为西方文化“入侵”中国推波助澜,这种担心大概不能算杞人忧天。由于圣诞节原本是宗教节日,它吸引中国年轻人的过程与基督教徒在中国快速增长大体同步,这种忧虑尤其显得合乎情理。然而现实告诉我们,圣诞节在中国快速流行的这些年,很难说是它改造了中国的年轻人,还是它被中国的年轻人改造了。欧美文化借着西方实力的整体强势而影响了东方,中国也在其中,这是很难避免的。但中国文化并没有一些人担心的那么脆弱,中国在接受西方影响的同时,也在消化它们,中国不太可能变成“亚西方”。“改造”说在舆论空间获得大量支持,新华网《圣诞节在中国:“去宗教化”的节日狂欢》采访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也认为,中国人其实非常善于将“舶来品”为我所用,进行同化、本土化。如今,圣诞节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经抽离了宗教内涵,成为一个放松狂欢的时间安排。学者的话就是那么有内涵,但并非故作高深,这句话通俗理解就是,甭管圣诞节还是其他洋节,中国年轻人都有能力有智慧把它们过成购物节和情人节。约会、聚餐、购物、观影以及妙招迭出的商家促销,都在借着各种洋节的名义寻找狂欢的理由。平安夜送苹果,这种西方人未曾有过的举动,就是洋节本土化的明证啊。
当然,在宽容看待年轻人过洋节的同时,舆论也在反思传统节日为何被年轻人所冷落。《中国青年报》评论《圣诞节中国化:一场青年的节日改造》认为,中华传统节日更强调以祭祖敬长、家族团聚、礼尚往来、祈求福祉等来促进家族人伦的凝聚,严肃的仪式对青年的要求是崇拜和服膺,而少有玩乐与嬉戏。观灯、庙会等能调动节日气氛的公共活动,不是日渐淡漠,就是很难唤起年轻人的参与和关注。传统节日虽能在家庭温情上给予年轻人的心灵以抚慰,却难以满足他们更广泛的释压需要。作为一个舶来品,外来节日没有传统节日那么多文化包袱,可以在保留其基本框架的前提下任意改造,融入更多颠覆日常秩序和跨越家庭藩篱的玩乐内容。但评论也警告说,追求快乐、挣脱束缚只是滑向千人一面的疯狂购物、纸醉金迷,对青年也会构成一种自我毒害。
可见,洋节“为我所用”也得有个节制,光是购物狂欢那就不是减压了,还可能成为一种交际负担,到头来口袋被掏空,身心很疲惫,何苦呢。